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歌劇《傷逝》中女主人公的詠嘆調《不幸的人生》的演唱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歌劇《傷逝》是根據魯迅先生的同名小說創作的,是中國當代第一部心理歌劇。女主人公的詠嘆調《不幸的人生》是學習民族聲樂過程中重要的一首作品,筆者通過對歌劇《傷逝》的創作背景、詠嘆調《不幸的人生》的音樂特點與演唱分析等方面的介紹,對演唱作品提供幫助。
【關鍵詞】《傷逝》;《不幸的人生》;詠嘆調;演唱
【中圖分類號】J61 【文獻標識碼】A
一、歌劇《傷逝》概述
(一)創作背景及主創人員
1981年,為紀念魯迅誕辰100周年,中國歌劇舞劇院組織創作排練民族歌劇《傷逝》。由王泉、韓偉編劇,施光南作曲、由魯迅同名小說改編而來,是中國第一部抒情心理歌劇,在當代歌劇的發展上開辟了一條新的創作道路。
魯迅,原名周樹人,中國現代偉大的無產階級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代表作有中篇白話小說《阿Q正傳》、中國第一部現代白話文小說《狂人日記》、小說集《彷徨》等。其中,《傷逝》選自小說集《彷徨》。
施光南,中國當代著名作曲家。代表作有弦樂四重奏《青春》《打起手鼓唱起歌》,歌劇音樂《傷逝》等。
?。ǘ﹦∏榻榻B
《傷逝》劇本以魯迅的短篇小說《傷逝》為原型進行改編創作,是魯迅先生創作的唯一一部描寫愛情故事的小說。《傷逝》主要講述了五四新文化運動時期一對追求新生活與命運的戀人相知相戀但經受不起時代的壓迫最終分開的悲劇故事。故事講述了男主人公知識青年“涓生”是教育局職員。他內心向往著自由、民主的生活,可當時中國仍然處于封建制度的壓迫下?!颁干睂ψ约核幍沫h境以及自己的生活極度不滿,孤獨、寂寞,空虛。此時,他遇到了女主人公“子君”。他們相識,相知,討論“泰戈爾”,憧憬自由的生活。慢慢地他們相戀?!白泳辈活櫦胰朔磳?,毅然與“涓生”私奔。但在“涓生”失去工作之后,“涓生”越來越看不到生活的希望,看著當年那個花樣少女如今變成一位終日愁苦的怨婦,此時,他嫌棄“子君”,提出了分手并跟“子君”說出“我不愛你了”這樣無情的話。最終悲劇收場,“子君”自殺結束生命。
二、詠嘆調《不幸的人生》的音樂特點與演唱分析
(一)詠嘆調《不幸的人生》的音樂特點
歌劇《傷逝》遵循原著概況,分為五部分,分別為序幕、夏、秋、冬、尾聲(春),其中包含45首作品。《不幸的人生》是女主公“子君”的詠嘆調。
《不幸的人生》是復三部曲式。開篇第一句“又是死一般的寂靜”無論是從歌詞還是曲調上了都奠定了沉痛、悲情的感情基調。第一大段是女主人公“子君”在剛經歷“涓生”的拋棄后的場景與自己內心的苦痛與迷茫的心情的講述。這段整體音樂低沉、緩慢、蕭肅。第二段轉到F調,音樂較流動起來,表達“子君”與自己曾經以為美好的愛情告別,并表達出自己內心的彷徨以及自己的路該如何走的疑問。之后的一段又轉到降A調,是“子君”對重返歸家之后的壓迫生活的想象與恐懼。最后一段與開篇都是以相同的歌詞以及旋律,堅定了“子君”結束生命的想法,也是“子君”在結束生命之前的最后一次吶喊。把“子君”的命運結束在低沉的音樂中,“寂靜”“冰冷”,給人一種絕望的感覺。
整體音樂起伏較大,體現了“子君”的內心情感變化。歌曲時間較長,篇幅較大,要做到吸引觀眾必須將觀眾代入劇情,認真聆聽演唱者的演唱與觀賞演唱者在劇中扮演角色的表演。音樂中強弱對比強烈,節奏快慢變化多樣,其中多用三連音,是音樂轉換的標志性節奏型。
?。ǘ┰亣@調《不幸的人生》的演唱分析
1.“子君”的人物形象
從魯迅的小說里我們可以體會到“子君”的人物形象是分階段性的。在與涓生相知相戀時,她是一個天真、開朗、積極向上的女孩,雖然在叔父的壓迫下無法釋放自己的天性,但是在那個封建的社會,“子君”雖仍保留著女性保守落后的思想,但是在與“涓生”不斷的接觸與每一次相見談論先進思想的時候,她不斷地想成為一名自由的女性。她曾經說過:“我是我自己的,他們誰都沒有干涉我的權利?!边@句話是點睛人物的一句。她要改變現在的生活,與自己心愛的人在一起。所以她做出了大膽的決定,與“涓生”私奔,追求自己美好的愛情。第二個階段就是與“涓生”生活后。“子君”從一個天真的小女孩變成整日關心兩人生計的婦女。無論是在形象還是心理上,“子君”都有了很大的改變?!颁干笔スぷ鳎白泳备菍讚纳钍バ判?,但她認為有愛情就夠了,因為相愛所以她可以忍受現在貧窮的生活。但是,這種清貧困苦的日子不斷地打磨“子君”的意志,她變得愛抱怨,曾經那個積極陽光的“子君”已被生活打磨的面目全非。生活只有“雪上加霜”,“涓生”受不了這樣的生活以及這樣的“子君”,他開始厭煩“子君”,最后扔下“子君”。《不幸的人生》就是“子君”在涓生離開后心里的訴說與吶喊的詠嘆調。此時的她只有傷心、寂寞、凄涼、怨恨,她的心“空”了?!恫恍业娜松肥窃谥魅斯@種感情基調下所演唱的作品。
2.演唱中聲音如何塑造的問題
由于音區跨度較大,所以,演唱這首作品的時候對氣息的把握要相當嚴格。最開始“又是死一般的寂靜”是一個遞進式的旋律,“又是”字在小字一組的c上,氣息要保持平穩且充足。聲音不要重,從內心也可以說是胸腔處發聲向外不斷遞進著演唱。接下來“陣陣劇痛斑斑傷痕”是這一段的一個重點句?!瓣囮嚒迸c“斑斑”要把這兩組疊字強調,斷開,充滿悲痛地演唱出來?!耙苍S他是對的”速度稍微提上一些,是“子君”內心安慰自己的話。接下來的一段節奏與調號都改變了,所以我們在聲音的處理上也要做出改變。聲音可以較第一段稍微明朗一些,是“子君”對過去的揮別,充滿著憤恨的心情?!拔覍⒒厝?,哪里是我的歸宿”將演唱速度提升,要有律動感,將強拍音充分表現出來,但這段都是強拍空拍,所以強調了“回去”兩個字。難點是“啊”字,因為音在高音處延長且立刻轉換為一串三連音。這是對氣息考驗的一個難點。出氣一定要均勻,這樣才能支撐到最后的音。最后的三連音仍然要做一個減慢,為最后一句“哪里是我的路程”內心的無奈與悲涼做出渲染。
之后“可怕啊”又出現一個轉調,轉到降A調,節奏也緊湊起來。聲音做弱處理,表現出內心的焦慮與恐懼。最后一句“在那條路的盡頭,是寂寞、凄涼和怨恨”,其中凄涼是個變化音,注意音準?!昂蕖弊诸^要輕帶,腔體打開,由弱到強處理。經過一段稍激情的前奏,轉速回到與開頭相同旋律、相同歌詞的“又是死一般的寂靜”,這一遍的情感要比開頭更絕望,聲音更低沉,這段要帶入哭腔,而且要營造一種凄慘的氛圍,此時體現出“子君”內心的絕望。最后的“啊”又是一個高潮,是生前最后的吶喊,總結自己的一生是“不幸的人生”,這一段音量不是重點,帶有哭腔是亮點。最后弱弱的收尾,表達自己將死之心。
整首作品我們要在寬闊的通道里唱,這首作品的演唱對于民族聲樂的學生來說是一首非常難的作品,因為我們要將自己的聲音唱得更廣闊,開闊,位置高,腔體開,時刻保持著積極的狀態,重點放到劇中人物本身。
三、結語
《不幸的人生》的演唱要從音符、節奏、拍子及聲音的色彩,人物性格的塑造,人物所處的環境等方面進行研究。唱好歌劇中的作品要思考多個方面,只有這樣才能充分展現歌劇的魅力。
參考文獻
[1]湯靜.歌劇《傷逝》選段——《不幸的人生》淺析[J].藝海,201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01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