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問題”貫穿語文課堂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教育改革之后,重視課堂提問,給學生留足獨立思考探究的時間便成為了一線教師在課堂上要做出的最大改變,也是構建高效且符合新課改要求的高中語文課堂的主要影響因素之一。所以,合理設置課堂問題,調動學生的語文課堂參與度不僅能夠凸顯學生的課堂主體性,也能讓學生在主動思考問題、探究問題的過程中提高學習質量。
關鍵詞:問題;高中語文;預習;導入;探究;反思
有人說過:一個好問題的提出就像是磁鐵一樣,會吸引著你自主走進課堂,走進教師組織的課堂活動中。但是,從目前的教學現狀來看,大多數課堂上缺少有效提問,導致師生之間連基本的互動都沒有,課堂枯燥、乏味,影響語文課程教學目標的最大化實現,更不利于學生基本語文學科素養的提升。所以,新時期下的高中語文教師要從問題入手,通過巧設問題情境來給學生搭建獨立思考問題、交流問題、探究問題的平臺,最終,使學生在問題的思考與交流中更加深入地理解文本中心思想,同時,也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做出貢獻。
一、問題:預習
有效地將問題與課前預習結合在一起不僅能夠讓學生的預習活動更具有目的性,也有助于提高學生預習的質量。所以,教師在設置預習環節的問題時,要先對教材內容進行深入的了解,要從整體入手來設置一些問題,使學生對將要學習的基本內容有初步的了解,這樣既能起到預習的作用,也能為高效語文課堂的實現做好前提工作。
例如:在教學《故都的秋》時,在預習環節,我通過對這篇文章的理解以及教材資料的學習,組織學生帶著下面幾個問題進行課前預習活動,即:
(1)本文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2)本文緊扣哪幾個字進行描寫,描寫了怎樣的秋景圖?
?。?)本文主要講述了哪些內容?
……
上述幾個問題從整體上概括了這篇文章,學生在預習的過程中嘗試著解決上述問題,對學生整體上把握這篇文章,對提高學生新課參與度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我們可以借助有效問題的設置來引導學生進行預習,進而使學生在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對文本內容有整體上的初步認識。
二、問題:導入
借助問題導入也是一種有效的導入方法,此環節設計問題的目的就是要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在問題的推動下主動地走進語文課堂。所以,在導入環節,我們要充分發揮問題的作用,通過問題的推動來調動學生的好奇心,使學生在“想要解決”問題的驅動下積極地成為課堂主體。
例如:在教學《林黛玉進賈府》時,為了確保導入環節效率的大幅度提高,也為了讓問題貫穿到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在這節課的導入時,我組織學生思考了下面幾個問題:
(1)文章是以什么為線索進行描述的?
?。?)林黛玉進賈府后都見了哪些人?
?。?)林黛玉是一個怎樣性格的人?
……
在這一環節我們引導學生先對上述的問題進行思考,結合自己對《紅樓夢》相關內容的了解來引導學生進行思考與交流,之后,順勢將學生帶入這節課正文的學習之中,同時,引導學生在閱讀文本中去尋找和驗證上述問題的答案,進而使學生在問題的驅動下自主走進基本語文知識的學習中。
三、問題:探究
所謂的探究其實是對文本中一些細節或者是對文本的解讀,目的就是要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檢驗學生的閱讀效果。也就是說,在新課教授的過程中,教師要改變以往教師單一講解、學生死記硬背的方式,要有意識地給學生搭建自主思考的平臺,使學生在問題思考以及文本自主解讀中提高基本的語文學習能力。
例如:在教學《林教頭風雪山神廟》時,在新課探究解讀的環節,我引導學生對下面的幾個問題進行了討論與交流,即:
?。?)“風雪”描寫對推進故事的發展有什么作用?
(2)林教頭是一個怎樣的性格?
(3)本文有明暗兩條線,說一說,這兩條線分別是什么?
?。?)整篇文章中林教頭的性格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
組織學生在課堂上以小組為單位先進行文本閱讀,然后,在對上述的問題進行思考和探究,這樣不僅有助于學生深入理解文本的中心思想,深入了解林沖的性格,而且,學生有效地閱讀對鍛煉學生的文本閱讀能力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問題:反思
反思屬于課后活動,也是必不可少的環節,也就是說,只有學生養成了自主反思的習慣才能明確課堂上自己哪些地方掌握了,哪些地方有待提高。但是,從目前的現狀來看,很多學生并不知道該如何反思,不知道從哪里入手,所以,我們可以借助問題的設置來引導學生去反思,并在回憶中找到自己的不足,在重點復習中提高學習效率。
例如:在學習《鴻門宴》時,這是一篇文言文,所以,在反思的過程中我給學生展示了以下幾個問題,如:
(1)文本中哪些運用了詞語活用?
?。?)文本中出現的一詞多義有哪些?
?。?)文本中的通假字有哪些?
……
類似這些問題的設計可以幫助學生重新去回顧這篇文章基礎知識的學習,而且,學生在反思的過程中也能檢驗自己的學習成果,當然,在問題的指導下學生的反思效率也會得到大幅度提高。
總之,我們語文教師要認識到讓“問題”貫穿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帶來的作用,明確問題的巧妙設計在不同環節中的應用價值,進而使學生在問題的驅動下,在問題的思考與探究中掌握知識,提高基本的語文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宋建華.問題教學模式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9(1):97-98.
[2]王一倫.高中語文教學中如何巧設問題[J].成才之路,2013(23):75.
編輯 魯翠紅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117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