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狀況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近年來,隨著信息化技術的持續進步,徹底的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并被廣泛應用到了各領域的生產與發展當中。在教育領域中,信息化技術應用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多媒體教學,該教學方法的出現彌補了信息化技術在教學領域中的空缺,并有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較大程度的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成績。本文以語文為例,詳細闡述了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實際應用狀況,希望我國的教育能夠在現代信息化技術的推動下朝著美好的方向前行。
  【關鍵詞】多媒體技術;小學語文教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TP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2-0220-01
  傳統語文課堂上,語文教師圍繞著教材對學生進行教學,雖然該方法已經有著較長的歷史,但是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教學模式單一,教學方法無趣,使得學生提不起學習語文的興趣,而在多媒體技術的運用到,此類問題幾乎已被解決。小學生年齡較小,對新奇的東西非常感興趣,多媒體技術能夠通過視頻、音頻的方式將固定的知識“活”起來,讓學生們在視覺與聽覺上有著不一樣的感官體驗,激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其語文成績提高做出了較大的貢獻。
  一、多媒體教學,優化教師備課
  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一般處于六至十二歲之間,屬于童年期向著青春期的過渡階段,該階段小學生的思維能力較為薄弱,但是對新事物的接觸非??欤彩窍蚱鋫魇谥R、梳理良好思想道德修養的“黃金階段”。語文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教學時,首先要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理解能力,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備課計劃。要知道,小學課堂時間一般為40分鐘,通過良好的備課教師可以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教學任務,且還要讓學生能夠理解學習的內容,由此可見,備課至關重要。
  1.提升教師教師教學素材收集的效率。
  小學語文教學任務較輕,學生的學習壓力也不大,這就要求教師要利用好每一堂語文課,實現有效教學[1]。教師在備課之前,需要搜集素材,在過去傳統的教學方式中,教師尋找素材一般會通過教材詳解、書籍資料或者自身知識儲備等方法,但是會耗費較長的時間與精力,對教學質量的提升產生的制約。在當前多媒體教學中,語文教師在上課之前,可以根據即將要學知識在互聯網查找素材,如在部編版二年級語文中的《日月潭》的學習中時,教材內容僅僅局限于文字介紹,而教師可以在互聯網上尋找與日月潭相關的圖片、視頻等,并通過多媒體播放,讓學生能夠更加細致的了解日月潭的情況,且還能開闊學生的視野,加強其知識積累。
  2.提升教師對教學素材收集的質量。
  在《日月潭》的學習過程中,教師通過互聯網可以找到許多與日月潭相關的教學素材,但在素材的搜集過程中,語文教師應當注意整理分類,尋找質量較高的素材。多媒體能夠教師的備課提供較大的幫助,但是在網絡的海洋中,數據信息魚龍混雜,教師在查找的過程中,要有較強分析能力,有針對性的查找資料,如學生的視野較為狹窄,對外面的世界非常感興趣,那么教師在查找“日月潭”有關素材時,應適當增加日月潭景色圖片、視頻,并詳細為學生介紹其具體情況,讓學生能夠進一步的了解日月潭的美麗風光[2]。
  二、多媒體在提高語文知識傳遞能力中的應用
  隨著當前教育體制改革的進程不斷加快,并較大程度的創新了教學方式、教學方法,引進了大量年輕先進教師,是我國的整體教育水平取得了較大的提高。多媒體教學法是當前較為流行的一種教學方法,學生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教師通過多媒體可以為學生提供一個多樣化、個性化的教學環境,使課堂形成一個良好的教學氛圍。小學生年齡較小,對新鮮事物接觸較快,傳統教學方法過于陳舊,學生已對其較為厭倦,而多媒體教學法則激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向學生傳遞了較多的語文知識。語文不僅能夠讓學生學習漢語,還能讓學生學習古代優秀傳統文化,豐富、開闊學生的歷史視野,陶冶情操,提高其思想文化內涵,為其未來樹立正確的思想道德觀念提供幫助。
  1.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和主動性。
  教師通過多媒體教學方法,能夠較大程度的提高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們,激起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而且通過多媒體教學讓學生了解現代文學的同時,還能拓展古代文化知識,如在蘇教版的五年級的語文教材中,學習《師恩難忘》這一課時,主要是向學生傳輸“感恩”的意義,讓學生能夠懂得“感恩”,使用多媒體上課時,教師可以通過音頻的方式讓學生聆聽課文,除此,教師可以以“感恩”為主題,向學生布置作業,在家里幫助教師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幫好好完成作業、努力學習等。通過此次學習,可以讓學生加強對“感恩”的理解,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還能讓其繼承并弘揚我國優秀傳統文化們,主動幫助長輩。
  2.解決重點難點,增強學生對語文學習的理解力和學習信心。
  在小學語文的學習中,其教材內容一般均符合小學生學習情況,但同時也存在著部分重點或難點,使得學生在獨自學習過程中,并不能很好的理解其內容,以至于打擊學生的自信心[3]。如在蘇教版五年級語文教材的《滴水穿石的啟示》這篇課文的學習過程中,由于小學生的年齡較小,理解能力較弱,并不能理解該篇文章對持之以恒的具體內涵?!兜嗡┦膯⑹尽愤@篇課文,其內容不僅寫景,還體現出了一定的哲學內涵,所以,會使得學生形成一定的理解障礙。教師可以詳細規劃關于該課文的教學方案,尋找相關滴水穿石景色照片,并使用簡介明了的語句向學生介紹其中所包含的哲學內涵,讓學生加深對重點、難點的理解,提高其學習信心。
  3.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自主學習的主動性。
  語文不僅是一門基礎性學科,還是較為較為全面的學科,既能夠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還能通過多種教材內容鍛煉學生的創新意識,如簡單的“造句”,詞語造句、成語造句、關聯詞造句等,學生學習造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學生樹立創新意識,并提高其學習主動性。除此之外,還能夠較大程度的通過學習主動性培養期主動思考以及動手的能力,如在蘇教版小學五年級教材的《金蟬脫殼》、《讀書莫放“攔路虎”》等文章的學習中,可以利用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其主動鉆研文言文的學習。
  結語
  將多媒體技術運用到小學語文的教學中,沖擊了傳統教學模式,讓學生感受到了不一樣的語文教學課堂,提高了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并相繼提高了其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本文詳細分析了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具體應用,希望我國教育質量能夠取得持續穩定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張生梅.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狀況研究[J].新課程·中旬,2017,(5):115.
  [2]曲明姝.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狀況研究[J].才智,2017,(6):149.
  [3]朱丹.寫作策略知識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新校園(中旬刊),2017,(4):16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133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