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勢下的中職體育教學初探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在日新月異的時代,面對學生越來越不喜歡鍛煉的新情況,學生都沉迷于玩手機網游,從而增加教師的教育難度。教師應該改變自己的教學方法,積極的應對這一現象。積極引導學生的體育鍛煉理念,讓學生主動的積極地參加體育課程。對學生可以分組進行合作學習,提高學生的合作協調能力。增加教學內容,讓學生獲得更多的主動性和可選性。
關鍵詞:以人為本;合作;學校;革新
在社會發展如此快速的今天,對中職體育教學要求也越來越高。要求我們摒棄過往的教育方式,革新教育理念,以人為本。在體育訓練中,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增強學生體質。在訓練的同時也注重學生意志訓練,比如長跑。在課程中給學生留有一定的思考時間,讓他們可以反思、總結。也可以讓學生之間分組進行競賽,增加學生的學習樂趣。提高學生的體育核心素養。
一、 以人為本,改變教育主體
在中職體育教學中,改變過去的傳統教學方法,應該以生為本。以往教學都是教師在操場上進行講解和示范,然后就是學生練習,學生會不會教師一點都不關心,完成教學目標就可以,教師應該與學生互動,深入溝通,了解學生學習體育后的想法。灌輸正確的體育理念,讓學生明白健康第一,終身鍛煉。引入新的教學方法,比如游戲,學生示范,競賽,等等。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夠快速地掌握學習內容。學生學習熱情反過來會成為教師的教學動力,形成良性的循環。在安排教學設計的時候,應該把學生的心理素質鍛煉引入進來,在教學中有意的鍛煉學生意志,比如長跑,體能突破都可以提高學生心理素質。幫助學生解決體育鍛煉中遇到的各種困難,鼓勵學生主動地在鍛煉中挑戰自己的身體極限,增強學生的信心。
二、 多變教育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ㄒ唬?小組合作模式
小組合作教學,可以把學生轉換為主體,增加學生歸屬感,在小組內可以自由交流,互相幫扶,共同提高學習水平。同時也鍛煉了學生的合作能力,提前培養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可以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分組。第一,游戲分組。在跑步訓練中,班級同學可以分成兩組隊員,一組隊員扮演小偷角色在前面跑,另一組隊員扮演警察在后面追。這樣就會增加學生的存在感和參與感,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更好地完成跑步訓練。第二,興趣分組。就是開設多樣的特色課程,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取自己喜歡的課程,比如排球、足球、籃球、舞蹈,等等。第三,幫扶分組,可以根據學生的體育技能強弱分組,技能好的學生和技能差的學生分在一組,這樣可以對技能差的學生進行糾正和指導。也可以有效的利用體育技能好的學生,這些學生在指導別人的同時也會提高自己的體育技能,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ǘ?革新教學內容
在教學方面,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入新的教學內容,比如拓展訓練,游戲,長跑等。當然也要為了學生就業考慮,開設特別的教育課程,比如跆拳道、舞蹈、瑜伽、射箭、游泳,等等。隨著大健康理念的提出,社會對這方面的人才也是需求極大。增加學生的就業機會。也可以增加學生的形體訓練,比如走路姿勢,站姿、坐姿等都可以訓練,提高學生的形象氣質。在教學課程完成后,對學生的訓練情況進行評估,了解每個學生的訓練、掌握技能情況。根據每個學生的訓練進度,進行相對應的訓練計劃。也可以在班級內進行對抗賽,激發學生的爭強好勝心理。比賽的獎品可以是實物獎品,也可以是給對方勞動,比如洗襪子、也可以喊口號,“我們輸了,我們不如你們”,等等。這樣的獎品會極大地促進學生的進取心,加快學生的掌握體育內容進度,提高體育教學質量。
三、 提高教師水平,增加教育投入
面對新的挑戰,體育教師應該不斷地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梢岳镁W絡,搜索自己需要的教學資料,進行學習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比如公開課、體育教育論文等。在遇到教學困境的時候,也可以向別的體育教師請教或者一起討論來找到解決方法,比如一個學生怎么訓練,某項體育技能就是不達標??梢园堰@個同學的視頻發在體育教師群中,大家一起找到原因,發現解決方法。也可以在假期報培訓班,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增加自己的教學內容,比如可以報舞蹈、瑜伽、跆拳道等。當然學校也可以增加教師評價機制,這樣就睡變相的督促教師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學校應該派遣體育教師和別的學校的體育教師進行交流,這樣可以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當然學校也要加大對體育教學的投入,增加體育器材,整修體育場地。
總之,在體育教學中,應該以人為本,改變舊有的教育理念,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把學生的懶散、不愛鍛煉的毛病糾正過來,讓每個學生都喜歡鍛煉,意識到健康第一。讓學生掌握體育訓練技能,保持良好的鍛煉習慣,始終如一。改變教學方法,增加體育理論課程,讓學生能夠明白訓練的前因后果,不會因為過度訓練而出現損傷的情況。學校也應該重視學生的體育鍛煉,增加體育經費,加大對體育教師的培訓。
參考文獻:
[1]吳慶音.中職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討[J].西部素質教育,2018(19).
[2]易康田.芻議中職體育教學中的有效措施[J].當代體育科技,2018(3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781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