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讓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數學具有抽象性,注重學生思維訓練,部分學生就感覺不好學,不易懂,從而產生畏懼心理。教師在教學中就需要讓數學知識回歸生活,從生活中引出數學知識,在生活化的情境中學習數學知識,在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中應用數學知識?!缎W數學新課程標準(2012新版)》(以下簡稱〈標準〉)明確指出: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不僅要考慮自身的特點,更應該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并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我們如何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緊密聯系生活實際,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提高數學教學的效果呢?下面我談談自己的一些理解和做法。
  關鍵詞:數學生活化 教學 數學知識
  一、教學情境要生活化
  在人教版小學數學教科書(2013版)的編排中,充分體現了數學生活化的特點。如三年級上冊的《時、分、秒》四幅插圖就從新年鐘聲敲響倒數十個數、過馬路的紅綠燈時間、體育課的一分鐘跳繩、50米跑這些生活情境引入“秒”的時間概念,將數學問題生活與學生生活實際緊密聯系起來。教材中與學生生活情境相結合的例題比重大約占教材例題總比重的62%,其中融入了學生社會、家庭、學校生活等方方面面的情景。我們教師地教學中就要充分根據教材編排特點,利用好教材的內容,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明白學習數學就是 了解生活中的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而不是僅僅為了考試,從而提高教學的效果。
  二、教學語言要生活化
  數學語言講究簡潔、準確,但對于小學生或低年級學生,特別是山區的學生,公式化、抽象化的語言不容易理解,一些關鍵知識就掌握不好,也感覺不到學習數學的樂趣。我們老師在教學中,語言的組織就要樸實和生活化,盡量使用學生通俗易懂的生活語言,地方語言。如教學《倍的認識》,理解“倍”的概念比較抽象,直接說明胡蘿卜有2根,紅蘿卜有3 個2根,我們就說紅蘿卜的根數是胡蘿卜的3倍。學生不容易理解,我說成胡蘿卜有2根,紅蘿卜的根數有它3 個那么多,紅蘿卜的根數就是胡蘿卜的3倍。是它的幾倍就是有它幾個那么多,學生就容易理解了。
  三、教學方法要生活化
  在教學內容導入上多聯系生活實際,從生活中的問題引入數學中的問題,學生就很容易理解和掌握。如我在教學三年級數學《多位數乘一位數學估算解決問題》時,不是先出示例題,然后讓學生讀題、找出數學信息和問題,思考如何解答等程序去解答。而是讓學生說一說現實中去買東西時,是否需要先看下自己包里有多少錢,大概能夠買哪些東西,如果東西選好后錢卻不夠是不是很尷尬。從而引入帶250元錢買門票夠不夠這個問題,是不是需要先估計一下,否則就可能有人沒錢買門票參觀不成,學生很容易明白要使用估算方法。
  四、教學應用要生活化
  學生在課堂學到的數學知識,如果只是為了做練習題和考試,時間一長,學生就這容易忘記,或掌握得不牢。我們應該多應用這些數學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如學了租車和租船問題,在學校組織春游活動的時候,可以讓學生自己分小組做租車方案,并說出自己的理由,最后老師選定最省錢的方案。學了圓錐體的體積,可以讓學生去測量一下一車沙子的數量有多少,一堆玉米的數量有多少。學了物體的表面積計算方法,就讓學生回去計算一下自己家房屋的面積、教室的面積等。學生通過課堂的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印象更深,掌握得就更好。
  總之,數學生活化,是我們學習應用數學知識的根本目的,也是提高教學效果的良好途徑。讓學生感覺到數學知識和生活的緊密聯系,從而學得有趣,學而有益,學以致用,聯系實際。
  參考文獻:
  [1]讓數學與生活互動——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策略淺談[J]. 李剛.  新課程(綜合版) 2018年12期.
  [2]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探微[J]. 劉世銀.  小學教學參考 2019年02期.
  [3]優化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策略[J]. 余會林.  知識窗(教師版) 2019年01期.
  [4]淺談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J]. 祁君,韓浩洋.  新課程研究(上旬刊) 2018年12期.
  [5]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探析[J]. 胡智峰,詹重誠.  新課程研究(下旬刊) 2019年01期.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4790.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