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生活化:讓小學語文課堂返璞歸真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語文生活化,就是將語文教學與生活緊密聯系起來,在教學中讓學生感受文本所展現的生活,增強學生的生活體驗,從而對學生進行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教育。通過在生活中運用語文,幫助學生更深刻地感受生活,從而讓語文教學服務于學生的生活,讓小學語文課堂返璞歸真。
  【關鍵詞】 語文課堂;語文生活化;返璞歸真
  語文起源于人們生活交流的需要,是為人們的生活服務的。語文教學要注意語文生活化,讓學生在教學中感受文本,受到人文教育;在生活中運用語文,提高自己的語文能力,讓語文教學能夠更好地服務于學生生活,讓語文課堂返璞歸真,獲得更佳的教學效果。
  一、“入文”,體驗作者生活
  文章是作家用語言文字對生活的記錄,其間不僅綜合運用了各種語言技巧,還表達了作者的愛恨情仇,是作家生活與思想情感語文化的一種表現。語文教學首先是要引領學生“入文”,即深入文本之中,達到“忘我”的境界。通過對文本的深入學習,感受文本所描寫的生活,激起學生與作者思想情感上的共鳴,這樣我們的語文課堂才能返璞歸真,讓學生獲得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深刻教益。
  如蘇教版小學語文《田園詩情》這篇課文,描寫了荷蘭美麗的田園風光,表達了作者贊美和向往的思想感情。課文語言優美,極富畫面感,向我們展示了風趣獨特的異國風光。為了讓學生加深對文本的感受,教師運用多種方法吸引學生“入文”:通過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想象,在頭腦中把文字轉換成優美而生動的鮮明畫面;通過多媒體向學生展示朗讀視頻,在聆聽名家精彩的朗讀時欣賞如畫的風光圖片,創設一種真實的情境,給學生以身臨其境的感覺;最后選擇精彩片段朗讀,讓學生選取自己最喜歡的片段在課堂上有感情地朗讀,在優美的展示中表達自己的熱愛之情。這樣,通過調動學生的眼睛、耳朵和大腦等多種感覺器官,充分感受文本內容的美好,深入文本之中,體驗作者所描繪的內容,給學生創造了一種“歸真”的學習情境,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在語文教學中,“入文”是引領學生深入學習文本,深刻感受文本情感的最佳方式,同時也是實現語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重要環節。在教學中,教師要運用各種手段與方法,吸引學生“入文”,讓小學語文課堂返璞歸真。
  二、“出文”,聯系生活實際
  語文教學不僅要有所“學”,還要有所“用”,也就是說,不僅要“入文”,以獲得深刻的學習感受,還要引導學生學會“出文”,通過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用文本內涵給學生以啟示。這樣,語文教學才能真正和學生的生活聯系在一起,邁出語文生活化的關鍵一步,實現語文教學“由學到用”轉變的第一步,讓學生獲得情感、態度、價值觀轉變的升華。
  比如蘇教版小學語文《海倫·凱勒》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不幸的小海倫在遭遇雙目失明、兩耳失聰的磨難后,頑強地生活,在老師的幫助下刻苦學習成才的故事。課文內容十分簡單,但其內含卻非常深刻,不僅對學生有著積極的啟示意義,還極富教育價值。為了充分發揮文本的教育價值,在學生“入文”之后,教師又引導學生“出文”,讓學生把海倫·凱勒的遭遇同自己的經歷相比較,尋找雙方的相同點:都是年紀相仿的孩子,都得到了老師的關心與幫助。雙方的不同點:主人公從小經歷了太多的不幸,而自己卻是生活在親人的呵護之中;主人公面臨困難是勇敢地面對,不懈地努力,并且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而自己則是在一定程度上貪圖安逸,努力程度遠遠不及,取得的成績與之相差甚遠……通過聯系實際,學生不僅看到了自身的差距,還明確了努力的方向,堅定了信念,讓課堂學習變成了生活的動力源泉。
  語文教學中,讓學生學會“出文”,是避免學生“讀死書”和“死讀書”的重要保證,也是實現語文人文性的關鍵。只有讓學生跳出文本,通過運用文本中獲得的教育來衡量和指導自己的生活,才能讓語文課堂返璞歸真。
  三、“用文”,將語文生活化
  如果說我們的語文教學中,“入文”和“出文”更多地偏重于學習與體驗,注重的是語文的人文性,那么“用文”便是從語文的工具性出發,引導學生用語言文字記錄自己的生活,在用文的過程中實現語文教學的生活化。這個“用文”的過程將語文的工具性與人文性巧妙地整合了起來,讓我們的語文課堂真正實現返璞歸真,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如蘇教版小學語文《難忘師恩》,這是一篇回憶老師的文章,表達了作者對啟蒙老師的感激與懷念。文章娓娓道來,介紹了開學第一天田老師給大家上課的情形,就仿佛是在和自己的老朋友聊天一樣,語言非常樸實。雖然沒有精彩的細節描寫,也沒有優美的詞句,但情感卻非常真摯,非常適合小學生學習。在學生的日常學習中,每位同學都會有幾位不同的學科老師,他們每個人都對學生有著或多或少的幫助,雖然大都是一些非常細微的事情,可對于學生來說可能就是非同凡響的。于是,教師給學生布置了一篇習作:以“師恩難忘”為主題,寫一位給自己留下深刻印象,或者對自己影響最大的老師。讓學生在用紙筆傾訴的過程中實現語文的生活化,不僅鍛煉了學生的寫作能力,還讓學生受到了一次心靈的教育。讓學生多多記錄生活中深刻的點滴,在運用中將語文生活化,讓我們的語文教學 “學有所用”,返璞歸真。
  在語文教學中引導學生“用文”,即通過寫作的方式運用語文,努力將語文學習生活化,在用文的過程中實現生活的語文化。這樣,我們就能把語文教學與學生生活緊密整合在一起,從而實現語文課堂的返璞歸真。
  總之,語文教學生活化,就是要我們在教學中用好“課文”這個例子,通過讓學生入文,開拓學生的生活,豐富學生情感體驗,發現文本的表達妙處;通過“出文”,讓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把習得的東西進行升華;在“用文”的過程中,更好地實現語文的工具性與人文性,從而讓小學語文課堂返璞歸真,大大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鄭圣云.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策略探究[J].西部素質教育,2019,5(03):251.
  [2]陳金柱.淺論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的實施策略[J].中華少年,2019(06):51.
  [3]江茵閃.新時期“先學后教”模式在小學語文課堂上的教學研究[J].名師在線,2019(04):13-1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23330.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