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小學數學知識走向生活化,讓生活走進數學課堂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作為最基礎的數學知識教育,小學數學教學更應該將數學與生活聯系起來,把生活中學生感興趣的數學實例帶到課堂中來,保證實現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讓學生愛上數學。因此,教師應當正視生活化教學在小學數學中的重要地位,通過運用生活化教學法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生活化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9)03-0039
  數學是集實踐性和實用性于一體的學科,它源于生活又為生活服務。在課堂上引入生活化教學,能從學生感興趣的事入手,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他們對數學的興趣,體驗到數學學習的快樂,從而為枯燥的數學課堂注入活力。作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應當注重數學教學與學生實際生活的緊密結合,增強學生與數學知識之間的親近感。下面,筆者就生活化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進行探討和分析。
   一、結合生活整合內容
   教師應該緊密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對教學內容進行整理,尤其是要著力實現學生生活和教材內容的融通,將抽象的知識點轉變為生活化的問題,讓學生在感知生活的過程中,學會知識點,了解知識點,進而掌握知識點。例如,在進行“位置”這一課的教學時,教師可借助學生生活實際,開展教學活動。這一課時的教學旨在讓學生借助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等方式,精確說出具體事物的位置,進而感受生活與數學的聯系。為了達到這一教學目標,教師可立足于學生的校園生活,讓學生就近取材,通過觀察教室內的桌子、椅子、黑板等具體物體的擺放,并以小組為單位在方格紙上畫出來,學生借助先前學習的上下、前后、左右等位置知識點,合作完成了教學任務。
   二、培養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習一門學問最需要的也應該是興趣。小學生正是處于好奇心最為強烈但理解能力較低的階段,而在傳統的數學教學方式中,教師只是根據教學大綱對課本知識進行機械化的講授,學生的學習思維很難活躍起來,更別說與教師同步。因而傳統的數學課堂教學模式需要一定轉變。而生活化的數學課堂教學模式正好與傳統模式互補。教師應該將生活中生動有趣的情景帶入到課堂中,用生活中學生感興趣的實例來講解課本中符號化的數學知識,增加學習數學的樂趣,提升學生的數學求知欲,降低學習數學的難度,真正做到高效的數學課堂教學。
   三、營造輕松的課堂氛圍
   教師要學會利用多媒體等手段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在生活化的學習氛圍中,增加對數學的直觀感受,降低數學的學習難度,彌補小學生思維水平較低的問題。比如,在給學生講《位置》這部分內容時,為了培養學生的空間感,讓學生體驗數學與生活之間的密切聯系,筆者在課程導入環節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了幾張圖片,并要求學生依據圖片回答問題。在第一張圖片里,小芳站在操場上的一角面朝著教學樓鍛煉身體,此時教學樓位于小芳的正前方,而在第二張圖片里小芳放學站在學校門口,教學樓又位于小芳的后方。為什么隨著小芳位置的移動,教學樓與她的位置關系發生了變化?那么有沒有其他的方位是不受小芳的位置影響呢?根據兩張生活化的圖片,學生結合自身生活經驗對問題進行了回答,并深刻地感受到用前、后、左、右辨別方向的局限性,從而筆者順勢引出了在日常生活中利用東、西、南、北形容方位的好處。這樣,通過設置生活化的教學情境,營造了輕松的課堂氛圍,激發了學生進一步探究的欲望,從而保證了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
   四、優化教學效果,培養思維能力
   數學與生活有著密切關系,為讓學生積累更多數學知識,教師要改進教學方法,設置生活化問題情境,以此激活學生思維,切實增強學生的問題意識,這樣才有利于學生加深對抽象數學知識的理解。例如,在《多邊形的面積》教學中,教師先將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等圖片呈現在學生的面前,讓學生先說前三種圖形面積求法,并猜測如何轉化推導三角形面積計算方法。接下來教師要指導學生進行操作驗證,這樣學生將對三角形面積計算方法作出歸納總結。
   五、注重開展綜合實踐課程
   數學是一門非常注重教學實踐的學科,不僅要求學生掌握和內化必要的知識點,更應注重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例如,在教學“單位認識”這一知識點時,教師可以將班級學生有機分成5個學習小組,要求各小組成員完成社會實踐調查表格,進一步了解長度單位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表格可以列示如下項目:教室的長度、成年人邁步平均長度、課本的寬度、操場的寬度、某學生的身高、黑板的長度、課桌的高度等等。優等生、中等生和后進生在綜合實踐活動中相互幫助、探討和交流,共同探究實物的測量方式,加深對“厘米和米”這兩個長度單位的認識和理解。
   六、生活化的作業體驗數學的快樂
   課后作業是檢驗學生對課堂知識的掌握情況及應用能力的最好手段,也是學生鞏固所學知識的一個重要環節,是小學數學課堂有益的延伸和補充。但如果課后習題過于陳舊,脫離學生的生活實際,學生就會產生畏懼與厭煩心理。所以教師在設計作業時,要充分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例如,教師可以設計這樣的題目:學校要開運動會了,班級里要準備做一些啦啦隊用的小紅旗,紅旗一共需要50面,做成等腰直角的三角形,直邊的邊長是20厘米。市場上有兩種布料,一種長1.5米,寬0.8米,另一種長2米,寬1.2米(要注意,小紅旗不能用邊角料拼接),請同學們算一下,該買哪一種布料最省錢?這樣的題目,既能檢驗學生的實踐能力,鞏固所學知識,又貼近生活,讓學生在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的同時,也體驗到了學習數學的快樂。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生活化的教學思維,能夠將抽象化的數學知識更加直觀地呈現在學生面前,使學生更加容易接受,并提高對數學這門學科的學習興趣。因此,數學教師運用一些生活化的教學方式,能夠使小學生充分感受到數學知識在日常生活中的存在,切實感受到數學這門學科獨有的魅力,使數學教學質量得到全面提高。
 ?。ㄗ髡邌挝唬喊不帐∶鞴馐形簫徶行男W 23940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633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