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數學教學呼喚“生活化”的教學創新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在中職數學教學實踐中,常出現課堂氣氛沉悶、學生學習興趣不高、成績低下以及應用能力差等情況,這直接影響了中職數學的教學質量。為提高教學效率和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要運用生活化教學開展數學教學活動,引導學生學習數學知識,以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鼓勵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養成獨立思考、積極探索的習慣,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關 鍵 詞] 生活化;中職;數學教學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11-0104-02
中等職業學校數學課程是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必修的一門公共基礎課程,承載著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發展素質教育的功能,具有基礎性、發展性、應用性、多樣性等特點。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時代,數學在科學研究和社會生產服務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然而,對比普通高中的學生,中職生的整體文化素質偏低。同時,由于不少學校過于看重專業課程的教學,使不少中職生對文化課產生了輕視心理。在多方因素的“夾擊”下,中職數學課程的開展變得舉步維艱。加之數學這門課程本身具有較強的抽象性,學生學習起來會相對吃力一些,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廣大中職數學教師積極地對自身的教學方式進行創新,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質量,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將先對當前中職數學教學現存的問題進行闡述,之后通過“集合與函數”這部分知識的教學對生活化教學的落實進行說明,以期能給廣大中職數學教師創新自身教學模式帶來一些啟示與借鑒。
一、現階段中職數學教學中普遍存在的一些問題
(一)過于看重學生的考試成績,沒有對學生的學習過程予以充分關注
當前,在我國現行教育體系中應試教育的影響依然很深遠。因此,在實際的數學教學中,很多教師對學生的考試成績十分看重,甚至有不少教師只關注學生的考試成績,而不關心其學習過程,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積極性。另外,不少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總是絞盡腦汁地想將自己預設的模式強行加到學生身上,使學生被動地在一種既定的模式中學習,這無疑會給學生個人能動性的發揮造成限制,從而使課堂教學的氛圍變得越來越枯燥。如此,隨著時間推移,學生參與數學教學的興趣勢必每況愈下,其考試成績也必然不會太理想。
(二)教師的教學方法較單一,對學生的學習造成了消極的影響
學生能否有效地對一門課程進行學習,不僅取決于其個人的學習能力,同時還取決于教師的教學方法。在實際的教學中,如果教師總是單一地使用一種或固定的幾種方法,而不對課本上的知識進行分類與匯總,那么必然會導致教育方法與所教知識不匹配,這對學生的學習是非常不利的。據相關調查顯示,目前,有相當部分中職學校的教師并沒有意識到教學方法之于其日常教學的重要作用,所以,現階段教學模式單一的現象仍然較為普遍,在這樣的背景,許多教師很難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另外,從學生的角度看,單一的教學模式會導致其無法充分地對一些抽象的數學知識進行吸收,繼而會嚴重削弱他們的學習興趣。最后,部分教師沒能對學生邏輯分析能力以及創新能力的培養予以充分重視,這在一定程度上會阻礙學生學習能力的發展,造成其學習效率不高。
(三)很多學生沒有明確的目標,這給其有效學習帶來了較大的阻礙
由于數學知識本身具有較強的抽象性,加之不少中職生數學基礎不牢,所以在中職學校,很少會有學生能夠對數學這門課程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并樹立明確的學習目標,而這,必然會對他們的有效學習帶來較為消極的影響。此外,部分教師在實施教學的時候,不注意向學生滲透學習數學知識的重要意義,這使很多學生常常輕視數學學習,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其學習數學知識的主動性與積極性。
二、立足于生活化教學理念的中職數學教學策略
《中等職業學校數學課程標準》指出:要根據社會發展、學生發展、學科發展的需要,適度增強貼近學生生活與所學專業相關的數學應用意識,通過切合學生的認知水平的有效數學學習,達到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增強學生的應用意識,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如何落實生活化教學策略呢?
(一)做好生活化教學的準備工作
中職數學教師要想充分發揮生活化教學的作用,提高自身的教學質量,必須秉持“貼近學生實際生活”這一原則,選擇或創設能夠令學生更容易接受的教學方式,以引導其有效學習,提高其學習數學知識的積極性與興趣。具體來說,教師可基于以下兩方面內容著手準備。
1.構建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
教師必須盡快改正傳統教學模式的單一、呆板這一缺點,不斷豐富自身的教學內容,并基于生活化教學,不斷與本組教師研討適宜的教學策略,為后續教學的有效開展奠基。此外,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做到充分尊重學生,引導他們大膽質疑、自由探討、獨立思考等,如此,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積極性勢必有所提升。
2.加強探索數學與生活的結合點
數學教學的最終目的并不是讓學生在考試中獲得好成績,而是為了讓學生能夠基于自身現有的數學知識對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進行解決。因此,在開展教學活動之前,教師必須找好所教內容與生活的結合點,選擇情境貼近學生生活、家庭生活和學生能夠接觸到的生產實踐,內容具有一定的時代性、社會性,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引起學生探究的欲望。這樣,在后續的教學中,教師才能切實落實理實一體化,以推動學生數學素質與能力的發展。 (二)以師生“生活角色”互換活動激發學生興趣
師生互換活動可視為角色扮演,即教師扮演學生,學生扮演教師。在師生互換活動中,教師需引導學生充分體驗整個授課過程,即備課、制作課件、授課、教學總結、布置作業。需要注意的是,為了確保學生的授課質量,教師應在活動開始之前,圍繞新課的重難點制作微課視頻,并指導負責授課的學生或者小組切實“消化”相應的內容。此外,要注意審核學生制作的課件,以確保其內容安排得當。在教學“函數及其表示”這一節的時候,學生必須要重點體現“理解函數的模型化思想,用集合與對應的語言來刻畫函數”以及“‘y=f(x)’的含義,函數定義域和值域的區間表示”這兩部分內容。通過師生互換活動,師生關系也從原來的“管制”關系漸變為和睦化、親切化,進而更為有力地推動數學教學的進程和實際效果。
(三)利用生活化情境引導學生學習
教師將生活化的情境引入到數學課堂上,可以為課堂教學增色增味,有效地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一起,繼而能使課堂教學的氛圍變得十分活躍、輕松。這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提升是非常有益的,進而能對教師教學效果的提升產生十分積極的影響。
以“集合與函數”這部分內容的教學為例,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可創設這樣一個生活化的情境:警方破獲了一個拐賣兒童的案件,找到了三年前被拐賣的兒童。假設總共有10名兒童,與此同時,警方也找來了這些兒童的父母,而為了進一步確認兒童與父母的關系,警方需要對上述兒童以及來認親的父母進行DNA鑒定?;谏鲜銮榫?,教師可這樣為學生解釋函數與集合的關系,即:在上述案例中,被救出的10名兒童可視為集合A,來認親的父母可視為集合B,DNA鑒定可視為聯系集合A與集合B的法則f。通過教師的解釋,學生很容易理清集合與函數的關系,這對學生更好地認識和學習這部分內容大有裨益。另外,學生對抽象符號f(x)的理解也是本節的一個難點,教師可以用一個生活化的例子來強化學生對符號的理解:將x比作是“原料”,f比作是“機器”,f(x)就好比是“產品”,向機器f輸入一個原料x,就輸出一個產品f(x),而“機器”f確定后,這臺“機器”處理的 “原料”x就有一定的范圍(定義域)。這樣學生理解起來就很容易了,同時培養了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
(四)利用生活化的案例引導學生
人們的日常生活中蘊含著很多數學問題,對此,中職數學教師應當結合實際的教學內容,盡可能地對生活中的數學問題進行挖掘,并因時制宜地將相應的問題引入到后續的教學中,借此增強數學課程的生活性,拉近學生與數學課程的距離,促使學生主動、積極地對數學知識進行探索和學習。在為學生講解函數知識的時候,教師可結合實際生活,為學生設置這樣一道里題目:如果我們想用手機上網,就必須要訂購相應的套餐,現在假設有如下兩種手機套餐可供我們選擇:(1)5元包500M,超出的部分按1M收費1元計費;(2)10元包1G,超出的部分也按1M收費1元來計費。那么現在,請大家算一算,到底把流量的使用控制在哪一范圍內,我們才更劃算一些呢?由于利用手機上網這件事情令很多學生都樂此不疲,所以學生的學習興趣極易被這道題激發起來。教師只需再稍加引導,勢必能取得不錯的教學效果。教學圍繞生活中的問題展開,問題在教學中得以解決,教學又發現新的問題……周而復始,推進教學活動化逐步深入。生活中有不少問題是不能直接拿來使用的,因此,教師必須具備良好的創造與改造能力,教師要在課前對“生活化”的內容有所預見,課堂對話合理引導,寓教于“樂”,而不能只“樂”不教。
(五)引導學生對知識進行自主理解
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對相應的知識進行自主理解是很有必要的,只有這樣,才能切實錘煉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如在講解集合的概念時,教師可通過PPT課件為學生展示我國水面面積在800km2以上的天然湖圖片(只列舉五到八個即可),如青海湖、洞庭湖、鄱陽湖、太湖等。每張圖片上有這些湖的簡介,如地理位置、蓄水量等?;诖?,教師引導學生對這些湖的共同點進行分析和概括。最后,教師引入集合這一概念,并讓學生利用之前分析和總結的內容對集合這一概念進行詮釋,如水面面積在800km2以上的天然湖全體可視作一個集合,其中,青海湖、洞庭湖、太湖等可視作這個集合中的元素。學生通過重新詮釋集合的概念,能夠有效深化對集合這一概念的認識,此外,還能在無形之中錘煉和提升自身的建模思想,從而能為其數學核心素養的形成奠基。
總之,生活化教學創新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自覺地把數學知識運用到生活、工作中,全面提高中職生的綜合素質,因此,廣大中職數學教師必須要對這一教學理念予以充分重視,加強對相關教學資源的開發,不斷反思,不斷對自身的教學模式進行優化,貫徹新課程理念。只有這樣,才能在實際的教學中充分發揮生活化教學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朱欣蕾.中職數學生活化課堂教學策略的實踐與探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8(21):402.
[2]杜建軍.對中職數學教學生活化策略的幾點思考[J].中國農村教育,2018(10):47-48.
編輯 武生智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089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