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讓文字活起來,讓閱讀更有趣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本文主要就語文教學中課本劇排練、表演方法指導進行探討。
【關鍵詞】課本劇;排練;表演;方法指導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5-0205-01
許多語文老師和我一定有相同的感觸,在讀書的時候,如果讓孩子分角色朗讀,他們一定都會讀得特別帶勁。這就對了,在文字里感受角色的快樂,反過來深入閱讀文字之后,對文字有了更深的認識和感受,這就是我今天要談到的關于語文課本劇表演的一點思考。
作為一種校園文化藝術,使學生將語文課堂上所學的知識,具體運用到實踐中去,是學生能力的轉換延伸。它把課文課堂教學及德育、美育結合在舞臺藝術的表演之中,既培養了學習語文課的濃厚興趣,又使學生從中汲取豐富的營養,對提高他們的文化修養,增強審美能力無疑是大有裨益的。因此,將戲劇欣賞同語文教學掛鉤,能夠起到寓教于戲,以演促學,以美育情,在閱讀中感受更多的樂趣。
所以課本劇實際上是一種立體的直觀的教學手段。它生動、形象、有趣,有效的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課本劇的排演環節,是實施審美教育的關鍵階段,也是融匯學生的讀、理解、內化和表達的一個綜合過程。
在熟讀課文,理解課文的基礎上進行排練是學生把書面語言轉化成了口頭語言和形體動作的過程,既滿足了他們的表現欲,鍛煉了他們的表達能力,同時又幫助學生突破了認識上的誤區、盲點,加深了學生對作品的理解,還加強了師生、文本之間的多向交流,活躍了課堂氣氛。
1.學生的表演練習可以多次反復進行,善于反思,改進。反復排練的過程,每個角色背后的情感內在語言潛臺詞學,生可以通過對文字的揣摩,不斷加深體會。學生用自己的“心”與人物交流,更全面深入的理解了人物、理解了作品。在這個過程中,反思自己在人物語言,動作,表現力上把握不到位的地方,及時進行調整和改進。
2.排練的過程又是對學生審美能力的一次考驗。人物情感的把握,表情、肢體語言的運用,甚至人物的著裝,道具的制作,場景的布置,這些都需要學生用“美”的眼睛去觀察,用“美”的心靈去體會,用“美”的雙手去創造。比如我們發現很有趣的事。下雨的聲音怎么模擬?有塑料袋倒騰起來,發出沙沙的響聲,那就是下雨。雨聲還有區分:大雨的聲音用厚一點的大塑料袋,中雨用小一點的,小雨用更小更薄的塑料袋。大海的海浪用大的厚的塑料袋來回的擺動也可以模擬。還有很多很多……孩子們樂此不疲,連下雨都有專門的角色。
3.在排練中我發現,無論課本劇中的人物形象是正面的,還是反面的,學生都樂意去扮演。無論是主角還是配角,學生都會認真對待。表演積極性非常高,所以排練時,要注意全體學生語文素質的提高,可以分小組進行,使學生人人都有參與活動的機會。活動在促進語文學習的同時,突出一個主題,“我們需要你”,極大地調動了全班學習的積極性,促進了同學之間的交流,增進了友誼,培養了自信心,增強了班級的凝聚力。
4.分工明確,導演,編劇,演員,劇務,還有跑龍套的。排演時間全在課下,人人參與,群策群力。
5.在課本劇的表演中,教師也要積極參與,除了指導劇本,表演外,還要積極參與演出。比如跑龍套的角色,或者下下雨,打打雷,學著小狗叫等等。學生情緒更高。
課本劇的表演比例行公事地向學生講解課文,更富有藝術魅力,容易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梢哉f,課本劇擴展了學生的思維空間,使學生的理解力和表達力得到提高,更加豐富和深化了語文課堂教學。因此,課本劇的表演能夠起到以演促學的作用。
1.表演形式:即興直接表演:在課文教學中,如接觸到的課文,它有人物,有故事情節,甚至有對話,則可短時醞釀,分配角色,即興表演。如《皇帝的新裝》、《負荊請罪》等,都適合這種表演形式。延伸拓展表演:課堂教學中,如接觸到一篇課文,它有人物、有背景,故事的拓展空間大,則不妨鼓勵想象力豐富的學生,順應文章原意,通過內在線索,對故事情節的開頭,中間或者結尾進行再拓展。如《獵人海力布》劇組進行的拓展表演:開頭,海里布救助村里即將餓死的爺孫,交給孩子們打獵的本領。彰顯任務特質,為后門的犧牲形成的沖突做鋪墊再加工表演:比如說一首字數極少的詩歌,把背后豐富的情感和詩人的遭遇呈現出來,這就需要學生深入圖書館,查閱資料,利用媒體等去多方面了解作品的寫作背景,作者的生平事跡,從而最終呈現出豐富細膩的表演。例如,安徒生童話《賣火柴的小女孩》改編為音樂劇,在舞臺上小女孩在黑暗的時代背景下所遭遇的艱辛讓人潸然淚下。
2.表演手段營造表演的氣氛,可以將講臺進行一定的布置,讓學生進行適當的化裝,組成助威團,用熱烈的掌聲給表演的學生以信心和鼓勵。采用小組之間的競賽形式,激發學生的好勝心。我在學生表演時,還模仿電影頒獎的形式,組織了評委會,現場打分,還設置了最佳表演獎、最佳劇本獎、最佳劇目獎、最佳男女主角、最佳男女配角等獎項,讓同學們把掌聲送給每一個參與表演的同學。這無疑是對同學們辛苦勞動的回報,讓他們每一個人都體驗到一種成功的快樂,這種美好的體驗,會對同學們今后積極參與語文教學,起到很好的激勵作用。
3.結合泉州的本土文化,如把布袋戲,木偶戲,梨園戲等元素融入到表演中??梢杂貌煌男问秸故咀髌?。如《三打白骨精》孩子們就通過手偶來進行表演。也嘗試通過自制頭飾來完成角色形象塑造。
4.充分發揮學生特長。同時擅長畫畫就搞布景或化妝;會樂器的就配樂伴奏;懂電工的,擺弄音響和照明;廣泛借鑒各類作品。把相聲、小品的動作、語言借鑒過來,妙趣橫生;包括經典著作及作品中的經典臺詞的引用,都體現了寓教于樂的特點。
參考文獻
[1]唐正蓮.《課本劇表演 讓小學語文課堂更精彩》.
[2]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4(09):188-188.
[3]錢康明.《校園課本劇精選》.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1877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