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巧啦啦操底座力量與靈敏素質訓練方法探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技巧啦啦操自2000年引入國門至今,在全國各大高校和社會上迅速發展起來。隨著競賽規則的不斷完善以及訓練水平的提升,其動作難度系數和成套動作強度也隨之增加,為了應對規則的調整以及在競賽中增加制勝籌碼,本文以長治學院技巧啦啦隊為調查對象,運用文獻資料法、專家訪談法、錄像分析法、針對技巧啦啦操底座運動員力量素質和靈敏素質的訓練方法進行研究,得出:針對性的靈敏素質訓練對底座運動員賽場應激能力以及難度動作完成質量的提高效果明顯,動、靜結合的訓練手段可以均衡的發展底座運動員專項力量素質,進而實現難度技術的突破。在此研究的基礎上提出相應的建議,為廣大教練員、運動員的日常訓練提供參考。
關鍵詞:技巧啦啦操 底座 力量素質
中圖分類號:G83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3(b)-0027-02
技巧啦啦操源于美國,其底座是指尖子離開地面,支撐尖子主要重量或提供尖子完成動作所需動力的人。這項運動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是一項風靡全球的運動。它是一項在音樂的伴奏下,通過運動員集體配合完成復雜、高難的跳躍、翻騰、拋接、托舉、金字塔組合等技巧難度動作內容,充分展示團隊高超的運動技能技巧,并追求最高團隊榮譽感的一項體育運動。
1 研究結果與分析
1.1 底座運動員靈敏素質及訓練方法
靈敏素質是指人體快速改變體位、轉換動作和隨機應變的能力。隨著技巧啦啦操的不斷發展,其難度系數也在不斷增加,為了競賽制勝尖子在托舉和拋接過程中需要完成的動作越來越復雜,意味著其動作風險也隨之增加。這就要求底座運動員在訓練和比賽中需要極高的專注度和快速協調的應變能力完成復雜多變的難度動作以及應對難度失敗作出各種保護舉措。
1.1.1 反向完成動作的練習
底座運動員可以根據競賽實踐需要,有針對性的進行反向完成動作的練習來提高其靈敏素質。具體實施方法是待同伴發出信號之后,運動員快速做出相反的動作。此類練習極大鍛煉了運動員快速思維及快速應變的能力,對于處理在托舉、拋接過程中出現的突發情況以及降低難度動作的失誤率具有重要意義。
1.1.2 躲閃類游戲的訓練
躲閃類游戲的訓練采用扔沙包的練習。以六名同學為例,外圈由四名同學組成一個正方形位于四個角,任意一名同學拿沙包,中間兩名同學只能在指定大小的范圍內活動,外圈同學可以以不同的速度拿沙包拋擊中間兩名同學的腹部以下部位,中間同學要在規定的活動范圍內及時避開沙包,練習持續一段時間后互換角色練習。練習過程中要注意安全,不能擊中中間同學頭部腹部等重要部位。此類練習以游戲的形式進行,不僅可以激發運動員訓練的積極性,而且可以有效提高運動員的靈敏素質。
1.2 底座運動員力量素質及訓練方法
力量素質是底座運動員發展技巧啦啦操難度動作的基礎,力量訓練時,底座運動員應該結合托舉、拋接等動作的特點,在正常音樂節奏的伴奏以及保證動作質量的同時完成技術動作,培養肌肉快速收縮、放松的能力,使底座運動員具備成套技巧啦啦操快節奏和高強度所需的專項力量素質。
1.2.1 上肢力量訓練
動力性練習我們可以采用臥推或站姿推尖子來發展上肢力量。臥推尖子訓練方法適用于起始階段發展專項力量的底座運動員。具體做法是:讓底座運動員躺在墊子上,雙手五指分開抓住尖子的足弓部位,食指或中指頂住尖子腳后跟,兩臂夾肘小臂垂直于地面,然后將尖子向上推至胳膊伸直。此時尖子要目視前方,身體呈直立姿態,在訓練過程中,要根據底座運動員的個人力量素質安排推舉不同重量的尖子,在訓練過程中可以讓尖子逐次帶重量依次遞增的沙袋,達到遞增訓練負荷的效果。
站姿推尖子的具體練習方法是,底座運動員身體垂直站立于地面,雙手五指分開抓住尖子的足弓部位,夾肘曲臂舉在胸前,然后向上做屈臂推撐,直至底座胳膊肘關節伸直,訓練中可以適當加大訓練負荷,讓尖子穿戴重量依次遞增的沙袋,該動作適用于專項力量素質較好的底座運動員練習。
臥控尖子對于底座運動員靜力性力量的提升有明顯的成效。底座平躺于地面,手部動作與臥推動作相同,區別在于此動作是底座運動員伸直胳膊控尖子保持一段時間。底座運動員控制尖子的過程中可讓保護人員扶著尖子 左、右、前、后、四個方向不規則輕微晃動,讓底座隨時調整手臂方向以保持該技術動作的穩定性。
站姿控尖子的訓練方法更接近實戰,他是站姿推尖子的推起姿勢。底座運動員手部動作與站姿推尖子動作相同。 底座推至高位后停止并保持一段時間,待力量困乏之后在同伴的幫助下回歸到肩位。
1.2.2 下肢力量訓練
一般性的下肢訓練方法我們可以采用深蹲、半蹲、淺蹲杠鈴的方法。杠鈴的重量應大于或等于底座運動員的體重,下蹲時底座運動員可以將腳后跟墊個杠鈴片。下蹲深度可以根據托舉動作的特點而改變,此方法也比較廣泛地用來發展運動員的下肢身體素質。為了貼合競賽實踐需要,底座運動員在下肢力量素質訓練上,可使底座雙手肩位托住尖子,底座進行下蹲練習,此方法練習下蹲幅度不需要太大,要與實際準備拋接時下蹲的幅度近似或相同。
1.2.3 核心力量訓練
初級水平運動員可以通過平板支撐、仰臥起坐、兩頭起等來提高腹肌力量,同時輔以翻身仰臥等訓練手段來發展對應的背部肌群力量,使之腰部前后力量均衡發展。技巧啦啦操底座在練習中要結合競賽實踐進行練習,多做抓—拋—接尖子的動作和勻速仰臥起坐舉尖子的訓練,隨著運動員競技能力的提高可以適當增加訓練難度,在做抓—拋—接尖子動作過程中尖子負重或者換舉男尖子。對于高水平底座運動員來說,可以采用俯身雙手抓尖子勻速將其上舉至高位,然后再按原路線返回的方法。勻速仰臥起坐舉尖子,具體做法為:底座運動員平躺在地上,雙手屈臂將尖子控在手上,底座運動員在保持尖子身體正直的情況下做仰臥起坐的動作。動作完成時底座上身軀干應與地面垂直,然后底座再按照原路線返回。
2 結論與建議
2.1 結論
?。?)技巧啦啦操底座運動員的力量素質是發展難度動作的基礎,良好的靈敏素質是高質量完成成套動作及賽場應激的保障。
(2)針對性的靈敏素質訓練對底座運動員訓練及賽場應激能力的提高效果顯著。
?。?)核心力量是鏈接上下肢協調發力的樞紐與關鍵,不同姿態的動力推舉、靜力控制的訓練手段對底座運動員力量素質的提高效果明顯。
?。?)底座只有具備了良好的專項身體素質,才能配合尖子完美完成技巧啦啦操成套動作中的托舉、拋接等難度動作,達到詮釋音樂,渲染氛圍的效果。
2.2 建議
(1)技巧啦啦操實踐訓練中合理選材是基礎,科學的訓練計劃和針對性的訓練手段是關鍵。
(2)技巧啦啦操底座運動員在發展專項身體素質的訓練過程中要循序漸進,狠抓重點與難點,結合競賽實踐配合尖子進行訓練。
(3)技巧啦啦操在訓練過程中對底座運動員訓練手段和訓練內容的安排要貼合競賽實踐且富有趣味性。
(4)技巧啦啦操底座運動員一般力量素質和專項力量素質的發展要合理有序,在訓練過程中需做好保護工作。
參考文獻
[1] 季永剛.技巧啦啦操底層運動員核心力量訓練方法的應用[J].當代體育科技,2015(34):27-28.
[2] 龍輝.技巧啦啦操專項體能訓練內容的研究 [J].當代體育科技,2017,7(3):48-50.
[3] 邱建鋼.優秀技巧啦啦操運動員專項素質特征分析[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1,9(134):135-13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70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