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班通”讓小學數學課堂“活”起來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班班通”給枯燥的數學課堂帶來了無限活力,增大了教學信息量,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活躍了課堂氣氛,大大提高了課堂效率。利用“班班通”可以激發學生興趣,提高變通理解能力,培養抽象邏輯思維能力,創新地解決各類數學問題。充分利用“班班通”,是當今課堂(特別是農村學校)改革的需要,最好是“堂堂用”,共享優質教育資源。“班班通”一定能讓數學課堂“活”過來。
關鍵詞:班班通;小學數學;課堂
教育信息化建設已將“班班通”帶進了我們農村學校的課堂,給教師和學生都增添了無限的活力。在近兩年對“班班通”的摸索使用中,我感受最深的是:曾經枯燥無味的數學課
堂變“活”了。運用“班班通”輔助教學,有聲音、有圖像、有文字、有動畫、有活靈活現的情境,吸引著學生愛看,激發著學生愛想,刺激著學生愛動(動口、動手、動腦)等[1]?!鞍喟嗤ā苯虒W的生動、形象、具體、直觀等優勢大大提高了課堂有效時間的利用率,增大了教學傳播的信息量,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活躍了課堂氣氛,而且還能使學生積極主動地獲取知識,很多問題迎刃而解。所以,充分利用“班班通”,是當今課堂(特別是農村學校)改革的需要,最好是“堂堂用”,共享優質教育資源。
一、讓數學課堂的形式“活”起來
恰當的教學情境能喚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使他們能保持持久的學習熱情,而班班通多媒體設備的應用正好可以幫助我們營造一個良好的教學環境。如在教學“認識立體圖形”的時候,可以設計用多媒體出示迷宮圖,讓大家一起來玩一玩,在游戲中學習知識。游戲要
求把迷路的小長方體安全送回城堡,一路上要過山羊老師和小牛老師設計的關卡,同學們在解決關卡的難題時,用找一找、看一看、摸一摸等方法,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把小長方體送回城堡。因為有形象的故事情節,有多媒體生動有趣的圖像動態顯示,學生在動手、動腦的游戲中,直觀形象地認識了立體圖形,體會到了立體圖形的特點,發展了學生對立體圖形的認識,以及學生的歸納分類能力。
二、讓教師的教學方法“活”起來
將教材中的靜態情境圖化為動態,使學生形象直觀地感受知識。在“班班通”教育環境下,將傳統的靜態的書本教材形式轉變為圖、聲、像兼具的動態教材,教學內容范圍的擴大,更新速度的加快,為學生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創新能力的養成提供了更多的機會,有利
于學生產生創新的靈感,進而形成獨特的觀點和見解[2]。例如在教學“梯形的面積”時,我用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通過動畫演示兩個梯形慢慢移動完全重合的過程,然后按照逆時針方向旋轉,再平移,最后拼成一個新的圖形。然后觀察新拼成的圖形與原來梯形各部分的關系,讓學生結合課件演示的動畫,自己利用學具動手拼擺,討論得出梯形面積公式。學生反復觀察分析、推敲,體驗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在教學中利用“班班通”教學,形象、直觀,它可將抽象的知識形象化、具體化,把教學的重點難點分層次展示,化難為易,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眾所周知數學教學中解決“相遇問題”是一個重點,而正確地理解“相向”“相對”是一個教學難點。在教學“相遇問題”時,我運用了多媒體動畫。首先,在屏幕上出示一幅情境圖,而后在屏幕左右兩邊給出甲、乙兩地,再分別設置一輛快車和一輛慢車,兩車同時相向而行,先標出經過一小時后,兩車各走的路程;然后再標出兩小時后,兩車行駛的第二段路程,直到兩車相遇,然后再演示相對而行。通過班班通多媒體的演示,使相遇問題以及“相向”“相對”這一抽象概念具體化、形象化,學生在愉快、輕松的氣氛中理解了行程問題的內涵及解題方法,加深了對這部分知
識的理解、掌握。
三、讓學生的數學思維“活”起來
數學是研究數量關系和空間關系動態變化的自然科學,而這種動態變化的關系在教材中是以靜態的方式呈現的,在教學中如何將這種靜態的知識變為動態的東西,班班通的利用就能解決這一矛盾。比如:“解決數學問題”這類的知識,教材都是利用文字敘述告訴學生一些數學信息,少數時候也配了插圖。但對于小學生來說,理解文字邏輯是有一定難度的,而利用班班通根據每個問題的需要,將聲音、圖像、情境以及變化過程等形象生動的演示出來,將靜的文字變為動的音像制品,學生好像親身感受到了一樣,逐步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于是“解決數學問題”就由難變易了。逐漸逐漸地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慢慢形成,就會從靜態的知識提取出相關的許多信息,從而順利解決問題。
例如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用18根一厘米長的小棒最多能組成幾種不同的長方形,長和寬各是多少”教學時,先讓學生進行討論。有的同學說最多能組成1個長方形,有的同學說最多能組成5個長方形。在學生眉頭緊鎖,百思不得其解時,我運用多媒體把根據同樣長的小棒拼成不同的長方形,讓學生進行想象。通過想象,學生茅塞頓開,知道拼成長方形的長和寬各是多少[3]。
結語:
總之,班班通的應用,能把學生帶進寬松、愉悅的學習環境,為課堂教學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以此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撥動學生勇于探索的心弦,碰撞出創新邏輯思維的火花,增強知識間的變通能力和空間想象力,使學生在整個數學課堂都能處于積極的學習狀態。如此,數學課堂就自然“活”起來了。
參考文獻
[1]陳懷宏.巧用“班班通”,讓小學數學課堂靈動起來[J].內蒙古教育,2016(23):12-12.
[2]王磊."班班通"在小學數學課堂的應用探究[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8,2(25):166+203.
[3]謝玉.巧用“班班通”,讓小學數學課堂充滿靈動[J].學周刊,2018,No.369(21):99-10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60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