論學前教育中舞蹈教學的課程優化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舞蹈教學是學前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結合學前教育中舞蹈教學的現狀,突出了其中存在的問題,將其歸納為缺乏正確認知、教學方法較為落后等多個方面。在此基礎上,本文提出學前教育中的舞蹈教學應從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內容等多個角度加以優化,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改善當前舞蹈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關鍵詞:學前教育;舞蹈教學;課程;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1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2177(2019)04-0076-02
1 學前教育中舞蹈教學存在的問題
幼兒舞蹈教育不僅涉及到幼兒的肢體協調能力,還對他們的藝術審美、精神意識產生了較為深遠的影響。近年來,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文化生活的改善,愈來越多的家長認識到了藝術教育工作開展的重要價值,舞蹈也逐漸成為他們的首選。但是結合實際情況來看,學前教育中舞蹈教學活動的開展依然存在較多的問題,主要表現在:
缺乏對舞蹈教學的正確認知。舞蹈教學需要教師能夠發揮其組織能力、設計能力,能夠根據幼兒舞蹈學習的需求開展相應的活動。但是目前教師由于自身認知的有限,并沒有認識到舞蹈教育教學的重要性。甚至部分教師還存在著錯誤的觀點——幼兒的年齡較小,目前不需要開展針對性的舞蹈教學。這種觀點的存在對舞蹈教學活動的開展、幼兒及其家長認知的端正也造成了負面性的影響。另外,認知的錯誤還體現在很多教師將學前教育中的舞蹈教學等同于專業技術的教授,無法真正激發幼兒的參與興趣,滿足幼兒在初步階段的發展訴求。
現有的舞蹈教學方法較為落后。相對于其它藝術形式而言,舞蹈在形式與內容上更加靈活,如果只通過機械式的模仿、示范性的教學,那么不僅無法激發幼兒的興趣,還直接影響了幼兒創造性思維的開發。
之所以出現上述問題,與幼師的能力素養、舞蹈基礎、思維認知等各方面的因素有著直接性的聯系。在學前教育中,要想實現對舞蹈教學課程的優化,必須要調動教師不斷發展自我、完善自我,從多個方面入手拉近幼兒與舞蹈藝術之間的聯系。
2 學前教育中舞蹈教學的課程優化對策
針對目前學前教育階段幼兒教師舞蹈教學存在的問題,必須要對相應的教學課程加以優化,關注教師在教學設計、舞蹈創造、專業技能等多個能力上的培養,從而為幼兒舞蹈教育工作的開展提供較為有利的條件。在實踐教學中,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2.1 以幼兒為中心,明確教學目標
學前教育工作的開展并不是盲目的,幼兒所處的年齡階段不同,教育工作開展的重點也有所差異。同時,每個幼兒都具有自己的性格特點,因此一切舞蹈教學工作的展開都需要突出幼兒的中心地位,設置合理的教學目標。在具體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首先需要明確幼兒這一主體對象,通過前期的調查分析,了解他們的學習訴求。在此基礎上結合自身的舞蹈教學經驗,逐步培養幼兒的學習興趣,這樣才能讓舞蹈以生動的藝術表現形式走入幼兒的內心,避免形式與動作上的模仿。
以《小跳蛙》的教學為例,教師可以帶領著幼兒一起“鑒賞”小跳蛙的形象,從認知的深化入手培養他們學習舞蹈的興趣。有的幼兒就調動了豐富的想象力,能夠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模仿出青蛙的經典跳躍動作。有的幼兒不僅在動作上進行了配合,還嘗試學習了青蛙的叫聲。在此基礎上,教師基本了解了幼兒的經驗儲備情況、肢體協調能力、彈跳能力等,這時候可以專門播放青蛙的動畫、視頻等不同的素材,開展相機指導教學,實現針對性的引導。不僅如此,每個幼兒在初接觸舞蹈藝術時,其素養、意識都是有待觸發的,教師應該關注他們的認知特點,對舞蹈教學活動進行及時的調整,從多個角度入手滿足學前教育階段幼兒的個性化發展訴求。
2.2 豐富教學內容,打造多元課堂
在學前教育工作中,舞蹈教學內容的單一成為了一個較為普遍的現象,很多教師只會模仿網絡視頻中的舞蹈展開教學,或者是指導一些簡單的幼兒舞蹈,不能充分調動幼兒參與學習的興趣。對此,教師必須要對舞蹈教學的內容進行豐富和拓展,讓幼兒從中感受到共鳴,從而更為輕松地展開舞蹈學習等一系列的活動。
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中現有的歌曲、兒歌,主動創編律動、歌曲表演等。雖然目前幼兒園所使用的教材并未統一,但是同樣可以根據教育指導綱要的訴求,選擇具有針對性的教材,突出幼兒在律動、歌曲表演等多個方面的特點。另外,兒歌也是幼兒生活中廣泛接觸到的一項事物。兒歌的歌詞內容較為簡單,幼兒可以迅速理解兒歌,并且根據其內容做出相應的動作。對于小班幼兒而言,教師可以利用經典兒歌做舞蹈練習,不由自主地加入到舞蹈的創編之中。例如在執教《一分錢》的過程中,就有幼兒自己表演出撿錢、上交、揮手再見等動作,在表演上更具有創造性。除了上述教學內容以外,教師還可以選擇媒體中的健康內容、各民族的舞蹈作為教學內容,達到啟蒙引導的良好效果。
2.3 注重交流合作,優化教學方法
在傳統的學前教育舞蹈教學的過程中,很多教師采用了演示、講解、模仿這一教學流程,缺乏與幼兒之間的交流互動,這對舞蹈教學工作效果的改善造成了極為不利的影響。教師應該多加強與幼兒之間的高效互動,通過語言的帶動、肢體的引導打造生動的舞蹈課堂,推動師生在情感、思維等多個方面的交流互動。
例如在執教《十二生肖體操》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組織幼兒事先介紹自己的生肖,說說自己對這一生肖屬相的理解,運用形象的語言加以描述。雖然并沒有進行專項性的舞蹈教學,但是很多幼兒會根據自己的屬相來完成相應的動作,進行簡單的舞蹈編排,充分展現出了自身的能動性。這時候教師再與幼兒進行溝通交流,了解他們為什么要創編這樣的舞蹈動作。在此基礎上,教師再對自己的舞蹈動作進行整合編排,讓傳統的舞蹈教學氛圍變得生動有趣起來。除了上述教學方法以外,教師還可以加強幼兒自己對舞蹈的體驗感悟,在強化觀賞體驗的基礎上,加強探究的綜合性,實現對每個一個舞蹈動作的個性化理解與演繹嘗試,這樣才能將舞蹈藝術內化到學生的心中。
2.4 優化專業技能,加強教學引導
教師是幼兒舞蹈啟蒙的指路人,在實際舞蹈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舞蹈專業技能、素質水平的高低都會對舞蹈教學活動的開展產生較為深遠的影響。因此,幼兒教師應該強化對自身專業能力的鍛煉,為后續教學指導工作的強化開展打下較為良好的基礎。除了需要在舞蹈基礎動作上進行強化以外,教師還應該保證自身具有過硬的專業知識、舞蹈技能,需要能夠認識到自身工作的特殊性。
對此,在面向學前教育專業教師開展舞蹈教學的過程中,就應該注重其事業心、業務能力、文化修養的培養,幫助他們從大自然、社會生活審視的過程中,提高自身的審美意識,增強對美的直觀感受。另外,還應該注重培養幼師的創編能力,指導他們從原有的教材、教育模式中脫離出來,打開思維的禁錮。除此之外,還應該注重學習過程的優化,讓幼師能夠在精神、方法等多個方面得到拔高。
3 結語
作為幼兒成長發展過程中的啟蒙者、引導者,幼師應該關注幼兒智力、藝術修養等多個能力的培養。當前,學前教育在舞蹈教學中依然存在著較多的問題,嚴重影響了幼兒的全面發展。對此,幼師應該在自我拔高的基礎上,對教育理念、教學方法進行改進,不斷激發幼兒的舞蹈創造能力、交流互動能力,為幼兒藝術素養的晉升提供幫助。
參考文獻
[1]胡藍心.在學前教育中幼兒舞蹈“成人化”的原因[J].電腦迷,2018,07:175.
[2]葛曉妮.學前幼兒舞蹈教學現狀與對策分析[J].陜西學前師范學院學報,2018,34(07):109-113.
[3]柴雯.舞蹈教學對學前教育的重要性[J].北方音樂,2018,38(13):18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64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