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木之天,以致其性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唐代柳宗元的《種樹郭橐駝傳》中講道:“順木之天,以致其性?!蔽恼轮v述的是:長安人郭橐駝善于種樹,成活率高,果樹掛果早,還很茂盛,別人問他有什么訣竅,他說自己并沒有什么訣竅,不過是“順木之天,以致其性焉爾”?!疤臁笔菢淠旧L的基本環境和規律,“性”是樹木的本性。“順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就是遵從樹木生長的規律,讓樹木充分實現自己的本性。
從幼兒園升入小學,是幼兒成長過程中經歷的一次重大轉變,從以游戲為主的學習過渡到以系統學業知識為主的學習,當然需要做必要的準備和適應。而如何幼小協同、科學銜接、順利幫助幼兒平穩過渡則是一門大學問,需要幼兒、教師、家長、社會的多方配合。
然而,“贏在起跑線就是提前學習小學知識”的誤解不僅加劇了家長的焦慮,更在一定程度上違背了發展規律,讓“入學準備”變成了“提前入學”,給“幼小銜接”披上了片面化的外衣,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幼兒的負擔,影響其身心的全面發展。
問題一:要不要銜接
幼兒園和小學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兩個不同的階段,在幼兒園這個階段,孩子的天性決定了他們是以游戲為基本途徑開展活動,通過直接感知、動手操作、親身體驗獲得多領域的發展。而進入小學后,孩子按照課程表上課,以學科教學為基本方式進行學習,其學習方式和幼兒園存在極大的不同。面對兩種完全不同的學習和生活方式,我們就必須通過雙向推進的方式給孩子搭建一個緩坡,幫助他們從心理和生理上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鋪墊,提前解決好斷層問題。
問題二:銜接什么
“銜接”在字典中的意思是事物首尾相連?!坝仔°暯印本褪侵赣變簣@和小學是兩個不同的“段”,我們要保證幼兒園畢業的孩子能夠自然而然地銜接小學“零起點”的步伐,而不是通過提前學習,把小學一年級要學的內容下移到大班。
在大班掌握一年級的學習內容是一種表象的銜接,并非科學銜接。由表及里的銜接應該是從生活習慣到認知層面,從生理方面到心理方面,從前書寫、前閱讀到社會性發展等方方面面的有序準備。
問題三:怎樣銜接
“提前學習”看似立竿見影,卻使孩子錯過了好些關鍵期?!耙杂變簽楸尽钡你暯討斠粤私鉃榍疤?,嘗試讀懂兒童,發現孩子在每一個年齡段的發展規律,在關鍵期提供關鍵幫助。
同時,還要學會用正確的方法去推動。例如在閱讀與識字方面引導孩子在自然認讀中積累識字量,在閱讀中培養興趣,豐富生活經驗;在運算與邏輯方面依托小游戲提升觀察力、專注力和思維力;在進階方案的設計中提高幼兒的前書寫能力,為小學學習打好堅實的基礎。
總之,教育要有正確、科學的方法,應“順木之天,以致其性”。如果你不確定正確的方法是什么,不如不教,減少“走彎路”的可能性。同時,作為幼兒教育中的重要他人,無論是教師還是家長,都應時刻謹記:人生不是百米沖刺,而是馬拉松,一定要避免即時效應。真正讓孩子贏在未來的是更具核心競爭力的東西,而不是那些所謂的“功利性勝利”。
讓我們做一個有教育智慧的家長,讓我們共同為孩子快樂的當下和幸福的未來攜手努力奮斗。
王林,太原市育英幼兒園園長,山西省中小學高級教師,教育碩士,國家高級育嬰師,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先后獲得“宋慶齡幼兒教育獎”“國家課題研究先進個人”“山西省教科研骨干”“山西省保教能手”“山西省教科研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參與多項國家、省級課題研究,參編數部幼兒園活動課程,曾赴海南、陜西、北京、安徽等地進行專題講座上百場,受到同行的一致好評。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911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