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興趣培養讓數學課堂熠熠生輝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數學課堂需要隨時進行積極的心理暗示,使學生擺脫畏難情緒,沒有負擔地完成數學學習。一名優秀的數學教師要通讀小學一至六年十二冊教材,完成一個小學的大循環教學,才能較好的掌握小學數學知識的教學脈絡。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在教授基本教材知識的基礎上,讓學生獲得更多的新鮮知識,產生更濃厚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習效率。
  【關鍵詞】小學數學;心理暗示;興趣培養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437(2019)04-0232-01
  隨著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各類媒介信息傳播給小學生的心理成長帶來了深刻的影響,也給小學教育教學工作帶來很大挑戰。有人認為科技的發展讓學生變得視野寬闊,媒體的傳播讓孩子變得博聞強識,但過早接觸一些傳播信息,特別是網絡信息,分散了小學生的注意力,降低了學習興趣。為了讓學生增強主動學習和探索知識的樂趣,本文從實踐案例中進行了分析總結,對加強和改進小學數學教學工作進行了探析。
  1 書寫練習中,認真示范發揮榜樣作用
  一年級書寫教學時,因為有學前學習做基礎,很多學生在學習時我行我素,想怎樣寫就怎樣寫。有些教師為了讓孩子清楚地看到正確示范,直接使用幻燈片或動畫演示教學,認為這樣的教學方式是直觀、有效的。殊不知在日常生活中他們已經見慣了這樣的演示,并且他們認為這樣的數字和他們沒有什么聯系,那只是電視里的一種動畫形式。因此,在書寫練習中,教師有必要親自書寫、親自示范,通過言傳身教,發揮榜樣作用,增強對學生的影響力和感染力。
  2 數學課堂隨時進行積極的心理暗示,使學生擺脫畏難情緒,沒有負擔地完成數學學習
  很多家長抱怨,“孩子數學成績不好,是隨我遺傳,我小時候數學學的就不好。”“數學可難學啊,你聽課一定要認真,要不然考試得不了高分。”這對學生來說無疑是一種致命的、消極的心理暗示,聽了這樣的說法不但沒有對學生起到啟發和激勵的作用,反而降低了學生學習的信心。教師在教學中,要有意識的鼓勵學生,肯定學生取得的進步,讓學生逐步建立自信;家長也要多給孩子自信的暗示,給孩子創造自信的學習環境。
  3 課堂教學進行相應的知識拓展,讓數學教學充滿學科魅力
  古語有云:“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币幻麅炐愕臄祵W教師要通讀小學一至六年十二冊教材,完成一個小學的大循環教學,才能較好的掌握小學數學知識的教學脈絡。
  許多學生在學前教育時就已經完成了小學一、二年級的計算學習,因此,對課堂教學內容沒有新鮮感,學習興趣也就隨之降低了。有很多學生在課堂上坐不住、搞小動作、溜號走神兒。這就對教師提出了更高層次的要求,我們不但要教他們學習書本上的知識,同時還要進行相關的知識擴展,開闊學生視野,豐富知識儲備,讓學生逐步形成一定的知識體系。如在小學一年級第一冊教材中,學生學習了減法計算,知道了減法可以用來求還剩下多少。很多教師可能會“點到為止”不再進行其它教學,而這是關于減法的最基礎的教學,很多學生可能很早就學過了,沒有多少學習的興趣。所以在后面的教學中我們可以進行知識擴展,把可能遇到的用減法計算的情況都和學生進行舉例講解。當然,示例最好是與學生有密切聯系的生活實例,在擴展的過程中使學生發現減法不僅可以用來“求還剩下多少?”還可以用來計算“看不見的有多少?”,這都是求部分數的相關計算。在數學計算中還有一種情況也可以用減法進行計算,就是比較兩個數的多少。,當這種情況出現時,學生能很快的說出答案卻不知道具體的計算方法和意義。
  其實無論是哪種情況,只要用減法進行計算,最后都可以歸納為減法的意義。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看準時機在把握教材的基礎上讓學生學到與已有經驗不同的數學知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但是興趣又是從點滴的積累中培養出來的如何利用課堂教學和課后延伸培養學生們學習數學學科的興趣,將是數學教師另一個新的研究領域。希望本文的一些淺析,能夠對豐富數學教學課堂,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有所裨益。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4998.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