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體育教學改革新視野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素質教育和中國新課程改革提倡教學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促進學生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另一方面,應試教育的大山依然存在,大部分學生依舊把時間投入到文化課中。信息時代的到來,高科技設備對學生的誘惑越來越大,學生缺乏對體育課的興趣。學生正面臨著身體體質下降、喜歡體育課的學生越來越少等種種問題,為了解決以上問題,體育教學急需找到體現新課程改革和對學生更具有吸引力的體育教學方法。本文首先列出現在體育教學存在的問題,其次提出改善體育教學現狀的對策,最后表明體驗式教學拓展訓練加入體育課的設想。本文介紹了什么是體驗式教學拓展訓練以及體驗式教學拓展訓練的優勢有哪些,介紹了拓展訓練怎樣更好地向中小學體育游戲轉變,并以擊拍顛球作為示例進行詳細的講解。
關鍵詞:中小學 體育教學 改革 新視野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3(b)-0076-02
素質教育30多年的發展十分緩慢,罪魁禍首就是“中國式應試教育”的存在。雖然,素質教育的發展緩慢,但是還是有進步的,最近幾年素質教育實踐基地的出現,成為彌補學校教育弊端的新寵,為素質教育的發展注射了新鮮血液,體育教學也應該改變傳統教學方法,為素質教育更好的服務。
1 體育教學存在的問題
1.1 新課程改革失敗,體育教學目標達成度低
中國應試教育讓學校領導對體育教學的目標望而卻步,雖然都知道體育教學對培養學生健康體魄、心理素質的重要性,但是對學校的評價還是停留在對學生升學率的評價,追求學生的升學率成為學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學生為了升入好的學校不得減少體育鍛煉的時間,將大量的時間投入到文化課學習中。
1.2 學生對體育課不感興趣
學校開展的籃球、足球、排球等多種多樣的體育項目成為形式,體育教師滿腔熱血的教學,學生不能認真全身心的投入,使得教學效果大打折扣。
1.3 傳統體育課趣味性低
體育游戲還是局限在傳統游戲,老鷹抓小雞、魚網抓魚。并且體育課趣味性低下,體育教師為了教授體育項目技術而開展體育課,忽略學生心理的培養,學生難以養成終身體育的意識。
2 解決體育教學現狀的對策
2.1 體育教學思想的改變
美國科學家最新研究發現,清晨學生經過體育鍛煉后,學生學習效率會得到極大的提高。體育鍛煉根本不會耽誤學生的學習,通過體育教師的正確引導,學生具有更好的體格,以更加充足的精力投入到學習中。學生的文化知識儲備得到提高的同時,又達到培養學生健康體魄的目的,可見思想的改變可以得到“一箭雙雕”的效果。
2.2 以學生為主,增加體育課趣味性
新課程改革提出“以人為本”,加大學生的主體作用。所以,在不影響正常上課的前提下,學生無需按傳統的高矮個子等規定站隊,自由結合,教師短暫介紹本節課教學目標以及操作方法,更多的時間需要學生自己參與活動練習中。體育教師把控學生不要做太危險的動作,學生愿意怎么玩就怎么玩。在教學中學生可以隨意表達自己的想法,開發學生發放式思維。體育教學加入趣味游戲,去除傳統體育游戲,加入體驗式游戲。
3 拓展訓練體驗式教學的優勢
拓展訓練是一種全新的培訓和教育形式。拓展訓練傳入中國,越來越多的教育人士認識到體驗式學習的意義,因此,現在的拓展訓練風靡全國。拓展訓練的目標是“從做中學”,受訓人員經過體驗—分享—共識—行動這樣一條完整的學習鏈,最終達到體驗教學的目的。培訓師通過引導、布課設置情境,整個過程都是在受訓人員的摸索中進行的,最后,通過培訓師和受訓人員的分享,使受訓人員獲得不同方面的教育意義。這種教育不是書本上的間接教育,而是受訓人員身臨其境的直接教育,受訓人員更容易理解、更容易記住。下面對拓展訓練體驗式教學的優勢進行簡單介紹。
3.1 突出學生的主體性
拓展訓練教師設置情境,講解簡單的規則限制,提供需要的必須器材,教師只做簡單的引導。學生帶著“大腦”參與到游戲中間,在團隊中,每名學生都可以體驗到價值所在,既鍛煉到學生的思考能力,又建立了集體主義精神。
3.2 體驗式拓展訓練項目選擇貼近生活、更加節約
拓展訓練器材來源于生活,更加接近生活,節約了學校不必要的消費,一包撲克牌就可以玩出花樣,繩結游戲和幾根木棍就可以拉動學生的積極性,同樣關于球類的游戲也有很多,加強大腦開發的同時,不忘節約型社會的號召。
3.3 鍛煉學生合理分配人員,激發學生參與度
學生是整場活動的主體,要想順利的完成活動,人員配合必不可少,面對混亂、不同意見的群體,怎么最后得出一致的意見,學生必須學會統籌規劃能力。讓每個學生感覺到自己對團隊成功的價值,教師積極引導,每名學生都有發言的機會。
3.4 學生得到快樂的同時,受益終身
拓展訓練在活動中充滿競爭、幫助、快樂的同時,解決了復雜的事情。體驗式教學中,學生的親身體驗給予大腦深皮層極大的刺激,學生更容易記住,通過教師的引導,學生在生活中面對類似事情,就會不慌不忙有順序的解決問題。
4 拓展訓練向中小學體育游戲的轉變 4.1 體育游戲項目的選取
體育課最大的任務就是促進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雖然,拓展訓練不像田徑課、籃球等項目課程,學生身體活動比較多,但是拓展訓練中也有奔跑、跳躍的游戲,只要游戲的選擇上注意有益于身體素質的提高,這個問題就可以解決。
4.2 器材從無到有
體育教學事業逐漸受到重視,每個學校受到的重視情況不同,在沒有拓展訓練器材的狀況下,帶領學生制作就是最好的選擇,例如拓展訓練“取長補短”所需要的木棒、繩子,這些東西都很容易弄到。另外,游戲的選擇圍繞自己現有硬件器材展開,資金充足可以購買拓展訓練器材。
4.3 拓展訓練成立隊伍到體育游戲成立隊伍
了解拓展訓練的人士都知道,開始拓展訓練之前先成立隊伍,起隊名、隊訓、隊歌等,而且一隊人數在10~20人不等,人數越多完成項目的難度就越大,需要隊員之間更加默契的配合,完成項目需要的時間越長。中小學生體育課一節課只有45min左右,而且一周3節課左右,每天都做游戲不現實。面對課時少、時長短的情況,增加組數,減少每組學生的人數,學生之間可以更好地溝通,根據學生心理發育特點選擇難度適宜的游戲。
4.4 拓展訓練分享到體育游戲日記
學生在課堂上沒有充足的時間反思、交流,課后本節課的內容可以成為很好的作文素材,引導學生把感受寫成日記,對自己游戲中的表現、隊員之間怎么樣配合才能更好的完成任務以及在游戲中學到了什么進行反思,體育教師收集學生的反思,并作總結。
5 網球游戲體驗式體育教學案例
5.1 項目步驟
?。?)將學生分為4人一組;(2)學生自己制作器材:教師分發長度相同的繩子,每組4條繩子,教師教授繩結,學生將繩子綁在網球拍上;(3)4人將繩子拉直,將網球顛起來,至少30cm高;(4)比個數,個數最多的小組為勝利組;(5)每組練習15min,比賽1次;(6)引導學生總結成功經驗和失敗教訓;(7)學生改變比賽戰術,繼續比賽;(8)體育教師根據學生的表現,合理安排比賽開始時間。
5.2 注意事項
?。?)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自己體驗,體育教師除了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引導外,不過多地干預學生之間的討論。體育教師的教學理念不僅是教項目,還通過項目教育學生成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人,顛球的多少不是根本,而是學生通過這個簡單的游戲,學到了什么。
?。?)學習鏈中的步驟都不可以省略,體驗—分享—共識—行動,教師根據學生的表現,合理地安排教學進程。
5.3 教學目標
?。?)學會簡單繩結,養成動手動腦的習慣。
現在學生除了系鞋帶,其他的繩結知識非常缺乏,繩結在危險救助過程中非常實用。另外,繩結是精細活動,可以練習學生集中注意力,養成動手動腦的習慣。
?。?)懂得團結的重要性。
當今社會,已不是單打獨斗的社會,現在獨生子女特別多,孩子更多的時候是自己相處,大腦中只是停留在語言層面上的“1+1>2”,對團結意識沒有深刻的概念。4人如果不能完美配合,網球是不可能顛起來的,通過教師的引導,學生心中對團結意識就有了“立體化”的印象。
5.4 擊拍顛球與傳統網球游戲的優勢
?。?)激發學生興趣。
教學過程中同學之間的討論使得整堂教學效果比較好,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只有抓住學生的興趣,學生才能更好地學習。
?。?)學生的參與度提高。
傳統體育課中對體育不感興趣的學生參與度非常低,團體意識比較差,體質差的學生越來越不喜歡體育課。而體驗式教學游戲4人一組,相互研究、相互討論,最后得出每人一個方向,誰不用力,拍面就會向那個方向傾斜,從而使得墊球平穩,有時候教師過多的講解不如學生之間的動手動腦。
6 結論
6.1 體驗式游戲有助于同學關系、師生關系的融洽
學習擊拍顛球等體驗式游戲,師生之間多了溝通,體育教師把自主權交于學生,學生本應該追求自由的心得到滿足,學生把自己的心扉向體育教師打開,師生關系變得更加融洽。
6.2 體驗式游戲的可行性大
體驗式拓展訓練已是非常成熟的培訓模式,我們可以汲取拓展訓練的營養,適當結合學校教育的局限,尋找出適合中小學體育教學發展的體育游戲不是難題。
參考文獻
[1] 趙作斌.大學成功素質教育理論與實踐[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9.
[2] 趙寧.素質拓展與高校素質教育[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6(1):28.
[3] 徐朝暉,張潔.構建“大學生素質拓展”評價體系的若干思考[J].江蘇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07(3):71-75.
[4] 林思寧.體驗式學習[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5] 毛振明.學校體育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6] 毛振明,王長權.學校拓展訓練[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1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69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