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讓小學數學作業批改“活”起來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作業不僅是學生學習效果的一種反饋,更是師生交流互動的又一種方式,其目的是為了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在我們長期的數學作業批改中,總習慣于用“√”“×”來評判正誤,采用百分制來衡量。單純的用“√”和“×”來評價學習思維、學習成績影響師生之間的思想、情感交流,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情緒。如何更好地通過作業的批改,更好地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發揮主體能動性,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
  我覺得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深思:
  一、多樣化的符號,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首先,針對長期以來數學教師習慣于用“√”“×”兩種符號來批改作業的情況,極易導致學生對數學感到枯燥乏味、缺乏激勵性,對數學老師的感覺也不如語文老師親切。為此,我把批改作業的符號多樣化。比如:有些學生在解題中只錯了一個數字或某個數字寫得不規范時,用“○”圈出那個數字提醒學生注意;用“?”來表示對學生的解題方法和過程存在疑問;而不要用一個大“×”全盤否定。同時我不用百分制或五分制,而是用笑臉來代替,解題全部正確、字跡清楚、作業規范就畫上三個笑臉,如果有一些方面做得不夠好,那就畫兩個或一個笑臉。符號也是一種語言,運用得好可以提醒學生錯誤的原因,指出改正的關鍵,還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鼓勵學生進一步思考,增強學生作業訂正時的指示性。
  二、讓評語具有針對性
  每個學生的個性不同,表現出的作業情況也各不相同。針對不同學生的不同特點,進行恰如其分地評價,找到問題的根源,闡明具體原因。只有這樣,給學生作業的評語才能走進學生的心靈,產生應有的效果。我會在優等生作業本中下如此評語:“毅力對于一個人是通向成功的橋梁,是攀登知識頂峰的階梯,陳景潤摘取哥德巴赫猜想仍需要毅力。勤奮+技巧+毅力=成功。老師相信你,你這么聰明,未來是美好的,只要你堅持,不遠的將來,你一定是最棒的。”如此評語,催人奮進,激人進取,遠非簡單的分數所能及的。
  中等生在學習上易患“冷熱”病,成績容易上升也容易下降,如果教師語不能很好的激發學生的熱情,他們的興趣就不會持久,就會慢慢低落下來,中等生甚至也會變成差生。因此,我會給予的評語是:“你是一個很懂事孩子,肯下功夫學習,時而成績下降,老師并不責怪你,也許是多種因素造成的”。
  針對一些“問題生”而言,我總是抓住這些孩子在作業中出現的點滴進步或優點不放,我會及時去鼓勵他:“你作業中有些字寫得非常不錯啊,說明你能寫好字,老師相信你寫的字會越來越好的!”
  三、讓評語充滿激勵性
  每一位學生都有較強的自尊心和榮譽感,希望自己的能力與學習成績得到老師的肯定和贊賞。短短的批語,簡潔明了,充滿愛意,充分肯定了學生的學習能力,贊揚了學生獨立思考、勇于探索的創造精神。同時,也親切地指出了作業中存在的問題,讓學生愿意正視自己的不足,也樂于改正錯誤。學生看過批語后倍受鼓舞,產生出成就感和新的學習動力,能增強攀登新高峰的信心,激發出非智力因素。只有這樣,評語才能起到“潤物細無聲”的育人效果。
  四、分項評價
  一篇好的作業是多種指標的綜合體現。原有的優、良、及格等級制,千篇一律,只注重解答過程正確與否的評價,難以分清學生作業完成狀況,就不利于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不利于他們各種素質的全面發展。為了便于學生了解自己作業的成敗優劣,樹立正確的輿論導向,我們可以在原有的基礎上加以分級。例如,可用A、B、C等來表示。每一個級別可以賦以特殊的意義:“A”主要看解題過程依據是否合理,步驟是否完整,結果是否正確;“B”主要看所用文字、符號、圖形是否正確,書寫是否整潔,作業格式是否規范;“C”主要看是否具有創新精神,有自己特有的見解。
  五、適當一題多評
  認知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許多學生難以一次使作業達到較高水平,得到自己滿意的等級。為了調動沉重學生進一步改進作業質量的積極性,我們可以采取一題多評,逐次提高等級的批改策略。當作業發給學生以后,如果他們能夠糾正錯誤,彌補不足,或者補充更好的解題方法,就可以視情況給以提高等級,調動他的積極性。在評語中就可以加一些鼓勵引導性質的話,例如:“得數正確,但可以簡便計算,你在想一想!”、“好,你跨出了可喜的一步!”
  適當改變作業的批改方式,不僅從學生解題思路、能力、習慣、情感、品質多方面綜合評價了學生作業,還有利于促進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和形成創新意識,更有利于溝通師生之間的情感,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更好的學習數學知識,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6120.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