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低年級數學課堂“活躍”起來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數學知識來源于美好的生活,數學原本就豐富多彩,充滿生機活力。作為數學教師,要創造有利于學生主動發展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數學,讓學生體會學習的樂趣,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讓學習快樂起來,會使學生愛學數學、愛用數學,使數學的教學充滿生機與活力。
關鍵詞:數學課堂;活躍;活力
低年級學生是大自然賜予人類的精靈。他們的感覺是靈敏的,表現出的言行像呼吸一樣自然。他們在課堂上的表現,有時不會像老師預想的那樣和節拍,偶爾會有幾個不和諧的音符蹦出來。作為教師,應當在課堂教學環境中創設一個有利于張揚學生個性的“場所”,讓學生的個性在寬松、自然、愉悅的氛圍中得到釋放,展現生命的活力。然而長期以來,我們的課堂忽視了學生個性的發展,過多地強調知識的記憶、模仿,壓抑了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最終使教學變得機械、沉悶、缺乏童心和靈性,缺乏生命活力。那么,如何讓我們的數學課堂真正活起來呢?我認為:
一、用微笑感染學生
“微笑是教師職業的需要”。教師推門走向講臺,就像演員走向舞臺一樣,應立即進入角色。無論在生活中遇到什么不愉快的事情,決不能將其情緒帶入教室。教師微笑的面容、親切的目光,可以消除師生間的鴻溝,縮短師生間情感的距離,可以給課堂定下一個愉快而安詳的基調,為學生創設一個良好的學習心理環境,使學生學習熱情高漲,思維活躍。
二、教學設計要充滿樂趣
教師要設法將一些枯燥、無味的教學內容,設計成若干有趣、誘人的問題,使學生在解決這些問題中去品嘗學習數學的樂趣,使課堂產生愉快的氣氛。比如:我教學1—5的認識時,就讓學生用數字“編一個精彩的數字故事”,或“說一段有趣的笑話”、“數實物”(用自己帶來的小棒、花生、石子等等),這樣不僅鞏固了數學知識,為學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臺,而且能有效促進學生語言能力、思維能力的發展和主動參與、自主探索數學學習的傾向。
三、要建立平等、民主、親密的師生關系
平等、民主、親密的師生關系是創設和諧愉快課堂氣氛的基礎。這種關系應用于課堂,但建立在平時。所以,我們教師在日常生活、學習中,必須首先愛其生,才能使學生親其師、信其道。其次,在課堂上教師與學生是平等的交流者。教師敢于蹲下來看學生,這是一種人文關懷。不僅是身體蹲下來,心靈也要蹲下來,全身心地融入到學生中間去,與學生一起合作、交流,共建有利于個性發展的課堂氛圍,使學生有效地獲取新的知識和能力。惟有師生平等,才能調動起師生合作的積極性,才有利于師生的交流,使課堂成為交流的“沙龍”。
四、教師語言要幽默風趣
教師語言的趣味性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對數學學得輕松,從而產生興趣。興趣不是天生的特質,它是環境的產生,它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產生的,我們作為一名數學教師在課堂上應努力讓自己的語言幽默有趣,創設良好的愉悅的學習氣氛。這樣可以使學生的大腦皮層處于興奮狀態,從而去主動探索新知識,第斯多惠也說過:“教學藝術的本質,不在于傳授,而在于激勵和喚醒?!币虼?,教師上課時,用語要鮮明活潑,形象生動,在保證課堂莊重嚴肅、富有教育性的前提下,可以結合教學內容,適時插入一些頗具情趣的短小故事,幽默逗人的比喻,使講課富有趣味性,使課堂充滿幽默感和笑聲,使單調的學習活動變得生動活潑、輕松愉快,使學生在不知不覺、歡聲笑語中到達知識的彼岸。
五、讓“愛”充滿課堂
課堂上師生之間充滿“愛”,課堂才會變得有活力,教師才會游刃有余地教,學生才會自由自在地學;課堂上有了“愛”,師生間才會互相尊重和理解,教師不必將自己的觀點強塞給學生,學生也不必小心翼翼地“揣摩”教師的想法;課堂上有了“愛”,教師不會將目光僅僅局限于知識的傳授上,而是更多地關注學生作為一個生命體的存在。如學生回答不出問題時,可以說“你行的,再好好想想!”遇到不愿意回答的學生,不妨滿懷期待地說“你先試試,輕輕地說給老師聽聽”、“我就知道你一定行,這不,說得多好、多響亮呀!”……在教師暖暖的愛意中,學生往往能產生積極向上的情感體驗,從而自主的學習和發展。有了“愛”,數學課就富有了生命和活力。
總之,數學知識來源于美好的生活,數學原本就豐富多彩,充滿生機活力。做為數學教師, 有理由創造有利于學生主動發展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數學,讓學生體會學習的樂趣。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識的種子就播種在這個土壤上,如果我們能在學生接受知識的主要途徑——課堂教學過程中讓學習快樂起來,一定會讓學生愛學數學、愛用數學,使數學的教學充滿生機與活力。
參考文獻:
[1] 王雪梅,淺談低年級數學課堂學生興趣的培養[J],華章,2011年25期。
[2] 陳文,低年級數學學習應具有活動性[J],云南教育,2003年10期。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35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