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教學訓練中運動損傷的原因分析及預防策略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運動損傷是足球教學訓練中無法規避的現象。伴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飛速發展,包括足球在內的體育事業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校園足球也取得了長足進步。教學訓練是足球運動的重要構成和關鍵支撐,提高足球教學訓練的科學性和實效性,降低及避免運動損傷對于足球運動發展來說至關重要。筆者結合一線足球教學訓練經驗,就造成運動損傷的原因進行分析,并提出了幾點解決策略,希望能夠為廣大同行提供有益的啟示。
關鍵詞:足球教學訓練 運動損傷 原因 預防策略
中圖分類號:G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3(b)-0007-02
作為一項古老的體育健身活動,足球運動具有強大的魅力。當前,我國經濟社會取得了飛速發展,人們對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包括足球在內的體育健康事業呈現出良好發展態勢。黨和政府始終對足球運動發展給予了特別關注,2015年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總體方案》,不僅將足球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更是加大力度推廣校園足球。足球教學訓練是校園足球運動的基本構成和關鍵支撐,提高足球教學訓練的科學性和實效性對于足球運動發展來說至關重要。運動損傷是足球教學訓練中無法規避的一部分,對學生造成了極大的損害。分析足球教學訓練中造成運動損傷諸多原因,提出解決的有效策略,對于避免運動損傷具有積極的意義。
1 足球運動損傷的危害性及預防的重要性
足球是一項充滿對抗性的運動項目,帶給人們以力與美的享受,但也正是因為如此,運動損傷是足球運動中最無法言說的“痛”,成為伴隨著足球運動發展的“頑癥”。運動損傷,即運動員在日常訓練和比賽中因意外而產生的不同類型和程度的損傷。運動損傷可以分為急性損傷和慢性損傷兩種:其中,急性損傷,是指運動員身體的某一部位在某一瞬間所承載的壓力或符合超出正常范圍,主要受損部位多為肌肉和韌帶等軟組織;慢性損傷,是指運動員身體所受到的傷害未能得到及時治療所產生的二度傷害,或身體的某一部位因長期勞累而造成的損傷。在足球教學訓練過程中,在高速運動中學生可能會因為一些急停、急轉、鏟球之類的技術動作造成下肢損傷,也可能會因為激烈的對抗而造成肌肉的撕裂或者挫傷、骨折,抑或因雙方的撞擊而造成拉傷、挫傷,脫位、摔倒,抑或因為長期的運動勞損而導致踝關節創傷性骨關節病等等。運動損傷對學生自身的健康及運動生涯發展都是最大的威脅因素:一是,影響學生的身體健康。足球本身是一項強身健體的運動項目,學生參與這一運動,本身就有提高身體素質、獲得健康的期待,但卻因受到運動損傷而適得其反;二是,影響運動生涯發展。足球運動的對抗性和團隊協作性極強,在訓練和比賽的過程中,如果學生本身受到了運動損傷,自然會導致在比賽中無法正常發揮,難以勝任足球隊的任何角色甚至拖整個團隊的后腿。因此,足球運動損傷,是足球事業發展最大的“攔路虎”之一。要想提高足球教學訓練的效能和效度,就必須要謹慎對待這一問題。
2 造成足球運動損傷的幾點原因
前文就足球運動損傷的內涵及危害已經進行了細致說明,為了更好地避免或降低運動損傷所造成的危害,必須要分析導致運動損害的原因,這樣才能更有針對性地加以解決。從足球教學訓練的對象、環境、過程等因素來看,造成足球運動損傷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2.1 教師因素
作為足球教學訓練的主導者,教師是導致足球運動損傷的關鍵因素。教師是否具備相應的足球運動能力和教學訓練技巧,是否正確理解足球運動和足球訓練的內涵,是否能夠合理設計整個足球訓練方案,是否對學生的身體素質、運動能力有充分了解,都決定了是否能夠在足球教學訓練中最大可能地帶領學生避免運動損傷。如果教師不能提前發現足球教學訓練中的問題并及時解決,自然也就容易造成學生運動損傷。
2.2 學生因素
作為參與足球教學訓練的重要主體,學生是導致足球運動損傷的重要因素。不同個體的心理發展、身體機能、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是存在明顯差異,在參與足球訓練的過程中,學生對足球運動和足球教學訓練的認知與理解程度,在具體訓練過程中是否能夠正確配合教師要求并做好了準備活動,在進行對抗性訓練的過程中是否有足夠的自我保護意識,面對瞬息萬變的實際情況是否能夠做出正確判斷和應對,都是學生是否能夠更好避免運動損傷的關鍵所在。
2.3 環境因素
作為開展足球教學訓練的重要載體,環境是導致足球運動損傷的必要條件。環境包括場地和裝備兩方面,場地具體是指足球場、訓練場,裝備主要包括足球、服裝等等。足球教學訓練實際上是對真實比賽情境的模仿、再現和重復,學生之間必然存在一定的對抗與沖擊,如果在符合要求的訓練環境中進行,能夠很好地為學生身體緩沖一部分受力,達到保護學生身體的目的;而與之相反,不符合足球運動開展的環境自然更容易造成足球運動損傷。
3 預防足球運動損傷的有效策略
為了更好地避免足球運動損傷,提高足球教學訓練的科學性和實效性,學校體育教師必須要從造成運動損傷的原因入手,結合實際訓練采取有效策略加以解決:
3.1 加強運動理論教育
扎實的運動理論是避免運動損傷的必要基礎。教師在帶領學生進入訓練場地、開始訓練實踐前,必須要開展運動理論教育,幫助學生明確足球運動規則,充分理解身體運動和足球技術的原理,學會保護自己、減少運動損傷的基本常識,樹立良好的體育運動精神,避免在實際訓練過程中出現粗野動作和故意犯規。
3.2 科學設計訓練方案
科學的訓練方案是避免運動損傷的重要前提。足球運動教學訓練方案是教師開展實際訓練的重要依托,教師在設計訓練方案時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群體的身體素質、心理發展和運動技能等多方面情況,結合足球運動訓練的具體要求,科學合理地設計一整套的訓練方案,確保學生的日常訓練在穩定、有序的狀態下推進。
3.3 培養自我防護意識
良好的自我防護意識是避免運動損傷的關鍵所在。學生在參與足球教學訓練的過程中,是需要自己去面對和解決一些可能造成運動損傷的情況的,只有教師高度重視對學生自我防護意識的培養,確保學生將“安全”二字刻在心中,在突發情況能夠將自己的行動與意識很好地結合起來,才能夠在危險到來之際更好地保護自己,戰勝運動損傷。
3.4 做好訓練總結反思
深刻的總結與反思是避免運動損傷的重要環節。教師在帶領學生進行足球教學訓練之后,會針對運動技術方面進行總結,但筆者建議,同樣也要對學生的自我防護、避免運動損傷這些情況進行總結,及時發現學生群體中對運動損傷方面存在的不好傾向并予以糾正,這也同樣是對學生的愛護與關心。
足球運動是充滿魅力的“世界第一運動”。作為一項高強度、對抗激烈的綜合性運動項目,足球運動卻始終與運動損傷“相伴”,而運動損傷也成為阻礙足球事業發展的重大障礙。為了更好地發揮足球運動在強身健體、振奮精神、陶冶性情等方面的正向作用,推動學校足球運動步入穩定、高速發展軌道,學校體育教師應當高度重視運動損傷的危害,結合一線運動訓練的實際,深入分析造成足球運動損傷的深層次原因,并有針對性地加以解決,為我國足球運動事業的蓬勃興盛做出個人的一點努力。
參考文獻
[1] 王敏杲.談高中足球運動員運動訓練中的損傷及預防措施[J].才智,2018(15):87.
[2] 李鋒.青少年足球運動中損傷成因和預防的探究[J].青少年體育,2018(7):45-46.
[3] 張雨陽.足球運動中踝關節損傷的原因及對策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8(33):25,2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704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