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聲樂作品藝術特點與內涵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豐富多彩的各種藝術形式在我國悠久燦爛的文化發展歷史中被不斷派生出來,其中一種主要的藝術形式便是聲樂藝術。民族聲樂藝術是指民間曲藝、戲曲即傳統的民歌等諸多唱法,和以此為基礎創新發展的各種唱法的統一稱呼。民族聲樂藝術演唱聲情并茂、字正腔圓,其旋律和音色優美而個性獨特,這種演唱將作品的思想感情充分表達出來,將獨特的藝術魅力展現在聽眾面前。
【關鍵詞】民族聲樂作品;藝術特點;內涵;分析
【中圖分類號】J616 【文獻標識碼】A
民族聲樂藝術中蘊含著古老的民族文化藝術結晶,作為文化積淀的產物和民族精神氣魄,該藝術將國家文化形式完全體現,而且自身所有的內涵更加獨特豐富。在民間誕生的民族聲樂與其他藝術形式不同,將傳統音樂作為基礎,同時將多種音樂形式融合,給聽眾帶來了獨特的聽覺享受。本文主要對民族聲樂作品的藝術特點及內涵進行分析。
一、民族音樂傳承及發展的目的
?。ㄒ唬┟褡逡魳肥敲褡鍤v史進程的見證
在民族文化中,民族音樂占據著極為關鍵的位置,經過歷史沉淀逐漸成為一種別樣文化。目前,我們無法從文字記載的書籍中詳細了解史前人們的生活與歷史進展情況,但通過世代相傳的民間音樂可查找到史前人們的蹤跡。民族歌曲將人們的思想情感表達的同時,還將當時的歷史文化背景進行了一定表達。
(二)民間音樂是民俗文化的代表之一
諸多的人文及生活元素包含在民間歌曲中,因此可以稱為一種重要的民俗文化內容。將民間歌曲繼續流傳下去才能使民俗文化得到更好的保護,但由于民俗文化在涉及人們生活習慣語言的同時,還將宗教信仰等多重人文元素包含其中,因此,民間音樂中可體現出各種不同的民俗文化。在民間歌曲中,對當時時代的文化、政治等反映來自于民眾在生活勞動中將真情實感進行口頭創作。
?。ㄈ┑赜蛭幕瘶酥炯案髅褡逄N含的精神
經過歷史的沉淀,代表民族身份的民間音樂還會將每個民族不同的性格特點完全體現出來。例如,陜北民歌《信天游》展現當地地理風貌及人文藝術的同時成為該地文化的代表。由于民間音樂為民眾創作,人性中美好的東西通過音樂表達,即使出現的反面音樂也會在歷史中被淘汰。
二、民族聲樂作品的藝術特點
(一)民間性的特點
作為最初形態的民族聲樂-民歌之所以能夠從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并流傳千古,主要在于歌曲制作者全身心的演唱使大眾的心靈共鳴被喚起。一首民歌通過人們不斷的流傳唱誦、加工等擁有了十分頑強的生命力。民歌來源于民間生活、自然、人文情懷等各方面,勞動者在生活實踐中不斷累積的情感、經驗均傾注于其中,借助歌唱的方式將自己對世間萬物的心聲和人們生存的精神與物質世界站在不同的角度進行表達和闡述。民歌中一種廣泛存在的現象為很多作者的文化水平并不高,可他們依然將自己內心的各種感受及情緒借助歌詞填寫和編曲通過歌聲傳遞,使民歌成為了社會生活中民眾表達情感和精神寄托的方式。[1]
?。ǘ┟癖娦蕴攸c
音樂自身具有的獨特藝術魅力可使人們的精神需求得以滿足,大多數民眾不論男女老幼或文化層次高低往往接觸最多的是廣泛傳播的民歌,通過民歌將各種民族知識、文化等特色進行傳承。另外,人們某一時段的生活閱歷及對世界的新認知在娛樂角度上均可通過民歌簡要地對生活哲理進行闡述,在優秀傳統思想、道德倫理等方面民歌也占據著極為重要的地位。[2]
(三)時代性特點
民族聲樂在人類各個歷史發展時期,其興盛與衰亡真實反映了一個民族的歷史進程,一個時代鮮明的民眾心意及民情在民歌中隨處可見。例如,國內民族聲樂作品的兩種特性主要在新文化運動直至21世紀的發展過程中得以體現,在歌曲創作中融入了反帝反封建、愛國主義等精神,《春天的故事》等多首優秀歌曲作品被創造出來,將民眾樸素而彌足珍貴的情懷處處顯露。
三、民族聲樂作品的內涵
?。ㄒ唬┳智迓暶?
歌唱者在演唱發聲時離不開咬字過程,在咬字吐字時聲會伴隨其中,作為相互矛盾又統一的兩個重要演唱因素-字與聲的辯證關系需要得到正確合理的處理,才可達到字清聲美的效果。《唱論》對兩者的關系要求歌唱者將字頭唱清楚并將有韻律的快慢、強弱等變化完成,同時,在演唱中將歌詞表達的語氣、形態、語調等要求進行良好分析并正確把握,最終成功融合韻律、詞曲為一體。通過這種以字帶聲、美聲傳義的方式,[3]幫助聽眾通過字、聲、義在欣賞過程中受到感染,從而獲得審美享受。歌唱者在演唱過程中對字頭力度要注重,保持呼吸穩定,帶動呼吸和聲音的統一,借助唇、齒、喉咬清字音后使母音立刻回至咽部,這種字重聲清、字前聲后的要求并非單獨孤立,為使聲音連貫圓潤且字音清晰,應注重兩者同時進行。以上述兩者作為基礎,要求的字聲流動和巧唱在心,在演唱中將其流動性加大,進而將聲、字的流動性完成,歌唱者憑借自身的音樂素養根據旋律快慢、強弱等變化將想象力充分發揮,用心擴展音樂旋律的美感。
(二)以情動人
聲樂藝術的生命與靈魂是意識產物的情感,作為多種能力與智慧的綜合,內在感情激發的結果是人的聲音。優秀的歌曲作品均由情感而發,歌曲創作者、歌唱者、聽眾負責動心、唱心、感心,而情使人擁有個性化的聲音。通過情感與聲音的共同作用使聽眾受到極強烈的感染。歌唱者借助情感將歌曲作品中包含的時代背景、人物的思想感情等全面地分析和感受,歌唱者利用演唱技巧將自身的情感感受和理解的內容借助歌聲進行表現。聲樂藝術是對人聲表演直接使用的藝術,各個民族都有其獨特的歷史文化背景及形成狀況,因此導致其審美習慣各不相同。歌者對民族歌曲進行演唱時應以特殊的情感處理方式才能使其內涵真正彰顯,將民族的演唱風格唱出。作為歌唱者轉變文字和音符為音響的過程-聲樂演唱這項藝術活動充滿著創造性,歌唱者通過對其二度創作并進行藝術加工,完全將歌曲的文學內容展現給聽眾,才能使其成為優秀的民族聲樂藝術作品并被聽眾們接受和欣賞。這就需要歌唱者根據作品的時代背景對其內涵加以深入理解,[4]對其表達的情感有深刻領悟。
?。ㄈ╊}材豐富多樣
來自于民間的民族聲樂題材涉及到人物思想情感、自然環境等世間百態,涉及范圍極為廣泛。如表達自然風光的題材主要將民眾敬畏大自然萬物的感情體現出來,同時將其對美好事物的贊頌完全反映,通過借景抒情的方式使聽眾對美好的自然風光從歌曲中感受。反映現實生活的題材主要是對生活體驗的完全體現,因此民族聲樂高度凝練融合了人們的情感與世間萬物,[5]借助歌唱方式展現民族精神與氣節。
四、結語
綜上所述,民族聲樂獨特且豐富的審美內涵及內容是多元音樂元素的藝術形式,并非單一體。它將絢爛多彩的民歌特點吸收于自身并與西洋的華麗聲腔唱法相結合,使其自身擁有一種十分獨特的氣質。包含濃厚人文氣息的民族聲樂為現代人帶來了更加豐富的音樂享受,這種有極為廣泛傳播影響的民族藝術形態不管在任何時代背景下都應得到不斷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徐宏瑾.關于民族聲樂演唱技法與藝術風格的辯證關系探討[J].大眾文藝,2018(17):132,231.
[2]李萌.試析民族聲樂作品藝術特點與內涵風韻[J].黃河之聲,2018(8):8-9.
[3]王智紅,王紹偉.當代民族聲樂的審美特征及取向[J].當代音樂,2018(2):139-140.
[4]徐湘芬,寧彤.簡析民族聲樂演唱技法與藝術風格的有機統一[J].黃河之聲,2017(23):146-147.
[5]張曼.論當代民族聲樂的美學復歸[J].北方音樂, 2017,37(11):2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02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