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利用“班班通”,提高農村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有效性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應用題在小學數學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教學中的難點之一,老師難教、學生難學,從而使應用題教學陷入困境,使這個問題成為小學數學教學中一個亟須解決的重要課題。信息化是 21世紀的標志,隨著“校校通”工程的實施,很多學校都安裝了“班班通”,進而提高了農村小學數學應用題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 “班班通”;應用題教學;有效性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之一: “信息技術的發展對數學教育的價值、目標、內容以及教學方式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數學課程的設計與實施應根據實際情況合理地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要注意信息技術與課程內容的整合,注重實效?!苯處熗ㄟ^使用“班班通”,能大大提高應用題教學的有效性。
  一、利用“班班通”精心創設情境,激發起學生學習應用題的興趣,提高農村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的有效性
  從我二十余年的教學實踐證明,學生要取得好成績,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要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從生理和心理學的角度看,一個人一旦對某種事物產生興趣,大腦皮層就會處于興奮狀態,這樣理解、記憶知識就會很快并且印象深刻。這一環節可以通過課件創設情境,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在數學課堂上 ,用“班班通”設備創設情境,變枯燥的說教為生動形象的引導,有利于誘發學生的求知欲,不失為一種有效的教學手段。例如,筆者在教學“認識厘米 、用厘米量”一課時,考慮到這一內容比較抽象,就利用“班班通”設備上網查閱了大量的教學設計和課件,做出了這樣的設計[1]:“同學們,你們知道小貓是怎樣抓住洞里的老鼠的嗎? ”在好奇心的推動下,學生迅速地融人了課堂,筆者馬上讓學生觀看了一段貓捉老鼠的動畫片:一只貓在追一只老鼠,忽然那只老鼠竄進了洞里,于是貓就用自己的胡子在洞口量了量,如果貓的胡子和洞口一樣,就說明能進到洞里抓老鼠,否則就不行。接著筆者就引人了本課的內容——如何估測物體的長度。其實,生活中有很多像小貓的胡子一樣的“尺子”,教師引導學生在 自己的身邊找一找。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一下子就被調動了起來 ,較好地完成了當堂課的教學任務。
  二、利用“班班通”,促進學生的審題、理解、推理能力的發展,從而提高農村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的有效性
  在安裝“班班通”后,多媒體教學成了一種非常重要的教學方式,許多教師都喜歡采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如,教學二年級上冊的倍數應用題[2]: “養殖場有雞 8只,雞的只數是鴨 4倍。鴨有多少只?”學生讀題后,忙開始嘗試。結果有的學生用乘法 8伊4=32(只),有的用除法 8衣4=2(只)。這時學生的思維就發生了強烈的碰撞,想知道究竟該怎樣算?最后,我勾畫出條件、細讀,再通過課件演示。
  又如在教學“時、分、秒’ :時,事先利用 PPT 或者 FLASH 等多媒體制作工具,制作一個大的時鐘(如果制作感覺有難度,也可以到網上搜索一些相關的素材),上面的大格、小格都顯示得很清楚,點一下運行,時針、分針和秒針同時走動,點一下暫停 ,可讓學生讀出鐘表上的時間,也可拖動秒針或分針 自動旋轉,使學生明白秒針走一圈分針走一小格,分針走一圈,時針走一小格,生動形象地使學生對時、分、秒有了深刻的認識,提高了課
  堂教學的有效性。
  三、利用“班班通”,培養創新意識,提高農村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的有效性
  “班班通”設備能根據教材的內容和教學需要化靜為動,動靜結合,將教學內容直觀形象地展現出來 ,讓學生經歷知識形成的過程。如在教學“相遇問題”時,以往的教學中盡管教師做了很大的努力 ,或用語言形象描述,或用教具實物演示等,但教學雙方均感覺非常吃力,效果極差。而運用“班班通”設備為學生創設視聽情境,能產生一種化靜為動的效果。屏幕上出現了王娟和張明分別站在兩地 (指示燈在兩地連閃兩下,強調兩地 ),接著顯示兩人同時從兩地對面走來(強調同時相向而行 ),最后通過一分鐘或者一小時行程的演示 ,一直走到兩人碰到一起(強調相遇)。設備的動態演示 ,圖像準確科學、簡潔明了、真實可信 ,使學生正確、科學地理解了“兩人兩地同時出發”“相向而行”“相遇”等術語的含義 ,幫助學生正確地掌握了路程與速度 、時間之間的關系,讓學生順利完成了由自我形成到自我完善的認知過程,經歷了知識形成的過程,提高了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創新是一個民族的希望所在,從小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具有戰略意義。如,四年級上冊這樣一道應用題[3]: “一輛汽車 4小時行駛了 240千米,照這樣的速度,它 12小時能行駛多少千米?”很多學生都找到了常規的方法:240衣4=60(千米/時),60伊12=720(千米)。這時,我問道: “還有其他算法嗎?”于是,學生又開始嘗試。我用課件設計簡單的線段圖,4 小時行駛 240千米畫一段,12 小時就是 3個 4小時畫這樣的 3段,配合計算機動畫效果的移動去幫助學生進行推理。學生很快找到了又一種方法:12衣4=3(個),240伊3=720(千米)。通過“班班通”的多向啟發,使學生思路開闊,促進了學生推理能力的提高。
  結語:
  綜上所述, “班班通”在農村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工作中發揮了巨大作用,能增大課堂容量,能啟發學生思維,提高了應用題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龔彩玲. 淺談“班班通”在教學應用中的利弊[C]// 2018年“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途徑研究”研討會論文集. 2018.
  [2]蘇巧芳. 巧用“班班通”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 教師, 2016(24):48-48.
  [3]薛玲芳. 提升班班通教學有效性的實踐策略[J]. 中小學數學(小學版), 2016(3):7-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5994.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