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讓語文課堂“活”起來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語文教學是我們的母語教學,如何讓學生愛上語文,切實提高語文素養,是我們一致的追求。在語文教學中我始終牢記“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從“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入手,努力打造積極參與的課堂氛圍。新課程倡導學生應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進行深度學習。而教師在整個過程中是學習活動的引導者和組織者,我們應該與學生建立一種民主、互動的學習關系,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要關心、耐心、尊重、引導學生,營造和諧、共振的學習氛圍。
  關鍵詞:語文教學;深度的學習課堂;深度的課外閱讀;激發;共生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構建高效的語文課堂,引導孩子深度學習,是我們每一個語文老師的追求。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如何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學習中來,讓我們的課堂更具活力,如何去把握教與學的切入點和結合點,打造具有適合自己教學特色的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我進行了以下嘗試和探索。
  一、多方面參與:讓深度學習“磁力”更充足。
  要讓學生進入深度學習狀態,首先需要激勵學生深度參與,只有深度參與,所學的知識才能被激活。在教學過程中,我深深的體驗到,只有經歷了,才會記得牢。對學生來說,教一遍可能比學十遍更有益,于是我開始嘗試讓學生當老師。我先從習作課的作文教學做起,讓學生們興奮起來。
  1.嘗試從習作要求的定位開始。
  在剛剛帶過的那屆畢業生上習作課時,我就放手讓孩子們來當小老師。我先在班里成立了作文部,作文部的成員由班里的一些程度較好的習作高手組成。第一次的備課這些作文部的同學在我的引導下,順利備完課。第一次的活動雖然我不是很放心,但也佯裝很放心的樣子,讓作文部的同學帶領大家學習習作要求、以及怎樣完成習作的方法,因為孩子當小老師,同學們的興致自然很好,課堂效果良好。
  2.講評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真正提升水平。
  講評作文課由我引導完成,我先把習作的批改標準在班里進行統一指導并頒布。每位同學根據批改標準(如文章主題是否鮮明,細節描寫是否突出等等標準)批改他人作文,并寫出不少于30字的評語,評語要談優點,再談不足以及改進的方法,批改之后,每位同學根據批改后的草稿再次修改,最后進行謄寫。
  3.展示分享,共同提高。
  針對謄寫完的習作,組內交流,全班共賞。每次每組派出一位同學的習作進行分享交流(每位同學一個號,大家輪流抽號進行分享),之后是老師點評總結。這樣下來的習作課既使學生真正完成了習作,又能充分體驗習作過程,孩子們參與性高,在無形中習作水平得以提高。
  二、多方面激活:讓深度學習“磁性”更強烈。
  兒童的內心是最無拘無束的,語文教學就要為課堂的有限時空注入無限的張力,增強課堂活力,激發孩子們的源動力,孩子們才能動起來,感受到學習語文的樂趣。
  記得一次陽光杯賽課中我上《孔子拜師》一課,我首我先引導學生通過看地圖和聯系三個關鍵詞語:“風餐露宿”、“日夜兼程”、“風塵仆仆”,讓孩子們展開想象:孔子在拜師的過程中會遇到哪些困難?是否有烈日炎炎時,狂風暴雨時,遇到豺狼野獸時?充分調動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進而體會“風餐露宿”、“日夜兼程”的詞語的意思,感悟孔子拜師路程的艱辛及他拜師的決心。在大家充分想象,暢所欲言的基礎上,出示一組“想象說話練習”的句式,先讓同桌之間說一說,給足學生思考互動的空間,讓每個學生都有練習說話的機會,最后進行匯報交流。由于前面教學有了很好的鋪墊,在本堂課教學到此處時,就有兩組同學爭著要展示自己討論的結果。一個孩子是這樣說的:孔子一路走著,有時肚子餓了,就(隨便吃點野果);有時走累了,就(趴在石頭上休息)。(刮風下雨),孔子在加緊趕路;(電閃雷鳴),孔子還在趕路;正是這樣風餐露宿、日夜兼程,幾個月后,(終于走到了洛陽)。孩子們豐富的想象,當時就獲得了聽課老師點頭贊許,全班同學也不由地送上了掌聲。這樣層次清楚的語言訓練,是學生能力成長的階梯,也是語文課堂深度學習最好的詮釋。
  作為老師的我們,應該在日常教學中不斷的探索,把語文課上得生動些、活潑些,把課堂中的問題設計的精當些、準確些,才能滿足了學生的心理需求,激活了學生的學習需要,學生自然而然的走進語文課堂的深度學習。
  三、多角度建設:讓深度課外閱讀的“磁場”更豐厚
  語文的學習自然離不開課外閱讀。我在平時不斷地給學生一些閱讀課外書的方法及閱讀書目的推薦,但仍然沒有激發出一部分孩子的閱讀興趣。究竟怎樣才能改變這種現狀呢?在不斷的實踐中我感受到,應讓孩子們感受到閱讀的樂趣,大家才能積極的參與其中,并有所收獲。
  1.抓好自主課前三分鐘,利用演講動員學生重視課外閱讀。
  “萬事開頭難”,如果一下子把任務去布置下去,勢必會造成孩子們的畏難情緒,反而會適得其反。因此,我身先士卒,為學生們做表率。第一天的演講就由我開始,我結合自己對書的閱讀,做了為時3分鐘的課前演講,內容為“我讀了什么書,給我帶來的點滴感觸”當場立即贏得了所有學生認可的掌聲。實際上我是在告訴他們,演講并不難,每個人都會做,都能做得很好。
  開好了頭,學生們也有了蠢蠢欲動的演講欲望,于是我把這項任務順勢布置下去,由小組長帶頭,每天兩人,每次每人不低于一分鐘,不超過三分鐘的課前演講活動,立即如火如荼地展開起來。孩子們剛開始為了演講也得有選擇的看課外書。漸漸地,他們手中的課外書《魯濱遜漂流記》、《小王子》、《湯姆叔叔的小屋》等書籍逐漸替代了原來沉迷的漫畫,我也從他們的演講中看到了他們的讀書收獲,看到了他們自身的成長。
  2.讀書交流,產生共鳴
  為了營造書香氛圍,我帶領孩子們在班級布置“圖書超市”。超市由每個小組各準備一個圖書箱,每個箱子由每組成員提供自己看過的圖書,那么每個同學就都是圖書超市的“導讀員”了,由他們向同學們介紹圖書。因為是自己看過的圖書,所以在推薦介紹時,不僅使其它同學初步了解了書的簡要內容,而且還激發了他們的讀書欲望,并且也培養了導讀員的讀書興趣和讀書能力。
  另外,我們還按月份,有目的地利用語文課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讀書活動閱讀匯報會、課外讀物朗讀會、新書介紹會等活動,在活動過程中觀察、記錄學生的閱讀表現,對學生的閱讀興趣、態度、習慣、能力進行評價,這種做法給學生提供展示交流的機會,不斷激發學生讀書的積極性,讓他們體驗閱讀的樂趣,體驗成功的喜悅,同時也在展示交流過程中檢查閱讀的情況。
  深度學習貴在參與,重在思考,妙在引領,巧在拓展。通過多種有效途徑,讓我們的語文課堂真正“活”起來,讓我們的孩子真正“發展”起來,讓我們的教學真正“高效”起來,這是我們共同的追求,追求深度學習夢想的路遠沒有盡頭,讓我們繼續用智慧探尋!
  參考文獻:
  [1]江平.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2]倪文錦.小學語文新課程教學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201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64110.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