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聲樂教學中的創新教育研究探索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隨著我國教育水平的不斷提高,聲樂教學得到了人們的高度重視。聲樂教學屬于大學音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創新聲樂教學模式具有全新的發展內涵與教育意義,甚至與學生的專業能力、綜合素養的提高有著直接關聯。但部分教師習慣性延續傳統的教學理念與方法,將教學重點放在理論知識的灌輸上,忽略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只能被動吸收與接受,喪失學習聲樂的興趣。為保證學生各項能力的全面提高,教師應創新聲樂教學方法與理念,滿足學生的各方面需求。
【關鍵詞】大學教育;聲樂教學;創新研究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一、創新大學聲樂教學的意義
(一)提高學生綜合素養
文化素養、身體素養、心理素養等泛稱為綜合素養。在平日的教學活動中,語文、歷史這些學科能夠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體育等學科能夠增強學生的身體素養。在素質教育理念下,美育教育得到了高度重視,通過明確相關要求與制定的計劃,構建現代美育體系,對傳統教學理念的缺失進行完善。聲樂屬于音樂的重要組成部分,創新聲樂教學方法,能夠提高學生的參與興趣,深入學習相關知識,拓展學生思維,培養學生音樂素養。
?。ǘM足時代發展需求
在音樂教育中,聲樂課程占據較大比重,為滿足當前時代發展的需求,應對教學計劃進行完善,創新教學理念與方法,會直接影響到學生創新思維的形成與創新思維的發展。學生在學習聲樂知識的過程中,可以根據自身興趣愛好進行多種嘗試,在開展教育活動時借助各種輔助資源與輔助手段。這既是當前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式之一,還能夠為學生今后學習與就業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大學聲樂教學中的創新教育策略
?。ㄒ唬┞晿方虒W理念的創新
受傳統教育理念的影響,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并沒有得到凸顯,教師成為教學主體,在教學過程中占據主導地位。增強學生專業能力是開展教學活動的主要目的,所制定的教學方法并沒有完全考慮學生的真實情況與實際需求。每位學生都是不同的個體,在性格特點、需求方面都存在一定差異,為切實提高聲樂教學效果,教師必須突破傳統教學理念的限制,充分尊重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明確自己在教學環節中的角色。首先,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應嚴格遵守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學內容的針對性,將因材施教教育理念落實到實處。其次,聲樂教師加強與學生的情感互動,發現每位學生身上的閃光點,設計出與其相符的教學方法。例如,部分學生的聲音高亢,適合高音演唱,部分學生聲音低沉,適合低音演唱,教師應根據學生的音色特點,充分發揮自身引導者角色,引導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領域,學習相關聲樂知識。
(二)聲樂教學模式的創新
在以往的大學聲樂教學過程中,教師的主要任務就是站在講臺上為學生傳授相關知識內容,學生只需要被動地聽講與記錄。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學生缺乏獨立思考的時間與空間,只能被動地接受教師講解的內容,逐漸對學生產生依賴心理。在這樣單一枯燥的教學模式下,學生的創造能力與思維能力都會受到影響。創新大學聲樂教學方法,將轉變授課模式作為切入點,由以往的單向傳輸向雙向互動過渡,以此提高學生的參與興趣,在互動式的教學模式下積極學習。例如,聲樂教師在平日的課堂教學活動中,不僅要為學生講解相關理論知識,還應可以根據內容特點,引入一些現實生活中的各種趣事列舉說明,既能夠加強師生間的交流互動,還能夠起到情感共鳴。教師提出相關問題之后,鼓勵學生積極大膽地回答,不需要用客觀的評價標準對學生的答案進行判斷,更應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引導學生大膽探索積極創新。盡管聲樂這門學科具有一定技巧,但也需要不斷創新,兩者相互結合,向著更好的方向發展。
(三)聲樂教學內容的創新
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內,為學生所傳授的知識是有限的,但學習過程卻是無限的。聲樂教師在平日的教學過程中,不僅要為學生傳授相關內容,還應探究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拓展學生的聲樂知識范圍。當前的時代是互聯網的時代,現代信息技術在各個領域得到廣泛應用,教育領域亦是如此,將其應用到聲樂教學過程中,為學生構建良好的學習平臺。教師運用網絡下載一些與聲樂教學內容相關的視頻資料、聲樂片段等,在課堂當中引入一些與傳統曲風、類型不同的作品,既能夠豐富課堂教學活動,還能夠提高學生的參與興趣,達到拓展學生知識范圍的目的。教師還可以借助QQ群、微信公眾號、貼吧等構建師生交流平臺,將網絡的通訊功能充分發揮出來,利用課余時間加強與學生的互動,適當傳授音樂知識,親自為學生展示相關技巧。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生的聲樂水平能夠得到顯著提高。
?。ㄋ模┞晿繁荣惢顒拥膭撔?
教師在進行聲樂課堂教學時,應密切關注學生的整體動向,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與實際需求,為其營造良好的實踐環境,進行相應的學習與鍛煉。因此,教師以平日所講解的內容作為基礎,組織學生開展一些與聲樂知識相關的競賽活動,將學生的興趣愛好填充在競賽的各個環節中,引導與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在這樣參與活動的過程中,學生既能夠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還能夠獲得實踐學習的機會,保證學生聲樂技能的全面提高。另外,教師還可以適當運用多媒體這一現代輔助教學技術,從聽覺與視覺等方面刺激學生,將抽象的知識更加直觀地展現在學生面前,既能夠為學生帶來較好的視聽效果,又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最后,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與學校聯合舉辦音樂演出,學生充分發揮自身想象設計作品,在一些公共演出場合進行表演,不僅有助于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運用技巧時將理論與實踐相互結合,還能夠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心態,保證學生今后的全面發展。
三、結語
總而言之,在大學音樂課程中,聲樂屬于重要的組成部分,理應得到教師與學生的高度重視。為在平日的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創作靈感,應不斷對教學理念與方法進行創新,凸顯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另外,教師還可以將時代發展的特征作為切入點,加強與學生的情感交流,發散學生思維,采取多元化的教學方法,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保證學習創新能力與綜合能力的全面提高。
參考文獻
[1]中國藝術人類學學會,北京舞蹈學院.文化自覺與藝術人類學研究[M].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2015.
[2]顏雄心.聲樂演唱中情感表達與演唱技巧的辯證統一關系探析[C].哈爾濱:黑龍江省科學技術應用創新專業委員會科技創新研討會論文集,2016.
[3]楊小林.當下高校音教專業聲樂教學的困境與出路[C].北京:2018年智慧教育與人工智能發展學術會議論文集(第二部分),2018.
作者簡介:范霄霄(1991—),女,漢族,黑龍江大慶人,碩士,研究方向:聲樂/美聲。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00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