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從音樂學視角分析民族唱法與美聲唱法的藝術差異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聲樂按演唱風格大致分為三種:美聲唱法、民族唱法以及通俗唱法(如今稱之為流行)。這三種唱法之間各有差異,但也有眾多的共同點。本文主要從音樂學的視角對民族與美聲這兩種唱法的藝術差異進行分析。民族唱法與美聲唱法在歌唱技巧上、語言文化上、審美觀念上以及歷史文化上均有顯著的差異?;诖?,本文對其進行分析。
  【關鍵詞】民族唱法;美聲唱法;差異;音樂藝術
  【中圖分類號】J631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民族唱法與美聲唱法不僅僅是風格上的差異,在民族文化傳承上也有著極大的區別。因此,會產生不同的風格以及藝術形式。從音樂學的角度對民族唱法與美聲唱法進行分析,可以進一步理解這兩種唱法的內在概念、歌唱技巧以及審美價值,研究其中的異同。希望本次研究能為我國美聲以及民族唱法日后的發展做出貢獻。
  一、民族唱法與美聲唱法的基本概念
 ?。ㄒ唬┟褡宄ǜ攀?
  民族唱法屬于本土唱法,在我國經歷了兩千年的傳承,在浩瀚的歷史長河中,民族唱法為順應時代發展做出多次改變,其內在具備一定的藝術性以及觀賞性。民族唱法是在民間音樂的基礎上所研發出來的一種科學、合理的歌唱方法,其中有諸多戲曲藝術的身影,演唱時講究字正腔圓,聲音嘹亮,講究穿透力,這主要源自于非掩蓋式唱法理念,不經過后咽壁,直接打出,由此讓聲音質感增強。因此,民族唱法是在漫長發展過程中不斷完善的,并且在發展過程中又與美聲唱法互相融合,以此形成了專業性較強,又具備民族特色的民族唱法。
 ?。ǘ┟缆暢ǜ攀?
  美聲唱法在歷史中有兩段最為輝煌的時期:第一次輝煌是因為宗教教堂之內,女性要保持沉默,歌唱交給男生,可以當男孩變聲期一過,聲音會逐漸變得渾厚,因此,宗教統治者為了繼續讓男生擔任女生聲部演唱,選擇將其閹割。而這種閹割的方式能杜絕雄性激素的產生,使其音域寬廣,聲音嘹亮。這種美聲唱法雖然較為純正,但是代價較大,因此,在發展過程中將此種方式杜絕。第二次輝煌是在卡魯索的帶領下,那時的歐美已經承認女性地位,舞臺上也會出現女歌唱家,這讓歌劇藝術出現了多樣性。同時,卡魯索將美聲唱法推向整個歐美地區。
  (三)總結
  美聲唱法雖然不是源于中國,但是其唱法科學、健康,符合人類正常審美標準;而民族唱法是本土固有,加之其唱法科學合理,體現民族特色。因此,這兩種唱法在我國被眾多音樂人所認可。這兩種唱法屬于人類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從兩者之間進行比較可以看出,產生不同唱法的根本原因是因為文化差異,兩者均是人類社會寶貴的財富。
  二、民族唱法與美聲唱法發聲技術比較
  (一)演唱時呼吸技術差異
  民族唱法因是傳統唱法的緣故,其中摻雜了道家思想,氣沉丹田,理氣,同時在歌唱時還需要有頭頂虛空,全憑腰力,兩肩放松的理念。并且在多年的發展中,民族唱法總結出對氣息的運用,如何偷氣、換氣等相關技術理念,另外對于咬字方面也十分注意。
  美聲唱法采用胸腹聯合式呼吸法。這種演唱方式注重橫膈膜的力量,也就是說,在吸氣時橫膈膜會隨著氣息涌入而產生變化,在演唱時保證喉嚨打開,類似于打哈欠狀態,同時講究聲音連貫性,聲斷氣不斷,喉位的高低以及腔體共鳴等。從這一點看,美聲唱法更加科學,減輕人體歌唱負擔,講究共鳴,利用共鳴,讓頭腔、胸腔混合適用,利用混聲演唱作品。同時,這種聲音給觀眾一種松弛、自然的感覺。但是美聲在這一方面選擇適用掩蓋式唱法,經過后咽壁處理再發出,這種方式雖然穿透力會次于民族唱法,但其聲音質感更強。
  民族唱法與美聲唱法都十分重視呼吸的重要性。民族唱法在其中提倡的是氣息與咬字之間的關系,強調提氣收腹;美聲唱法所注重的是共鳴感,講究氣沉丹田,利用橫膈膜肌肉以及腰腹力量。這兩種唱法均符合人類生理特點。
  (二)共鳴技術差異
  共鳴指的是人體器官共鳴點的振動,如果共鳴點較好,則會使情感展示、聲音質感等方面更具魅力。如果歌手在唱歌時聲嘶力竭,聲音發散,則表明這個歌手的唱功還有待加強。共鳴講究的是各個共鳴點之間組合,形成和諧共鳴。民族唱法的共鳴講究亮、透、通。
  民族唱法:這一唱法講究高位置演唱,聲音集中,同時需要將聲音打到面罩上,具備穿透力以及金屬音。同時重視口腔內部共鳴,強調噴口力度,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技巧。
  美聲唱法:美聲唱法將胸腔共鳴作為支點,重視胸腔在整體演唱過程中的作用,同時也注重對頭聲的適用,過后咽壁,讓其富有掩蓋色彩,聲音明亮,保證了音色的統一性。
  共鳴方面,民族唱法講究局部共鳴,而美聲唱法講究整體共鳴。因此,共鳴點上也有一定的差異性。
  三、歌唱語言技術差異
  歌唱當然離不開人聲,人聲是語言的升華,在歌唱中,民族唱法講究的是重視咬字,保證字正腔圓。通過藝術化加工,使民族唱法的美感進一步體現,將作品升華。
  美聲唱法最開始起源于意大利,歐美人發聲與中國人發聲有明顯的區別,歐美人在發聲中的構造特別簡單,沒有鼻化音。因此,意大利人對于語言的認知以及聲音概念上沒有中國民族唱法那么復雜。美聲唱法所重視的是元音發音,注重a e i o u的位置統一,聲音連貫。
  四、審美價值差異
  由于民族唱法結合了中國民族特色,吸收了民歌、戲曲等元素,同時唱腔韻味以及情感表達帶有濃厚的地區色彩。因此,民族唱法表現形式豐富,其審美價值與美聲唱法也較為吻合。美聲唱法的發生特點以及演唱方式因為外來原因,讓我國眾多人不能接受美聲唱法,從而導致在如今的時代之下,還有眾多人排斥這一唱法。雖然從音樂的角度來看,唱法沒有國界限制,但是語言是每個國家以及地區所特有的,在藝術表達上有根本的影響。語言是一個民族的通用語言,如果不了解語言,對于歌詞的意思也無法理解,因此也就無法與觀眾產生共鳴。語言障礙問題是導致美聲唱法在我國發展產生障礙的主要原因之一。
  美聲唱法在審美價值方面所注重的是科學發聲方式,在意氣息與聲音之間的連接,以及如何將聲音統一。由于美聲唱法的發聲技術,使其聲音圓潤、明亮、具有穿透力,并且聲音質量極好。在聲帶閉合的下,利用適當的氣流沖擊聲帶,保持低喉位,放松演唱美聲作品,自身心情愉快是美聲唱法的價值取向。
  民族唱法以神韻、語言以及民族風格達到價值取向。也就是說,民族唱法的審美觀立足于民族文化的基礎上,是一種中國式審美。因此,聽眾對民族唱法的要求是語言清晰度,聲音美感以及情感釋放。目前,隨著民族唱法的不斷完善,其唱法越來越科學、越來越合理,以民族風格為根本,利用中國特有的語言表達形式,將民族韻味貫穿其中,保證字正腔圓,是民族唱法審美取向的本質。
  五、結束語
  民族與美聲這兩種唱法雖然審美價值觀上有眾多差異,但是這兩者之間不僅僅是有差異,其中也有共同點,無論是民族唱法還是美聲唱法,追求的都是藝術美感。另外,兩者都需要在聲音基礎上釋放作品所需要闡述的情感,美聲唱法較為科學,民族唱法可在其中借鑒,進一步完善發聲技術,從而讓民族音樂能更加科學合理,真正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參考文獻
  [1]張雅楠.高職師范院校聲樂課中美聲與民族唱法差異與融合分析[J].北方音樂,2017,37(2):218.
  [2]梁岷冬.歌唱中喉頭穩定與打開喉嚨的辯證關系——美聲唱法和民族唱法的比較[J].星海音樂學院學報, 2007(2):96-98.
  [3]蔡炫琴.從中國的美聲唱法與民族唱法不同階段的比較看中國聲樂的發展[J].黃河之聲,2009(4):40-41.
  [4]宋永強.民族唱法與美聲唱法的審美差異與相互借鑒[J].藝術科技,2014,27(1):42.
  [5]佚名.高師聲樂教學方式改革與創新研究——以民族唱法和美聲唱法的融合為核心[J].大眾文藝,2018,440(14):195.
  [6]王素娟.茶文化浸潤下的廣府方言對美聲唱法演唱中國作品的影響[J].福建茶葉,2018,40,198(6):478.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0120.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