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性化閱讀,讓語文課堂彰顯精彩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個性化閱讀是語文課堂教學改革的必由之路,是學生和作者心靈的碰撞。閱讀只能是自己去感受,任何人都不可能代替。因此,教師在教學中需要為學生留出空間、尊重個體差異,引導學生情感參與,讓學生在個性化閱讀中體會語文的魅力。
【關鍵詞】 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精彩課堂
如何閱讀,閱讀如何教,這是我們一直以來都在思考的問題。事實上,由于個體的不同特點,他們對同一文章的理解也必然會千差萬別,不同的感受、不同的解釋正是個性化閱讀的真正體現,這也正是我們所要追求的。把原來學生被動的閱讀、被動的接受,變成學生自我探究、自我體驗的過程,使學生在愉悅的心情中完成活動任務,不僅尊重了學生的個性需求,并且能夠使閱讀能力得到發展,閱讀感悟得到提升,閱讀方法更加熟練,閱讀水平更加提高。我們到底應該如何引導學生個性化的閱讀呢?
一、預留空間,營造輕松氛圍
閱讀是一個思想與文本對話的過程,新課程理念強調語文閱讀要尊重學生的個人感受。意味著將學生從各種標準、各種定勢中解放出來;意味著教師要時刻準備著接受學生的質疑和挑戰;意味著語文教學從原本單一的標準答案式教學轉變成多項思維并行的、民主的、寬松的教學方式。在輕松的氛圍中進行閱讀,更能讓學生有展示自己的興趣,提高閱讀效率。
如在教學蘇教版小學語文《小露珠》這一課的過程中,教師在設計教學方法的時候就注重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展示自己的所思所想。場景一:老師說:“小露珠滋潤了大樹、鮮花和小草,有向日葵、小白楊、牽牛花……誰知道還有誰獲得了小露珠的幫助呢?請大家好好想想,然后將自己的想法分享給同學們?!?話音還未落,學生們的小手就高高舉過了頭頂。有的說:“還有各種顏色的月季花?!庇械恼f:“還有潔白的蒲公英?!边€有的說:“美麗的荷花?!薄八N薇花”“石榴樹”等等。場景二:老師說:“太陽升起來了,小露珠即將離開大家了,當小露珠和大家告別時,大家會對它說些什么呢?”有的說,喇叭花好像在說:“小露珠再見了我們會想念你的?!庇械恼f,白楊樹好像在說:“小露珠我們多么舍不得離開你啊?!边€有的說,向日葵好像在說:“我還想和你再玩呢?!?
創設輕松的閱讀氛圍,應該先預留給學生足夠的閱讀時間。在充足的時間里,真正地在閱讀、認真地在體會,找到閱讀的感覺、閱讀的快樂。個性化閱讀的開展,使學生有了自由學習的感覺,于是他們才會真正去積極地思考,去認真地感受,從而形成自己獨有的閱讀體會和感受。
二、尊重差異,鼓勵自主閱讀
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越高,其學習興趣更加濃厚,學習效率也會提高,學生的個性越能展現,并能促使其不斷發展。不論他們采取哪一種方式、選擇閱讀哪一段課文,只要學生能在自己的理解下進行有效閱讀,從中能獲取知識、領悟感受,并能在語文課堂中發揚個性,彰顯才華,我們的教學就取得了成功。
如在教學蘇教版小學語文《船長》這一課時,教師讓學生們用適合自己的閱讀方式去理解和感受課文。例如在組織學生們閱讀時,學生們可以選用適合自己的方式去進行,學生們有的選擇默讀、有的學生選擇輕聲讀,還有的選擇帶有感情地大聲朗讀,在讀完課文后,讓同學們思考、揣摩當時的場景、動作;再讓他們根據自己的理解來一場現場演出,模仿船長的、模仿船員的、模仿旅客的,一個個雖是小小的人,但表情、動作等也模仿得惟妙惟肖,參與者也都給出自己的見解……不亞于一場舞臺劇。閱讀及表演讓他們更能體會哈爾威船長忠誠于工作、顧全大局、舍身忘我的精神;領悟哈爾威船長在整件過程中展現的臨危不懼、沉著果敢、鎮定指揮、以身殉職的高尚品質和先人后己、愛護弱小的做人之道。
在實際教學中,我們應給學生留有足夠的自由活動時間和空間,只要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真正地去體會、去感受課文,任何一種方式的進行都是可行的、有效的。作為教師的我們不應該去把他們統一化、標準化,而應該是去鼓勵、指導他們進行差異化閱讀。
三、情感參與,重視獨特感受
同樣的語言文字,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因為每個人的情感傾向和想象形象是存在差異的,每個學生的知識、智能不同,其閱讀感受和體會也就千差萬別。作為語文教師,我們要認識到學生的這一特點,從學生的視角出發,我們所要做的、能做的,就是采用各種方法,去引導他們,讓他們在閱讀的過程中融入情感元素,獲得獨特感受。
在教學蘇教版小學語文《桂花雨》課文時,記得里邊有這樣一句話“桂花盛開的時候,不說香飄十里……”香味——看不見、摸不著,只有當學生將自己的生活體會與課文相結合,才能真正理解、領會課文的內涵。而日常生活中“香飄十里”應是比較多見的詞語,所以,在教學中,我們聯系人們比較熟悉的方方面面,讓孩子們說說他們在生活中有沒有這種香味。學生們暢所欲言,“媽媽蒸的餃子,我從大門外就能聞到香味”“過年,回姥姥家時,姥姥燉的大鍋肉的香味,在村外就能聞到”“小姨身上噴的香水”“媽媽在陽臺上養的一大堆的花,開花時滿屋里都是香的”……輕松的氛圍、愉快的回憶,讓孩子們思維更靈活,感受更深入,個性更飛揚。在這樣的氛圍中,學生們更能夠深切體會課文中“香飄十里”的內涵,在這樣的基礎上去理解文本的主題就會更加準確。
我們發現:當學生能把自己的感受,自由地在課堂上表達時,其學習的效果往往是我們預料不到的。他們的興趣得到提高、潛能得到發揮,也使語文學習的效果大大提升。因此,語文學習應該從單純地分析課文轉到情感參與、深切體會的方向上來,讓學生在自由的閱讀感受中去學習。
總之,個性化閱讀為我們提供了語文教學的方向,我們要尊重學生的童心、童真,讓學生用自己的思維、在愉悅的心情里去閱讀,用自己的方式去思考、感受。這樣,孩子們有了閱讀的興趣,積極性就會大大提高,從而能靜心讀書、潛心體會,在閱讀中發現語文的美好。通過個性化閱讀,學生不僅收獲了快樂,更收獲了知識,享受語文課堂的精彩。
【參考文獻】
[1]朱宗祥.立德樹人背景下小學語文德育課堂的構建[J].文理導航(下旬),2019(03):4.
[2]伍紅梅.小學語文課堂多樣化教學方法的應用探討[J].中華少年,2019(07):162.
[3]莊永太.運用生活元素激發學生學習小學語文的興趣[J].知識窗(教師版),2019(02):11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6854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