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價格呈“V”形市場運行態勢總體平穩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的公開資料顯示:2018年,從農產品價格總水平情況看,全年變化呈“V”形走勢。盡管我國農產品價格受到內外部多重不確定性因素沖擊,稻谷、小麥最低收購價不同程度下調,大豆及豆油、豆粕市場運行波瀾不驚,蔬菜價格波動較劇烈,但我國農產品供給總體充足,價格機制作用進一步發揮,市場運行繼續保持了總體平穩的態勢,為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大局穩定提供了有力支撐。
稻谷、小麥:最低收購價不同程度下調
2018年國家根據糧食供需形勢變化,首次小幅下調了小麥最低收購價(每斤3分),較大幅度下調了稻谷最低收購價(每斤1-2毛),且提高了收購質量標準、適當推遲了啟動時間。受此影響,稻谷、小麥市場價格有所下跌,但由于最低收購價政策仍發揮重要的“托底”信號,有效防止了糧價的大幅波動,且價格下調引導結構調整的效果有所顯現,市場機制作用空間不斷擴大。
據監測,主產區小麥、早秈稻開秤價低于去年,之后逐步漲至最低收購價水平之上,收購期均價同比分別降約2%、8%。同時,優質優價特征進一步顯現。新麥上市后優質麥價格持續上漲,與普通麥價差拉大,不少地區都在每斤1.3元以上,明顯高于最低收購價水平。
玉米:庫存消化進度較快,市場價格漲中趨穩
受收儲制度改革后下游需求快速增長和種植面積調減疊加影響,我國玉米自2017年開始出現產需缺口,2018年缺口繼續擴大,為玉米庫存消化創造了良好的市場環境。在2017年國家臨儲玉米拍賣累計成交5700多萬噸的基礎上,2018年累計拍賣成交突破1億噸,庫存消化繼續保持較快進度。全年玉米價格保持穩中有升勢頭,秋季新玉米上市后華北、東北玉米收購價普遍走高,山東、河北等地部分地區企業掛牌收購價超過了每斤1元,但由于臨儲玉米庫存依然處于較高水平,市場各方預期相對理性,玉米價格并沒有出現暴漲趨勢,隨著上市量增加,市場價格逐步趨穩。11月份國內產區和銷區平均批發價格分別為每噸1789元、1961元,同比上漲8.2%、5.3%。
大豆及豆油、豆粕:市場運行波瀾不驚
中美經貿摩擦給2018年的大豆市場運行帶來了較大不確定性,但由于政府、企業等各方積極應對,加之大豆進口來源多元、大豆及其制品期現貨市場體系完備,自美國大豆進口大幅減少后,國內市場未受到明顯沖擊,年底前大豆市場運行基本平穩,沒有出現大幅波動。
2018年1—11月,進口大豆價格(青島港口進口大豆到岸稅后價)由每斤1.70元升至1.77元,漲幅約4%。目前國內港口大豆庫存量約為700萬噸,處于正常偏高水平,國內大型油廠大豆供應充足,基本可以滿足今年1月以前的壓榨需求。市場運行平穩的主要原因是美國大豆替代進口增加,特別是大量采購巴西大豆,有效緩解了供應壓力。據海關數據,2018年1—10月我國累計進口大豆7696萬噸,同比減0.4%,其中進口美國大豆1654萬噸,同比減少33%;進口巴西大豆5664萬噸,同比增加23%。再加上從俄羅斯、烏拉圭等國進口,基本填補了美國大豆進口減少的缺口。此外,通過主動推廣低蛋白飼料配方,以及積極拓寬蛋白粕來源,放開烏克蘭葵花粕、印度菜粕進口等,也降低了豆粕需求。
豬肉:價格總體水平仍低于上年
2018年以來,我國豬肉價格總體呈現“上半年下跌、下半年季節性回升、非洲豬瘟發生后產銷區有所分化”的特征。一是豬價總體水平低于上年。據農業農村部監測,1—11月全國豬肉批發均價為每公斤18.57元,同比跌12.7%。二是月度價格呈“W”型走勢。2月份開始持續下跌至5月份的年內低點15.95元/公斤,之后持續上漲至9月份,國慶之后又小幅回落,11月份為19.3元/公斤,環比跌2.6%、同比跌4.3%,進入12月份又有所回升。三是地區間走勢出現分化。8月份非洲豬瘟發生后,受活豬跨省禁運政策影響,區域間供需出現階段性不平衡現象,產區跌、銷區漲;隨著各地改“調豬”為“調肉”,流通渠道逐漸通暢,國慶節后產銷區豬價分化趨緩。
蔬菜:價格波動較為劇烈,但總體符合季節性規律
2018年蔬菜價格是近年來波動比較大的一年,春、秋兩季都出現了部分區域、個別品種價格大跌及滯銷現象,但總體看仍符合季節性波動規律。春節后菜價快速下跌,3月份農業農村部監測的28種蔬菜全國平均批發價每公斤4.12元,環比跌15.7%,是5年來同期跌幅最大的月份;入夏以來,全國多地持續高溫多雨,對蔬菜生長、采摘、運輸帶來較大影響,5月份蔬菜批發均價每公斤3.54元,是10年來同期較高價位;8月份山東濰坊等蔬菜主產區遭受了臺風災害,三季度菜價高位上漲;秋后菜價大幅下跌,11月份蔬菜批發均價每公斤3.52元,環比跌13.5%。2018年菜價的大幅波動,主要是不利天氣導致蔬菜茬口疊加、集中上市的結果,但也暴露了生產和市場對接效率低的老問題。
此外,受產能調整、供給偏緊、消費趨旺等因素影響,牛肉、羊肉、雞肉、雞蛋價格普遍上漲,1—11月集貿市場均價同比分別漲3.7%、11.4%、7.2%、17.7%;受蘋果、香蕉等減產影響,水果批發均價同比漲3.7%。這些品種價格走強是2018年農產品價格總水平恢復上漲的重要驅動。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69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