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中職語文教學生活化策略初探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隨著教育教學的不斷發展,在教育部最新頒布的《中等職業語文教學大綱的》指引下,中職語文教學改革應該重視教學生活化,重視中職語文帶來的實用功能。結合教學實際,從語文課堂中處理好“量”與“度”、“名”與“實”、“知”與“情”、“動”與“靜”的關系以及提高讀寫能力凸顯實際應用這幾個角度提出一些設想。
  [關    鍵   詞]  中職語文;生活化;策略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10-0054-02
   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中職語文教學生活化意味著在培養學生職業素養的前提下,有選擇性地整合學生生活和學習中可以學習的資源,以學生感興趣的方式進行教學,使其獲得與職業發展相適應的語文素養,增強學生就業的適應性和競爭力,為終生發展和繼續學習打好基礎。結合具體的語文教學實踐,提出以下幾點思考。
   一、重視課堂設計,明辨幾種關系,彰顯職教個性特征
   筆者認為中職語文教學生活化過程中應該擁有改革創新的精神,將生活悄無聲息地融入語文課堂之中,讓語文學習與學生的專業成長巧妙結合,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讓語文教學與生活有機融合起來,促使學生理解、表達、想象等各方面能力得到提升。而要實現這一理想,就應該重視里清以下幾個方面的關系。
   (一)“名”與“實”的關系
   生活化的教育應該深入挖掘生活的本質,無論是課堂設計還是課堂形式的求新求變,要讓學生在各種生活情境中得到豐富的知識,提升領悟生活的能力。讓語文與生活之間構建起聯系,讓語文提高學生的生活能力,同時服務學生的生活。語文教師不應只傳授生活經驗,而應鼓勵學生結合自身的生活經歷,大膽地分享自己的心得,讓學生與文本對話,找到它們之間共同的生活特征,與文本之間產生默契,從而引起情感上的升華。學生生活與文本之間不應只是機械的結合,而應通過學習文本,注入生活之水,這樣才能豐富學生的情感,達到教學的最終目標。
   (二)“知”與“情”的關系
   在課堂教學中,我們應該關注不同學生的個性特點和獨特的情感經歷,允許他們能夠多樣化地解讀教材文本,教師應該讓學生從多角度與文本對話。同樣,教師也會對文本有著自己的獨特領悟。因此,切忌主觀臆斷,根據自己的喜好決定學生的喜好,更不應該將自己的價值取向強加于學生,如果這樣,就會讓原本意味深長且內涵豐富的文本變得單一和古板了,成為社會主流價值的代名詞。語文課應該和主題班會課等區分開來,情感體驗應該建立在“知”的基礎之上?!?
   (三)“動”與“靜”的關系
   在生活化的教學中,“動”能讓課堂氛圍變得活躍,而“靜”能讓學生沉淀思想,理性思考。
   “動”固然指課堂設計安排的各種活動,但更應該是學生內心的“動”,是充滿著活力與思考的“動”,具有動態性的思辨色彩,情感的“動”,思維的“動”。
   課堂上的“動”固然是指課堂氛圍活躍,教師能夠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能夠踴躍展現自己,但是這種“動”并非毫無拘束,隨心所欲,而應該節奏合理且張弛有度,教師是整個活動的指導者,應該重視課堂秩序“動”而不亂,只有井然有序的“動”才能讓學生受益匪淺。
   二、提高說寫能力,凸顯實際應用
   語文學習應該重視聽、說、讀、寫。然而,中職教育具有其特殊性。中職生畢業后便得面臨就業選擇,面對招聘時,中職生要大膽表達自己的觀點,積極主動地推薦自己,從容淡定地回答主考官的問題,這些都與“說”有著密切的關系;就任崗位后,中職生面臨著各種文案寫作、年終總結、競選就職等,而這些又離不開“寫”,所以,與普通學校教育相比,中職生活化語文教學應該把“說”“寫”放在重要位置。
   (一)聯系專業知識,重視口語交際能力
   口語交際能力在學生的職業生涯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中職生面臨就業的壓力,想要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脫穎而出,必須具備較強的口語能力和交際能力,否則很難適應職場競爭,也不利于自我提升。所以,中職學校的口語訓練應該根據自身特殊性,以學生的就業需求為導向,既要傳授語文知識,也要讓語文學習與專業相結合,根據不同專業對語文能力需求的不同,加強職業化的口語交際訓練,讓學生的專業素養得到提升。
   語文教材中每一個單元都有“口語交際”這一個模塊,但是,在實際教學中,這部分內容常常被忽視,即便教了,也是泛泛而談,沒有真正讓學生去感受。我在教學過程中,對每一個單元的口語交際都精心備課,尋找資料和素材,創設情境,讓學生感受到口語交際是有用的,對生活和未來職業是有幫助的。如有一個單元的口語交際是《拜訪》。可能大家會認為這太簡單了,誰都會。其實在實際生活過中并非如此。在具體情境中,拜訪會涉及很多有關于禮儀、有關于言語表達法、有關于應對的知識。所以,我在教學過程中,設置了幾個情境,有順暢的情境,也有突發的情境,讓學生準備,然后模擬情境,讓學生參與演示,然后讓其他學生點評。最后,教師點評,由此引出拜訪應該注意的問題。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不僅懂得了拜訪應該注意的地方,也感受到了生活的樂趣。
   (二)重視應用寫作,培養從業技能
   在語文教學中,我們一直不能忽視作文教學的重要性,中職學校語文教學也不例外。然而,在現實教學中,許多學生非常畏懼寫作。而如今越來越多的行業需要涉及應用文的寫作,因為應用文既能幫助人們加強交流、處理工作事務,還能方便彼此的聯系,對接相關業務等,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應用文的地位也越來越高。所以我們應該重視訓練學生的應用文寫作。中職學校語文教學大綱要求中職學生能夠寫作與專業有關的應用文,凸顯語文的交際實用功效,能夠讓學生的生活需求得到滿足,這也是職校學生必須具備的個人技能。    然而對中職學生來說,他們一直對寫作有排斥心理,對寫作教學也就難以產生興趣,內心畏懼寫作的現象很普遍,由于應用文寫作枯燥單調,他們內心更加排斥。這一實情讓我們更加需要重視應用文教學的方法和模式,不能只是采取常規的“先寫后評”的方式,這樣勢必不能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應用文寫作教學應該重視課堂的生動性與實用性,讓學生在寫作教學中感受生活化,意識到應用文寫作對自身職業發展的重要性,鼓勵學生多參與實踐,這樣可以將應用文寫作的知識與學生的親身體驗結合起來,既讓學生的各種能力得到提升,也能為中職生走入工作崗位后靈活運用應用文打下堅實的基礎,滿足今后的職業需要。
   學生的寫必須和教師的“改”相結合。“好的作文都改出來的”,我深信這句話的內涵。但是,大多數教師在教學中大多采用課堂寫課后批改的方式,我覺得這樣的方式有很多缺點。因此,我經常在課堂上讓學生練筆。比如,文本中有些獨特的寫作方式需要學生借鑒模仿,我就地取材,讓學生當堂寫。然后當場點評,最后總結學生的優點和不足。這樣的方式收到了不錯的效果。一方面,對文本中精彩的片段有了更深的理解,學到了作者的獨特手筆,活學活用,也使學生感受到自己受到了重視,在寫作的技巧上得到了教師的肯定或者指點,積極性有了提高,漸漸地認為寫作不再那么厭煩。
   另外,挖掘學生潛力,鼓勵學生參加寫作競賽活動。我目前任教的一個班上,有幾個學生愛好寫作,閱讀量也比較廣泛。只要學校里有寫作的競賽,我就第一時間告訴他們,鼓勵他們大膽去寫,然后我做一些指導。其中有學生獲得了省里文明風采的獎項,他們非常有成就感,激發了他們的寫作熱情。我又把這些學生的作品在其他班級展出,讓別的班的學生做一些點評,那些學生不僅學到了別人寫作的長處,也知道了自己的短處,取長補短。這樣的方法收到了不錯的效果。
   在應用文寫作教學中,我們不僅教授一些常見的應用文寫作技能,還會根據不同專業的特點教授一些與之專業密切相關的應用文寫作,如會議記錄、簡報、介紹信、證明信等,此外還會教給學生一些與職業生活緊密聯系的應用性文體。應用文寫作教學的過程中,還可以設計一些與之相關的課堂活動,既能活躍課堂氛圍,也能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如演講稿寫作教學中可以組織演講比賽,應聘信寫作教學中可以組織招聘會,這些活動既能與學生未來的職業生活結合起來,也能讓學生在自身實踐的過程中掌握應用文寫作的技巧,提高自身寫作應用文的能力。
   (三)注重課外閱讀,讓間接經驗得到豐富,致力于終身學習
   閱讀是打開學生視野的有力武器,如果課外不花時間閱讀,就會讓自己的生活變得閉塞,不能去感受生活的各種奇妙性,缺少豐富的知識,缺少豐富的積累,不可能擁有扎實的語文功底,所以,我們要鼓勵學生大量閱讀。只有保持閱讀的習慣,才能讓自己的精神生活變得更加豐富,陶冶自己的情操。所以,教師應當重視閱讀的重要性,讓學生懂得如何閱讀文本、閱讀經典,引導學生關注經典文化,這樣他們才能與許多文化大師、人生大師展開對話,從而為自己的終身學習打下基礎。
   然而,當前的職中學生并不熱愛經典文化閱讀,很多學生對經典文學不感興趣,沒能形成讀書的好習慣,對課堂上提及的許多文化名篇都缺少了解甚至從未接觸過。由于很少閱讀,導致積累匱乏。而對于少數喜歡閱讀的同學來說,閱讀的材料也多是偏向娛樂化,各種消遣文學大行其道,學生沉迷于這些商業化文學作品,根本不能潛心研讀經典著作。因此,教師應該指導學生展開積極向上的閱讀,讓課外閱讀具有實際功效,能夠將課內教學與社會生活結合起來,更是向學生職業生活的延伸與拓展。所以,中職學生的課外閱讀應該需要引起重視,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特點培養其學習興趣,讓學生產生讀書的熱情。
   我鼓勵學生廣泛閱讀。每個月定一個閱讀主題,開出一些書單,在月末用兩節課時間互相交流,并且讓學生做成演示文稿,上臺演講。然后學生自己評選出優秀的作品,并且給予一定的獎勵。一個學年下來,學生的課外閱讀量在漸漸擴大,還鍛煉了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以及對文學作品的鑒賞能力。
   總之,中職語文教學應更加重視與學生生活的聯系,與學生專業特色相結合,我們應該重視在教學中融入學生的生活,課堂設計圍繞生活實踐。中職語文教學生活化應該始終以服務學生為目標,以幫助學生就業為指導,應該致力于為社會輸送具有過硬專業技能的職業者,找到語文教學與職業之間的契合點。探索新的教學模式,開創新的教學資源,讓學生感受到日常生活、社會生活中都與語文教學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從而讓學生的語文應用能力得到提升;讓學生感受到自己的職業生活是脫離不了語文的,與自己的職業發展是密不可分;學生職業意識的強化,職業生涯的合理規劃,這些都與語文教學的功效息息相關。
   參考文獻:
   [1]劉國正.實和活—劉國正語文教育論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2]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l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
   [3]夏家發.教學活動設計[M].湖北: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4]夏家發.中國著名特級教師教學思想錄(小學語文卷)[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1.
  ◎編輯 武生智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4617.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