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培養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力量源泉;興趣,是喚起學生自覺主動學習學科知識的催化劑。隨著新課改以及素質教育的深入推進,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愈發被重視,在課堂教學中發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習興趣,已成為教學的根本要求。小學教育則是學生個體接受教育的起步,而小學教育中的數學學科,更是重中之重。筆者在本文主要結合自身多年教學經驗,探究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以期拋磚引玉,引起思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學習興趣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5-0100-02
《論語》有名句,“知之者不如樂之者,樂之者不如好之者”,大意是說在學習方面,了解如何學習的人比不上愛好學習的人,愛好學習的人又比不上以學習為樂趣的人。先賢早已明興趣對于知識學習的重要意義,我們作為新時代的人民教師,必須認識“興趣”、重視“興趣”、研究“興趣”、有效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對小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激發和培養,不斷提高他們的數學水平,引導和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端正的學習態度,學會去用心感受生活、觀察生活,進而有效促進他們的長遠發展。筆者認為,新形勢下培養小學生數學學習興趣,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讓師生、生生關系更和諧
回想學生時代,當我們不喜歡”某一位老師“的時候,往往也會對其所教授的課程“不喜歡”。即使現已身為教師,也必須注意成為學生的“朋友”給予他們足夠的“關愛”。給予學生足夠的關愛,不僅可以有效提高他們的學科學習興趣以及學習的信心,也是提高他們的學科學習成效的重要保障。因此,我們在數學的教學中過程中,要鼓勵學生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就算他們的是錯誤是,我們也要用包容和耐心去傾聽和解釋引導。在學科的教學中,還要注意時常保持著贊賞的態度,給予學生們客觀正確的評價,無論是對成績優秀的學生還是“學困生”,多表揚多鼓勵,少批評少指責,努力為他們營造良好的學習氣氛,畢竟小學生年齡較小,心靈承受能力也比較脆弱,需要我們在教學中、在課后給予細心呵護和引導。比如,當他們認真完成了作業,我們就給予適當的表揚和鼓勵;當他們表現不好時,也不要只是一味的批評,這樣會挫傷他們的學習信心,應該注意啟發和開導。由此看來,我們教師必須時刻注意自身的言行舉止,保持友善、溫和的態度,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有助于更好地教育指導。同時要培養學生自身的主體意識,引導學生相互之間建立深厚友誼,促進互學、自學。
二、轉變教師教學觀念,讓課堂更飽滿
在當下的教育教學中,傳統教學課堂的機械式知識灌輸模式已行不通,我們廣大教師必須堅決摒棄傳統課堂中過度苛求超標準教學任務的完成以及不合理教學目標的實現,將教育教學的重心轉向激發和培養、強化學生對于學科的學習興趣、學習積極性等。我們要做到在課堂教學中堅持以學生為主體,就需要時刻注意學生的思想變化,以協調好教與學的關系基礎為切入,抓好學生思想困惑的解答引導,即我們教師需要實現學生的“知識的傳授者”為“興趣的引路人”的轉變。同時,我們要注意通過懸念的設置、影像的展示、競賽性的學習、游戲教學等豐富的課堂教學手段,不斷激發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熱情,不斷培養和強化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不斷強化其數學學習的自信心。另外,要注意引入多媒體輔助教學,著力于推進數學教學的生活化,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優點,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三、讓學生動手操作
研究表明,小學生在40分鐘的課堂里,往往注意力集中的時間能維持15—25分鐘,且低年級學生的注意力集中時間更短。因此,我們在課堂教學中,要注意把握該特點,將時間“斷開”,不妨引入動手操作環節,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且在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更有利于發揮他們的學習主動性,不斷強化以學生為主的學習狀態。例如,在知識點《認識立體圖形》一節的教學中,可以在課前就讓學生收集生活中各種形狀的相關用品,在課堂教學時適時引導他們摸一摸、玩一玩、滾一滾,學會把物品分類,深化對各類立體圖形的特征認識。讓學生動手操作,不但可以有效促進其思維發展,也可以幫助他們在動手操作中體驗知識獲取的樂趣,進而更樂于研究思考數學新知識。
四、讓學生體驗成功、享受成功
心理學家通過研究發現,良好的興趣可以引導學生取得成功。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要注意讓學生不斷獲得進步,切身體驗學習收獲的幸福與快樂,即激發內心的學習成就感。在學生一次次的成功體驗過程中,培養對數學學習的愉悅感受,激發和強化他們的學習興趣。因此,我們要立足于學生的具體情況,為他們創設自由競爭、進步的機會,引導和幫助不同的學生個體都能享受到學習的“成功”滋味,讓他們在嘗試著跳躍起來去摘樹上桃子的同時,不斷提升學習的信心。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我們要注意把握知識點的深度,提高知識點學習的精準性,結合學生對學科學習的特點和實際,采取分層教學、探究式教學等方法,同時要注意把好教學的進度,在精講中讓學生精練。另外,我們還要引導學生大膽參與學習實踐,通過我們教師的指導,采取“任務式”教學,穿插練習環節,要求他們完成預設的學習任務目標。比如,我們可以通過設置不同程度的問題讓他們解答,完成不同程度的習題作業,因材施教,讓我們的教育必須面向全體學生,每個學生都能收獲信心,收獲學科學習的幸福感。
綜上所述,只要我們教師認真、細心、耐心,必將可以有效激發和強化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在教學實踐中,要注意觀察,掌握學生身心特點和學習的實際情況,在教學研究和實踐中不斷地總結經驗、改進課堂教學方法,進而探究小學數學教育教學規律,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充分調動他們對數學學科的學習積極性,提高教學的有效性,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天孝.現代新思維小學數學教育[M].浙江:浙江大學出版社,2017.
[2]徐文彬.小學數學教學方法[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7.
[3]武世勤.小學數學課堂培養學生模型思想的方式解讀[J].科技創新導報,2016(4).
[4]朱雪興.培養初中生數學學習興趣的思考和建議[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4,(1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191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