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淺析如何構建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構建小學品德與社會教育高效課堂,可以培養小學生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幫助小學生養成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和良好的生活習慣。
  關鍵詞:存在的問題;教育;教學方法
  一、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存在的問題
  教師隊伍不穩定,教學研究活動少。教師定編人數有限,教學人員緊張。語文、數學兩科教師確定后,《品德與社會》課就不可能有專職教師了,基本上就是兼任。教學思想陳舊,教學過程脫離社會生活。農村小學《品德與社會》課的教學由于沒有開展專門的教研活動,新兼任教師對《品德與社會》教學的基本環節和基本規律搞不清楚。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嚴重滯后。
  二、有效應對《品德與社會》的教學手段
  提高認識,思想上重視《品德與社會》,品德與社會是國家重視小學德育的重要體現,也是對學生進行德育的重要工具。與學生平等交流,解決他們遇到的實際問題。讓學生到生活中去體驗、實踐。結合實際,讓道德教育工作有特點,讓學生有目的地去準備相關的材料。由于教學內容的不同,學生需要課前準備的材料當然也不同,而作為對教學內容的提前介入,學生更是無法判斷要去準備哪些材料,這些材料將派什么用場,因此我要根據教材的教學需要,對學生講清楚課前準備材料的內容和用途,以便讓學生有目的地去準備材料。
  三、教師要為人師表、身正為范
  俗話說,打鐵還需自身硬,教師只有擁有過硬的專業素養、良好的人格魅力和得體的言行舉止,才能在思想上感染學生、教育上引領學生、行動上為學生樹立光輝的榜樣。因此,教師必須為人師表、身正為范。首先,教師要有良好的專業素養,擁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專業知識是教師之所以成為教師的基本所在,學生直接接觸和學習的就是教師所代表的專業知識,因此,教師要對專業知識有豐富的積累和靈活、深刻的體會,這是教師“教書”的基本要求;“無知識不課堂”,這也是構建小學品德與社會教育高效課堂的基礎;其次,要有人格的魅力,為學生做好表率。這是培養師生朋友關系的內在動力。因此,教師一定要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嚴格要求自己,要有愛心、有信心、有責任心、有上進心和使命感,在學生心目中樹立起道德的風范,用美好的人格來感召學生,引導學生向美好高尚的精神世界進發;最后,要言行舉止得體,為學生做好示范。比如,拒絕收禮、拒絕體罰學生,積極、樂觀,為人正直、言行一致,衣著整潔、寬容大方等,在日常學習生活中的小事、細節上感染和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行為觀念,真正和學生之間成為知心的朋友。
  四、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
  互動是深化師生之間關系的催化劑,是構建小學品德與社會教育高效課堂的必然途徑。因此,教師要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尊重學生的獨立人格,親近每一位學生,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學生。這要求教師在生活中要多和小學生進行積極的對話,溝通解決小學生生活中遇到的心理上的困境和行為上的困難,及時為學生提供精神上和物質上的幫助;同時,教師在課堂上,要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對學生多加鼓勵,貫徹落實品德與社會教育。如,采用分層教學法,即要求教師注重德育的層次性,尊重學生之間的差異性,促進學生之間在品德和社會活動中相互合作、取長補短;對不同性格、不同知識基礎和智力因素的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指導;對不同學習段的學生進行不同領域和不同深度的品德和社會教育等等。
  五、創設多樣的課堂情境
  1.構建網絡情境
  網絡傳播是現代社會的基本特征之一,網絡信息也影響著小學生的日常生活和學習。由于小學生對新鮮事物的接受度高,因此,網絡信息對小學生的影響不容小覷。教師應順應時代發展潮流,構建網絡情境,變被動為主動,積極地運用網絡展開對小學生的品德與社會教育。如,在均衡發展中,各班實現了班班通??赏ㄟ^互聯網,向學生宣傳積極向上的社會現象。例如有這樣一個事件:2017年5月6日晚,在廣州地鐵,一位老奶奶的大腿卡在了列車與站臺的間隙里,地鐵工作人員和眾多乘客都自發地組織起來,將過百噸重的地鐵推開足夠的空間,最終在不過5分鐘的時間里把老奶奶的右腿成功地拉出來。教師借助互聯網講解了真實事件,通過這個事件,教師可以在小學生心目中種下社會公德的種子;播放《感動中國》欄目,講解其中的案例,培養小學生積極、樂觀、向上的思想品德,鼓勵小學生向他們學習,從小事做起,從自己做起,為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傊處煒嫿ňW絡情境,既是要向學生展現社會積極陽光的內涵,向學生宣傳正能量,同時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網絡行為,提高學生判斷網絡信息好壞的自覺意識和能力。
  2.營造生活情境
  良好的品德和社會教育始終要落實在小學生的日常生活之中,因此,為構建小學品德和社會教育高效課堂,教師也應當營造積極的生活情境,開展養成教育。如結合生活實際宣講各種文明的生活行為,如:教導學生遇到客人要文明禮貌、飯前便后勤洗手、室內外不要大聲喧嘩、外出和到家時要和父母打招呼、對待同學和朋友要誠實守信等。在營造生活情境的手段上,教師可以組織“文明行為辯論會”“角色扮演為文明”“我身邊的文明現象”等活動,將生活氣息引入品德與社會教育的課堂之上,使學生在認真活潑的課堂氛圍之中加深對文明行為的認識、對品德的理解、對社會教育的認同等,讓小學生在今后的日常生活中積極踐行文明行為,升華自己的思想品德。
  3.組織閱讀情境
  現在的社會特別注重對學生的素質教育,所以在教育教學中,包含了很多積極向上、多元化、啟發性強的文章。如,歌頌祖國大好河山的文章、反映社會經濟生活的文章、宣揚英雄事跡的文章,等等。教師在構建小學品德與社會教育高效課堂的教學中,可以組織閱讀情境,通過閱讀,引導小學生聲情并茂地體會課文情感、品味其中宣揚的思想品德,并組織學生積極分享自己的體會。然后,教師加以深入地解讀,從整體上培養小學生愛祖國、愛社會、愛奉獻的精神,推動小學品德與社會教育向前發展。
  結束語:
  推動小學品德與社會教育發展,構建小學品德與社會教育高效課堂,是一項長期而光榮的工作,教師當肩負起責任,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引導小學生在品德與社會教育上走得更好、更遠、更強。
  參考文獻:
  [1]朱慕菊.談學校德育教學的幾個環節[D].新課程,2016(112)
  [2]李儀.淺談網絡傳播帶給小學德育的利與弊[J].新課程,2014(14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5884.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