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勢下中職學校體育教學評價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教學評價具有導向性,完善的教學評價系統對于教學具有重大的指導意義。文章首先從教學定性評價和教學定量評價兩個方面闡述了教學評價的內容和教學評價的意義,進而從教學評價內容形式化和評價方法單一分析目前中職學校體育教學評價存在現狀,并針對這些現狀,從豐富中職體育教學評價內容和完善中職體育教學評價方法兩個方面提出相應的對策與建議。
關鍵詞:中職學校 體育課程 教學評價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4(a)-0112-02
中職體育教學評價是依據中職體育教學目標對教學過程及結果進行價值判斷并為教學決策服務的活動,是對教學活動現實的或潛在的價值做出判斷的過程。中職體育教學評價主要是由兩部分組成:一是對體育教師的教學過程的評判,二是對學生的學習過程的價值評判。教學評價具有導向性,完善的教學評價系統對于教學具有重大的指導意義。
1 中職體育教學評價的內容和教學評價的意義
中職體育教學評價的內容涵蓋了體育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兩個主體部分,良好得當的教學評價有利于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進而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完善學習過程。
1.1 中職體育教學評價的內容
中職體育教學評價一般包括對教學過程中體育教師、授課學生、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手段、教學環境、教學管理諸因素的評價,但主要是對學生(授課對象)學習效果的評價和教師教學工作過程的評價。評價的方法主要有量化評價和質性評價。量化性的教學評價主要是采用量化性的一些表格來對教師的教學進行評價,量化性的教學評價主要包括五個方面的內容:(1)教什么(20%)由教學目標、核心知識、內在聯系、詳略得當、教學資源、學法指導構成;(2)怎么教(25%)由以學定教,課堂提問、變式訓練、當堂檢測構成;(3)怎么學(20%)由指導預習、學思結合、合作學習、情境導入構成;(4)學如何(25%)由目標達成、各有所得、特殊需要、問題解決、作業完構成;(5)特色(10%)由語言規范、合理使用教具構成。量化性的評價對于每一部分的教學評價內容較為清晰,并且可操作性較強。質性評價是以人文主義為認識論基礎,通過文字、圖片等描述性手段,對評價對象的各種特質進行全面充分的揭示,以彰顯其中的意義,促進理解的教育評價活動。
1.2 中職體育教學評價的意義
體育教學評價是檢驗體育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的重要手段,是保障教學活動正常開展和教學改革順利進行的重要環節,是對體育教學的活動過程和結果進行測量、分析和比較,并作出價值判斷的過程。在體育教學評價中,評價的主要是
體育教學的實踐對象,包括體育教學過程中的各要素,如教學的質量、過程和結果,學生在技能、智力和能力等認知方面的發展,以及情感、意志、個性、人格等非認知因素的發展等諸多方面。因此,在體育教學評價時,首先應搞清主體的需要是什么,即在體育教學中培養什么樣的人,達到怎樣的終極目標;其次還要分析體育教學的特性和功能因此在教學中要樹立起正確的體育教學評價的價值觀。
2 中職體育教學評價現狀
國務院在2014年提出了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在決定中提到要促進職業教育的發展,體育學科的發展與職業教育的發展息息相關。但是在目前的教學評價中,對體育教育的評價還不夠重視,特別是對中職學校的體育教學的評價,還存在著被邊緣化的狀態。
2.1 中職體育教學評價內容形式化
對于教學評價不管是采用量化評價還是采用質性評價,都離不開兩個主體:教師和學生。在目前的中職體育教學中,其評價內容較為形式化,缺乏真正意義上的具體的評價。如大多數中職學校的體育課程存在著為了評價而評價,而不是系統的有規范的嚴格的評價方法進行操作。在教學中,教師經常犯的一種困境就是往往考試考什么就教什么,學生被動性地進行學習。在這種形式化的教學評價下,教師缺乏對教學的創新性,學生也是抱著應付心理,忽視了對自身水平和能力的提高。
2.2 中職體育教學評價方法單一
一般的學科其評價方法和步驟是依據期初、期中和期末三個程序進行,但是對于體育學科的評價則存在著只按照期末的考核性結果進行評價,忽略了期初和期中的評價步驟。在這種評價方法下,容易造成教師忽視期初和期中的教學質量的提升,往往都是等到期末再進行教學評價。在評價過程中對于評價內容和評價主體也缺乏必要的關聯性。如在中職體育教學評價中,教師或者學生往往只對結果產出負責,對學生的評價以課程的考核性結果為主,忽略了學生的身體素質和身體能力的提升的評價。在關聯主體上,則是以教師對學生的評價為主,缺乏學生對教師的評價或者是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互評。
3 構建中職體育教學評價體系
針對中職體育教學評價中存在著評價內容形式化和評價方法單一的現狀問題,筆者從豐富中職體育教學評價內容和完善中職體育教學評價方法兩個方面提出構建中職體育教學評價體系。
3.1 豐富中職體育教學評價內容
中職體育教學評價內容應呈現多樣化評價,在評價過程中不僅要兼顧體育教師的教的成效還要兼顧學生學習的成效,只有這兩者的統一才算是完整的體育教學評價的內容。再者,在教學評價中,不再唯學生的成績而論,而是要兼顧學生的身體素質和能力的提升。中職學生身體還處于發育階段,因此其教學評價的內容中需體現他們的身體素質和能力的提升。在評價內容上體現出導向性與反饋性相結合的特點,更好地促進教學相長。
3.2 完善中職體育教學評價方法
在目前的中職體育教學評價方法中,沒有一個體育實踐證明是量化性評價方法好還是質性評價方法好,不管采用哪種方法,都需要考慮不同的體育項目的內容。在教學評價中要充分體現體育教師與學生們的互相評價,即建構體育教師與學生的教學評價指標體系(如表1所示)。
參考文獻
[1] 李靜蘭.試論中職體育課程課堂教學評價的新視野[J].課程教育研究,2016(1):211-212.
[2] 李華,彭丹梅.試論中職學校體育教學評價體系的構建[J].當代體育科技,2015,5(1):184-185.
[3] 郝曉東.淺談新課程標準下郊區中職體育教學評價模式的初探[J].價值工程,2014,33(20):253-254.
[4] 黃寶葉,胡峻榕.普通高校體育教學評價指標體系構建的探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8,8(23):62-6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653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