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體技術讓語文課堂綻放精彩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多媒體教學可以改變抽象為具體,把枯燥的學習內容通過錄像、動畫等表現形式變得直觀、易懂,加上教師恰到好處的點撥、講解,使學生便于理解把握,從而突破學習的重、難點,使課堂煥發出青春的活力與誘人的魅力。
【關鍵詞】魅力;創設情景;突破重、難點;思想品德教育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2-0134-01
21世紀是高度信息化,是人才競爭的時代,是追求高效率的優化效果的時代,它對教育領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在日新月異的今天,多媒體技術越來越多的應用到教學實踐中,多媒體技術能夠將聲音、動畫、視頻、圖畫、文字等多種教學形式集于一體,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能夠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到知識,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更能提高教學內容的表現力和感染力,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學習的全過程,從而優化課堂教學。多媒體在語文教學中同樣起著重大的作用。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正確、恰當的運用多媒體技術將會加強教學效果,提高語文教學質量。
一、運用多媒體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及強烈的求知欲望,是教師的重要任務。教師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和藝術魅力,運用多媒體表現手段多樣化的特點,充分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使這種興趣貫穿整個教學活動的始終。例如教學《雷雨》一課,教師根據低年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制作出精美、趣味盎然的多媒體課件。讓學生欣賞雷雨前、中、后的景象:滿天的烏云黑沉沉地壓下來,狂風吹得樹枝不斷地搖晃,蜘蛛從樹上垂下來;雨嘩嘩地下起來;一道美麗的彩虹出現在天空……活動的畫面中夾雜著風聲、雨聲、雷聲、雨聲、蟬鳴聲、蛙叫聲。在聲、光、色、像創設的情境中,學生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了,對雷雨這一自然現象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學生學習課文的有利因素被激活了,求知欲望也就自然而然地轉向了課文內容。
二、運用多媒體教學創設課堂情境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運用圖畫,攝像,幻燈,音樂,語言描述和動作演示等方式,創造與渲染氣氛,調動學生的感覺器官和思維器官,使他們耳濡目染,進入課文所描述的情境,和作者的感情共鳴。運用多媒體教學,關鍵在于啟發學生展開想象和聯想,把教材的語言文字演化成有聲有色的客觀世界和真切生動的人類生活。
例如《北京亮起來了》一文,這是一篇描寫北京夜景的課文。在教學中,可根據課文的結構層次,首先運用多媒體課件展示彩圖,讓學生感知北京夜景迷人的景象,懂得北京是一座現代化的大都市。接著放映一組組彩色幻燈片和動畫片,帶學生夜游北京城。課文中生動形象的語言,銀幕上五彩斑斕的圖像……讓學生直接感受到北京是“燈的海洋,光的世界”。這樣,熱愛祖國,熱愛北京首都的激情便油然而生,最后出示一組自己家鄉的燈光璀璨的夜景圖,讓學生實實在在地感受到自己家鄉的變化,更喚起他們熱愛自己的家鄉,建設自己的家鄉。
三、運用多媒體的教學突破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小學生在語文學習的障礙主要是由于缺乏必要的情趣創設和形象思維的幫助造成的,而多媒體教學可以改變抽象為具體,把枯燥的學習內容通過錄像、動畫等表現形式變得直觀、易懂,加上教師恰到好處的點撥、講解,使學生便于理解把握,從而突破學習的重難點。
例如教學《天鵝的故事》,為了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老天鵝與命運抗爭的不屈不撓和偉大力量。教師播放了老天鵝破冰的情景:在茫茫的貝加爾湖,冰層結得厚厚的,老天鵝用自己的身體和生命一次又一次去撞擊冰面。這是一個何等悲壯與撼人心腑的場面??!這些生動的畫面讓學生內心油然而生出對生命的禮贊和珍愛。這一多媒體課件的設計使教學重難點得到了有效的突破,讓學生得到真切的體驗,獲得心靈的震顫與智慧的啟迪。
四、運用多媒體教學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在語文課堂中,切到好處地使用多媒體,能適時地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使學生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
例如教學《王二小》一文,老師將機智勇敢、不畏犧牲壯烈行為的錄像片段搬到課堂上,同學們看得全神貫注,他們被王二小這個放牛娃所表現出來的英勇精神深深地打動了,一個個臉上的表情隨屏幕上的情景變得肅然起敬,教室里鴉雀無聲。
多媒體教學進入語文課堂,它那聲情并茂,色,情,景水乳交融的效果,創設了優美的課堂情境,有效地提高了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發揮了極大的魅力,使語文課堂這朵鮮花開得更加絢麗多姿。
參考文獻
[1]王梅菊.多媒體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及要求.文教資料,2006年9月中旬刊.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146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