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淺析如何構建生活化的小學語文課堂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必須加深語文學習與生活實際的聯系。因此,在語文教學實踐中必須秉持“教科書不是學生的世界,世界才是學生的教科書”。拓寬語文學習渠道,絕不能僅僅局限于課本,局限于課堂,要讓語文教學充滿生活氣息,讓學生在生活這個大課堂中學語文、用語文,提升語文綜合素養。
  關鍵詞:小學語文 生活化 教學
  一、生活化理念應用于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深化學生對課文的理解
  小學生的心智發育尚不成熟,在學習語文課文時,有可能會對文本中的一些生僻之處產生認知偏差,使得學生不能正確理解文本所要傳達的思想和內涵。而在語文教學中應用生活化理念能夠有效解決上述問題,教師通過挖掘文本中的生活素材,結合學生現有的生活經驗組織教學活動,引領學生細心觀察生活、體會生活,并用生活中的現象和事件詮釋文本內容,能夠幫助學生強化對文本內容的認知,喚起學生的情感共鳴,進而深化學生對文本內容的理解。
 ?。ǘ┯兄趧摻ǜ咝У恼Z文課堂
  小學生的年齡較小,生性好動,注意力易分散。為了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果,增加語文教學活動對學生的吸引力,教師可運用生活化教學法為學生創設真實、生動、形象的教學情境,營造活躍、寬松、愉悅的教學氛圍,使學生在課堂時間內始終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跟隨教師的課堂組織安排完成學習任務。同時,生活化的教學方式還能夠喚起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的欲望,轉變以往一言堂的語文教學模式,給予學生更多的自我發揮空間。教師要以豐富的生活經驗作為教學素材,讓學生學會利用生活經驗去理解課文,并且還能夠利用生活經驗寫作出優秀作文,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果。
  二、基于生活化理念的小學語文教學方式的實施策略
  (一)充分運用教材當中的生活化元素,讓其自然呈現在課堂之上
  語文教材是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重要學習對象,教師要以教材為主要依據,去組織設計實施教學活動。教材的編寫符合小學生的成長發展特點,符合小學生的認知特點,而且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地域文化特點。所以,教師要充分利用好這些因素,讓教材在課堂中作用最大化。教師還要將教材當中的生活化元素深入挖掘出來,讓學生在充分感知教材的過程中,領略到語文這門學科的更多魅力。教師在課堂上應讓生活化元素自然流淌進學生的心田,用生活化的視角去處理學習材料。這樣,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就會感覺到更加親切和自然。學習材料生活化就是要切合學生生活實際,將語文學習材料的呈現方式多樣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合作交流,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構建屬于學生自己的語文知識體系。所以,學生的語文知識體系在構建的過程中就需要與生活化的諸多元素密切結合起來。這樣生活中的很多元素就會變成學生今后提取知識點時的重要錨點,有助于他們信息的提取。這樣,信息便不會躺在學生的大腦中毫無用處,而是能夠被時時激活,應用到現實生活中。
 ?。ǘ┝粜挠^察生活世界,捕捉口語交際與習作訓練素材
  現實生活是學生最熟悉的,是學生學習成長的綠色原野,充分挖掘現實生活中的積極資源,使之很好地服務教學,將會使語文課堂充滿濃濃的生活味。語文教學,就要善于擷取,將生活轉變成積極的教學資源,為語文教學增色,尤其是對于口語交際和習作教學,其效果顯得尤為突出。例如,人教版四年級上冊第一單元口語交際和習作的話題是交流學生了解的自然奇觀。在單元教學伊始(甚至在開學之初),教師就要將口語交際話題布置下去,讓學生注意仔細觀察,及時收集素材,為口語交際教學做好準備。在口語交際課堂上,教師啟發學生回憶生活中觀察所得,喚起對某一景物的想象。可以啟發學生回憶:在放學途中、在公園里,你有沒有奇特的發現?夏夜的星空、日出日落的景觀、雷雨大作的天象,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通過輕松自然的對話造境,鋪墊誘趣,營造出寬松自由的交際氛圍,讓學生像放電影一樣,調動生活積累,個個暢談觀察所得,進行口語交際訓練,其他同學質疑互動、補充豐富交際內容,大面積提高學生口語交際水平??谡Z交際結束后,教師可趁熱打鐵,讓學生“我手寫我口”將交際內容用筆寫下來。這樣,學生“我口說我見”“我手寫我說”,很好地做到了語文學習與生活實際的聯結,做到口語交際、習作實踐的有機結合,使學生觀察、口語交際、習作能力均得到發展。
 ?。ㄈ┳哌M多姿多彩的現實生活,開展語文綜合實踐活動
  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是學生綜合運用所學語文知識、技能進行語文實踐探究,增強社會責任感,陶冶性情修養,形成語文能力的有效途徑。也是對學生語文知識內化、外現、強化、鞏固的過程。教師要引導學生養成自覺開展語文實踐的意識,培養語文實踐能力。在大量語文綜合實踐過程中提升學生語文能力。一方面,教師要充分利用語文課本中提供的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素材開展實踐活動,或者從其他學科教學內容中挖掘語文元素,生成語文綜合實踐活動主題,開展語文綜合實踐活動。另一方面,要廣開眼界,走向生活,善于從豐富多彩的現實生活中獲取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素材。例如,結合時令特點,在清明節組織開展“清明詩詞知多少”主題實踐活動,讓學生分成若干活動小組,利用網絡、學校圖書室和閱覽室、媒體報刊、身邊文化人物等教育資源,全體參與,開展廣泛的語文實踐活動,教師注意做好活動的前期策劃、中期指導、成果展示、總結交流等一系列指導、引導工作,與學生一起參與實踐活動。這樣,學生在生動活潑的活動中,通過親身參與,同伴互助,成果共享,獲得語文素養的提升與發展。還可以圍繞“踏春”“調查社會用字”等話題,精心設計,開展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讓學生在生活中,在活動中,增強學習語文的興趣,讓自己的語文素養在一個個多姿多彩的活動中發展提升。
  結語
  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行生活化教學是十分必要的,可以有效提升語文的教學質量和效果。教師要深刻領會素質教育的基本精神,將生活化的理念融入到小學語文的教學實踐中,從生活中去調動學生充足的學習動力,拓展學生的學習視野,讓學生從生活中得到更多的啟發,從生活中得到更多的力量,從而順利地攻克學習中的難題,建立起學習語文的自信,提高他們的學習成就感。
  參考文獻
  [1]王寶華.小學語文生活化教學途徑的分析與改進[J].考試周刊,2014.
  [2]莫玉香.小學高年級語文習作教學生活化的實踐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6544.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