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快樂體驗,讓探究更有趣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數學是一門抽象性和概念性都很強的學科,單純的理論講解并不能幫助學生吃透數學概念,還需要合理的實踐活動作為輔助,讓學生獲得身臨其境之感,這樣方能達成理想的教學效果。所以構建快樂高效的數學體驗課,增強學生學習動力和體驗質量,無疑是當前數學教學的重中之重。
  【關鍵詞】小學數學;探究活動;教學方法;設計思路
   在以往的數學課中,教師總是會給學生設計大量的練習題供學生操作,但是取得的實際效果卻差強人意。所以說,題海戰術對于小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提升而言沒有任何幫助,甚至會制約學生數學思維的形成。圍繞“重質量,輕數量”的教學理念給學生打造出趣味性和探究性都很強的體驗情境,讓學生在身臨其境中感受數學知識的原理,可以有效促進學生數學思維的形成,加強學生對數學概念的理解,增強學生的實踐探究水平,為學生以后的數學學習鋪墊良好的經驗基礎和認知基礎。但是,趣味探究活動的設計并不是盲目的,它一方面要遵循當前學生的能力現狀,一方面也要考慮小學生的思維模式。
   一、提出趣味情境,啟發學生思考
   俗話說:知識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數學學科亦是如此。在打造數學體驗課期間,教師首先要從生活的角度著手給學生展示真實的案例,以此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讓他們在思考中感受到數學知識的樂趣和魅力。
   譬如教師可以將施工現場的案例展示給學生,然后提問:“工人們在蓋高樓大廈的時候,如何確保占地面積剛好夠用呢?在選擇墻磚、地面磚的時候,如何確保購買的量不會超出預算,不會鋪張浪費呢?”由此間接指出面積公式,讓數學課更具代入感。又比如,氣象臺會對某個地區在一個月內的降雨量及氣溫變化進行統計,但是通過實踐發現條形統計圖在記錄降雨量的問題上效果不是很理想,這是為什么呢?由此讓學生回憶統計圖的知識。當然,為了有效落實數學實踐課,增強學生動手欲望,教師可以給學生鋪設一些懸念,以此激發學生的探究熱情。比如教師可以給學生設計一個情境:“某天,爸爸買了一個菠蘿,突然想計算出這個菠蘿的體積大小。但是菠蘿不是規則圖形,該怎么計算呢?就在爸爸百思不得其解時,他注意到了身邊正方體的魚缸。瞬間,一個念頭在他的心中燃起?!蹦敲矗鞍职帧毕氲搅耸裁崔k法呢?計算菠蘿的體積與魚缸有什么必然的關聯嗎?在這個懸念的牽引下,學生的好奇心瞬間點燃。
   二、構建體驗任務,鼓勵學生動手
   體驗課的初衷在于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幫助學生梳理知識脈絡,形成完整的認知結構。但是隔岸觀火遠遠不如身臨其境來的實際,所以在點燃學生的好奇心同時,教師還要給學生設計合理的探究任務,以此給學生提供體驗的契機,讓學生在探究中進一步感受知識原理。
   例如上述案例,教師首先給學生留出六分鐘的探究時間。期間,學生是無比自由的,他們可以隨意搭配任何知識來探究菠蘿體積的問題。此外,學生也可以通過生生互動的方式集思廣益。待六分鐘過去之后,教師再要求學生代表回答問題的解決方案。果然,通過學生之間的合作,他們成功地找到了解決問題的關鍵所在。也即是“先計算出正方體魚缸的體積、里面現有水的體積。隨后將菠蘿放入魚缸之中,看看水平面上升到哪個位置。再將高出水平面的位置的體積計算出來,這便是菠蘿的體積”。不得不說,學生的回答非常精彩,因此教師當場給予了好平。與此同時,教師趁熱打鐵地問學生:“同學們在成功探究出解答的對策之后獲得了什么樣的感想?”“在面對不同的數學現象時,應該如何去思考解決辦法呢?”以此啟發學生對發散性數學思維的思考。接著,教師可以順勢給學生布置一些其它的練習項目,借此豐富學生的課堂體驗,進一步加強他們對數學知識的掌握能力和運用能力。
   三、搭建反思平臺,完善學生短板
   良好的反思習慣能夠幫助學生及時了解自身的不足,特別是在考試時,及時反思解題過程,能幫助學生避免因馬虎而導致的丟分問題。但是,由于小學生缺乏反思經驗,因此教師要在學生實踐體驗的基礎上設計巧妙的問題促使學生及時反思,由此間接完善他們的數學能力。
   以四則混合運算的算理知識為例,很多學生在學習算理之后開始在實踐中肆意使用算理。期間,有些學生發現自己的答案和其他人的不一樣。所以他們陷入了爭吵,紛紛認為自己的答案才是正確的。這時教師提醒學生:“為什么不用笨方法計算一遍呢?”起初學生覺得沒有必要,但是在教師的鼓勵下他們還是展開了嘗試。這一次,大家得出了相同的結果,但是這個數字與他們先前得到的數字卻不相同。見此情形,很多學生都表示“算理不靈嗎?”針對大家的疑惑,教師可以趁熱打鐵,告訴他們什么時候可以用算理,哪些條件下不能用算理,由此幫助學生更全面地了解算理。同理,有些學生在掌握了“植樹問題”的解題規律之后開始使用該規律解題,卻忽略了部分習題題干可能存在陷阱的事實,導致他們的解題效率未能提升上去。對此,教師同樣要在學生完成實踐體驗活動后用語言點醒他們??梢姡此际菐椭鷮W生整理認知結構的關鍵,它能讓很多隱藏的問題被扼殺在搖籃之中。
   總而言之,創造出高效、有趣、科學的體驗平臺,這是加強學生對數學只是感知能力和理解能力的關鍵。因此,教師要認真看待體驗平臺的設計問題,從多個角度思考,合理選擇素材,科學運用設備,從而讓學生在思考、感受、體驗和實踐中形成良好的數學思維,提高學習質量。
   【參考文獻】
   [1]田潤德.談小學數學“體驗”教學策略[J].學周刊,2018(12):29
   [2]楊莉亞.小學數學體驗式教學的研究與實踐[J].名師在線,2018(10):2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9506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