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讓數學課堂活起來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數學是一門基礎學科,它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它可以為我們解決生活中的許多問題。因此,我們在教學時應一改以往傳統的教學方法,讓學生走出課堂,走進現實生活,并在現實生活中尋找數學。而一節生動活潑的數學課,能讓學生不但學得輕松快樂,而且學得牢固。
  【關鍵詞】中學數學;教學方法;興趣
  數學是一門應用性很廣的自然學科,它來源于生活,應用于生活,服務于生活,可以說人類的每一次進步的背后都離不開數學在后面的支撐。數學與人們的日常生活已緊密聯系在一起,不管簡單的計算、推理,還是復雜的運算、解密等都離不開數學。既然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如此大,那么,作為一名數學教師,怎樣才能使學生學好數學?怎樣才能使數學課堂更加生動活沷,讓學生愛上數學課呢?筆者認為可以從如下幾方面入手。
  一、創設情境,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進入角色
  在課前引入時,教師應通過設置各種問題情境,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進入角色。如,在教學《確定圓的條件》這一節課時,筆者先拿出一個小玻璃鏡,然后假裝不小心把它打破了,接著把其中一些碎片撿起來。問學生:“剛才老師不小心把鏡子打破了,請問誰能利用我手中的某一小塊玻璃碎片把鏡子的大小還原?”由于玻璃破碎的聲音引起了學生的注意,再加上筆者所提的問題又比較新穎,所以,學生探求知識的熱情被充分調動了起來,整節課的課堂氣氛活躍,學生的學習情緒高漲,收到非常好的教學效果。
  二、通過實物演示,讓課堂成為學生的樂園
  學生在接觸具體實物過程中得到的印象比較鮮明、生動,容易產生好奇心,從而激發學習興趣,提高學習積極性,記憶也就比較牢固。如,在教學幾何體的三視圖時,筆者在課前就動手制作了相應的幾何體并準備了一把手電,教學時只要對著幾何體的三個面分別照射,那么它的投影就非常直觀地出現在同學們的眼前,學生學習起來既快又牢固。然后,筆者再引導學生發揮想象,引導學生在沒有手電的情況下,如何畫出幾何體的三種視圖。
  三、在游戲活動中,讓快樂的火種點燃課堂
  數學本是一門枯燥無味的學科,特別是學習數學理論知識更是如此。因此,很多學生對學習數學的理論知識不甚感興趣,更談不上有學習的積極性。在數學課堂上,如果學生喜歡某種活動時,他們便會忘情地投入,同時還會獲得最高的學習效率和最好的學習效果。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必須為學生創設快樂的學習環境,激發他們濃厚興趣,以趣促學,使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如,筆者在教學有理數的加減法時,借助黃白兩種乒乓球,白球代表負數,黃球代表正數,一黃一白互相抵消。在講授“概率應用”這一節時,筆者采用“仿照現實”的方式,課前,筆者做了一個漂亮的轉盤,同時把教室扮成商場,再請一位學生扮成商場的銷售員,向顧客(全體學生)宣傳今天商場的促銷活動內容(例題的內容):“好消息,好消息!今天,本商場舉行有獎銷售活動,回饋新老顧客。凡在本商場購物滿100元者可以獲得一次轉盤的機會,將獲得30 元、20 元、10 元的購物券(轉盤等份30 份),歡迎大家前來參加”。這樣就把學生帶到現實生活中,然后,筆者引導學生思考:在這種促銷活動中,某顧客如果買了140元的貨物。那么,他轉動一次轉盤能獲30元購物券的概率是多少?中獎的概率是多少?這樣的促銷方法與商場把商品價格打八八折銷售相比,哪一種方法讓顧客獲得的利潤更多?通過仿照現實的游戲,使學生體會到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在講解“二元一次方程”一課時,課前筆者準備了一些糖果,并把它們裝在小紙盒中,然后帶這些小紙盒走進教室。學生看到帶著小紙盒進教室,立刻圍住筆者東問西問,覺得很奇怪。于是,筆者故作神秘地說:“這是一些同學都喜愛的禮品?!保▽W生聽后都很想得到),接著又說:“今天我要把這禮品發給能回答我所提問題的學生?!睂W生聽后都躍躍欲試,希望能得到這些神秘的禮品。上課后,筆者對學生說:“有一對姐妹,她們的年齡相差五歲,誰能猜出他們的年齡?開始!”大家聽后先是一愣,接著便小聲討論了起來。筆者見狀,向學生提示說:“現在我們誰也不知道她們兩人的年齡有多大,但是我們知道姐姐比她的妹妹大五歲,你能根據這一等量關系列出方程嗎?”同學們回答說:“能。設姐姐為x 歲,則妹妹有y 歲,依題意可得:x-y=5 (1)。”于是,同學們開始回答:“x=6,y=1;x=17,y=12;x=20,y=15……”學生每答對一個,筆者便發一個小紙盒,小紙盒發完了,答案還沒說完。筆者接著又問:“那么這個方程(1)有多少個解?”同學們響亮地回答:“無數個?!庇谑?,筆者乘機引導學生歸納出二元一次方程的定義:含有兩個未知數,并且未知數的項的次數都是1 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該游戲把枯燥的教學內容溶于游戲活動之中,使學生在“玩”中學,在學中“玩”,真正做到玩學相結合,學生不但學到了應該學習的知識,也都嘗到了“甜頭”,整個課堂也都“活”了起來。所以,如能在教學中摻入一些游戲的內容,不但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還可以培養學生正確的學習態度,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新的知識,這不正是我們數學教師的期望嗎?
  四、以小組學習競賽方式,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使課堂更加生動活潑
  小組學習競賽方式是指在課堂教學中,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結合在一起,開展自主、合作、探究等學習活動的一種教學組織形式。小組學習能把學習成績優秀的學生與學習差的學生一同帶動起來,做到以點帶面,同時也改變了單純的“輸——贏”關系,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如,在教學“游戲公平嗎”一課時,筆者先讓學生用擲硬幣的方法決定誰去看電影,再讓學生每四人為一個小組合作進行試驗來體會,然后把他們的結果畫成折線統計圖,整個試驗及分析都是學生參與、分析、完成,而筆者只是在小組合作學習結束后指導學生歸納信息,得出結論。這種教學方式,氣氛活躍,學生主動參與,樂在其中,也大大提高學習效率。
  五、教師“活”起來,是課堂“活”起來的助燃劑
  教師是演員,也是導演,要使課堂“活”起來,除了要求教師對整堂課進行設計之外,還要求教師在實施的過程中具有一定的能力,而這些能力也是決定該課是否“活”起來的一個因素。如教師在講授時語言的趣味性、幽默性,肢體語言等都是教師調動課堂“活”的一些方法。而語言的趣味性與幽默性是營造課堂活躍氣氛的最有效的一個方法。在教學中如能夠合理地穿插一些幽默性的語言,它對學生學習的興奮度的刺激是非常大的。如,在講解有理數與無理數的區別時,筆者就用一個笑話來講述知識。筆者是這樣開場的:一天,一個號稱有理數的數字被一號稱無理數的撞倒了,無理數不但不道歉,還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有理數見狀,不滿地說:“你撞了人也不道歉,難怪人家都叫你無理數,你真太無理了!”無理數不以為然地說:“我無理?難道你有理?我們是對撞,是你無理還是我無理呀?況且我們的本質是一樣的,你不要無理取鬧?!边@樣他們吵了起來。一旁的“零”看不過去了,過來作“中間人”說:“雖說你們的本質是一樣,又同宗,但無理數你卻是胡搞亂來的,哪像有理數循規蹈矩,你們的差別大著呢。”學生聽后都哄堂大笑,并很輕松理解了無理數與有理數的區別和聯系。
  “活”的課堂是教師所向往的,同時也是學生夢寐以求的,而要使數學課堂“活”起來,關鍵在于老師的設計與實施。要學生“活”起來,教師必先“活”起來,這就要求教師要有高度的教學熱情和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去引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熱情?!盎睢钡臄祵W課堂才是有價值的數學課堂,才是新課標下所提倡的課堂,才是學生自主學習的課堂,才是學生理想的快樂課堂。
  參考文獻:
  [1] 王雅玫 .如何讓學生愛上數學.
  [2] “直觀教學法”的課堂模式的途徑和策略方法,2014,06.
  [3] 林金強 ,游戲與數學課堂的融合.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2994.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