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應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進入新時代,我國的基礎教育發展呈現更加良好的態勢。伴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多媒體技術也在中小學的教學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通過多媒體,能夠把視頻、音頻、圖像、動畫等信息3D立體結合在一起,引導學生充分調動多種感官獲取相關信息。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巧妙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能夠創設逼真的教學情景,將書本上抽象事物具體化、復雜事物簡約化,多方位、多層面向學生傳遞教學信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構筑廣闊生活情景,啟迪學生的思維,促成學生與文本的心靈交流,深入理解文章主旨,深化學生體驗,大大提高課堂效率與教學效果,讓語文課堂更精彩。
關鍵詞:新時代;多媒體技術;小學語文教學;師生
若把語文課堂教學比如為一朵綻放的紅花,那么多媒體的應用就是一片錦上添花的綠葉。將多媒體在小學語文課堂的恰好地整合,可以喚醒學生的潛在情感,激發學習的樂趣。
一、營造樂學氛圍,激發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的思維活動是建立在濃厚的興趣和豐富的情感基礎上的。我們的多媒體課件大多由影視圖像或圖片剪輯而成,它可使學生置身于一種五彩斑斕、聲像同步、動靜結合的教學環境中,吸引學生的注意,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當學生對所學的知識產生興趣和積極的情感時,就會從內心迸發出向往和求知的強烈欲望,產生積極、主動的學習動機。學習活動就不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享受,一種愉快的體驗,學習效果也會事半功倍。這一點,多媒體教學就有它獨特的一面:采用新穎的方法,使學生集中注意力,提高興趣,讓學生通過多媒體教學,慢慢喜歡上語文課,喜歡上燦爛的五千年文明歷史。
如我在教一篇關于泰山的課文時,我先播放一段網上的泰山宣傳片視頻。通過視頻中泰山雄偉的畫面,不僅讓學生欣賞了大山的偉岸、壯麗,而且讓學生得到了美的陶醉,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赐炅艘曨l后,本節課學生的學習興趣都被調動起來了,個個興致勃勃,熱情高漲,都想一睹泰山的偉岸,課后,很多同學都在交流,打算今年的暑假在家人的陪伴下去泰山旅游,登泰山、觀滄海,看日出,美不勝哉。
二、構筑生活情景,啟迪學生思維。
傳統意義的教學展現的生活情境較為單一、具有局限性,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學生的聯想,束縛了學生的想象力。而在教學中借助多媒體技術,可以不受時空的限制,為學生構筑一個廣闊、豐富的生活情景,充分激發學生的想象力,拓寬學生的眼界,使狹窄瑣碎的生活片段轉化為廣闊連續的生活場景,使抽象的事物變成直觀、生動的視覺信息,并配上文字與聲音,達到了圖、文、聲、畫結合,全方位調動學生的視覺、聽覺,充分調動了學生的認知渠道,使課堂教學更加生動、形象、直觀、具有感染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例如,講授《望廬山瀑布》一課,我充分運用了多媒體進行教學。開課時,我播放了一段瀑布的視頻給他們看,視頻中氣勢磅礴的場景,一下子就吸引住了學生。教學中,我還配合詩的內容,隨著或激昂或凝重的背景音樂展示的一張張對應的圖片……學生們仿佛一個個身臨其境。多媒體在課堂上的巧妙使用,拓展了學生的課外知識面,拉近學生與文本的距離,為詩的理解減緩坡度,帶領學生走進了疑似銀河落九天的境界。
三、加強心靈交流,深化文章主旨。
當讀到一篇與自己有共鳴的文章,往往會觸景生情,引發思考。之所以這樣的原因是,我們與文章的進行了心靈的溝通。這樣的閱讀才是有效的閱讀,才會讓人感受到閱讀有意義的。因為學生知識儲備的局限性,一定程度上,往往影響了學生感悟材料的能力,影響自主式閱讀的進行。我們在教學中如果能借助多媒體,可以優化學生的理解力,使學生容易探尋到文章的旨趣。
如教學《桂林山水》一課中,為了讓學生感受到桂林的優美奇特,我先讓學生看課文插圖,讓學生初步想象,感受桂林的幽美,然后,我運用多媒體,讓學生閉目聆聽描寫“桂林”的錄音。錄音中悠揚的音樂,夾雜著清晨山中鳥叫的聲音,還有動情的描述。音樂的強弱,語調的高低讓學生眼前展現出了桂林的美。學生投入地聽著,身臨其境。在談感受時,有的學生發自內心的說:“我仿佛置身于那世外的山水中。”學生的感情體驗、心靈交流可謂是水到渠成。
四、豐富知識拓展,深化教學體驗。
課本不僅僅是傳授知識的工具,語文教學中除了要讓學生掌握書本知識,更多地是讓學生學會理解文章的思想內涵,授人予漁,引導他們去閱讀各類課外書籍,具備一種學習能力。在語文課中,教師通過借助多媒體的使用,制作精美的課件,給學生提供大量新穎、豐富、易懂的知識。如在介紹人科普散文的時候,因為在日常生活中同學們都沒有機會看到、接觸到新型的科技產品,如果只是一味地的講解教材上的知識,不免上課的時候會死氣沉沉、晦澀難懂。所以在備課時,教師能通過互聯網搜尋科技產品有關的視頻,比如神舟系列飛船。在課堂上,當學生們初步學習了課本知識以后,教師就可以通過多媒體,讓他們直接立體地感知神舟飛船的神秘:逼真的畫面,真實的場景,就會讓學生們嘆為觀止??破照n上播放有關的視頻后,就經常看到學生三五成群的討論他們熟知的科技知識,更有甚者,還有很多同學追著讓老師,給老師看他們自己課后查找到的科技資料。從冷冰冰的課本文本到多媒體的生動形象再到課外知識的擴展,潛移默化中,學生們學會了自主學習、自我探索,自己可以通過課上教師的引導,課后自己去積極探求新的知識,從而也大大加深的了對課本知識的理解。
實踐證明,隨著時間的推移,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有效結合文本、圖像、動畫、聲音、視頻等多種信息,引導學生借助多種感官獲取相關的教學信息,從而提高獲取、捕捉信息的能力。
在語文教學中采用多媒體信息技術,不僅能夠將抽象的事物更加形象化,微觀事物的更加宏觀化,復雜的事物更加簡約化,能夠有效向學生傳遞信息,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有助于建立高效課堂。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會促使教學方式以及課堂結構等發生變化。多媒體會為教學帶來很大便利。但是,我們需要牢記,多媒體是輔助教學的工具,教師應該科學合理的利用多媒體。在課堂上,教師發揮主導作用,這樣才能讓多媒體促進教學效率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張嵐.多媒體在語文教學使用[J].信陽師范學院學報 .2016,(2-3)
[2]王東飛.多媒體教學的研究[J].石家莊教育學院學報.2019,1
[3]趙寧.語文教學中的多媒體教學[J].語文教學研究.2019,5
[4]杜曉飛.中小學課本中語文的魅力[J].中小學教學.2018,4
[5]王璐.探析多媒體在小學教學的前景[J].廣西教育.2017,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221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