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落實核心素養讓課堂“活”起來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語文課程不僅要培養學生的語文基本能力,更要注重優秀文化對學生的熏染,讓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以及道德修養、審美情趣得到提升,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得到培養。因此而言,我們的課堂教學必須真正成為學生發展的天地。如何在課堂上培養小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我認為先決條件應該是讓學生在課堂中“活”起來。
  “活”起來,即不呆板,不被動,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那怎樣才能是學生在課堂中“活”起來呢?下面就談點自己的看法。
  一、巧設民主情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教師想要營造一個民主、平等的教學情境,首先就要教師以微笑的面容、親切的話語、飽滿的激情去感化學生、親近學生。并且教師還要善待學生,當學生出錯時,老師不訓斥,不懲罰,要耐心指導,當學生取得點滴進步時,應給予及時地肯定,并鼓勵他們。如:我在教學時,將自己也列為學習的一員,與學生們一起操作,一起討論。對表現出色的學生以“你真行!”、“你真棒!”、“你很好!”等來表揚他們,對學困生不厭惡、不指責。更是耐心地指導他們、鼓勵他們。常鼓勵他們說“你能行!好好想一想,慢慢來”等。使他們感到老師和他們一起動腦,一起學習。這樣就慢慢地打消了學生對老師的懼怕和隔閡的心理,于是在輕松愉快地合作學習中完成了學習任務。
  二、激發學習興趣,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學識修養和人格修養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內部動力,是學生學習積極性中最現實、最活躍的成份。學生只要對學習發生了興趣,就會促使各種感官,共同引起對學習的高度注意,從而為參與學習活動提供了最佳的心理準備。在教學中,教師應從實際出發,確立教學方法和手段,努力創造一個和諧、輕松的學習氛圍。如我在教學生朗讀《三月桃花水》課文時,讓學生先看看課文,喜歡讀哪個自然段,就讀哪個自然段。這樣,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一下子就被挑逗起來了。朗讀之后,教師根據學生朗讀的情況,或表揚、或指導、或聽范讀后再讀,再一次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使學生的朗讀能力向前邁進了一步,增強了學生對語言的直接感知能力,提高了學生的語文素養。
  三、重視朗讀品評感悟,讓課堂教學“活”起來
  小學語文課本中的每一篇課文都是文質兼美的佳作,其語境描述的美妙,語言運用的精妙,思想表達的深邃,見解闡述的獨到,都是引導學生感悟的重要內容。同時,讓學生在感悟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居高臨下地對課文進行品評,在品評中深化理解,升華認識,讓學生更好地走進文本、廣泛閱讀、積累,最終達到培養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目的。如在《跳水》的閱讀教學中,我是這樣引導學生這樣品評:“學習了這篇課文,你認為文中什么地方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請你選擇其中的一點說一說?!贝藭r的學生充分表述他們的真實感受,學生們覺的為這樣一位父親感動?!边@樣引導學生選擇自己閱讀感悟的精華,進行具體表述,讓他們在各自品評中進一步升華認識.
  四、提供參與機會,提高學生參與意識
  要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給學生提供獨立活動的空間,讓每個學生都有參與活動的機會,在活動中有一塊屬于自己的天地,能表現自我。在教學《我喜歡》一課時,為了讓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充分體悟作者情感,感受文章所描摹的生活場景,給學生充分的時間,組織學生自讀,在自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語理解并在小組內討論,通過討論,學生對詞語理解還比較抽象,老師又組織學生通過表演來理解、體會。一節課,學生始終在自然順暢的導引之下,自主學習,自主閱讀,自主感悟,實現重點訓練項目人人都有參與機會。每一名學生都參與了對重點詞語的理解,并以此為契入口,突破了本課的學習難點,順利的完成了學習目標,課堂也一改沉悶的局面,學生在課堂上也“活”了起來。
  總之,教師要積極轉變教學理念,從學生的思維方式出發,合理運用各種教學方法,根據實際情況創設輕松、和諧的教學氛圍,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了良好的學習氛圍,有了自由輕松的學習心境。自然就有了良好的教學效果。這樣才能讓學生在牢固掌握知識的同時,能夠實現自身語文核心素養的提升。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7949.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