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美聲唱法演唱的藝術特點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經過百余年的發展,美聲唱法如今巳經成為眾多國家認可的科學的歌唱藝術,尤其在歐美及一些亞洲國家,每年都有大量的美聲唱法培訓、普及活動和國際比賽,涌現出了大批技藝高超的美聲唱法歌唱家,他們在世界各地舉辦音樂會,充分展示了美聲唱法的藝術魅力,體現了其藝術價值,受到了聽眾的青睞。
  【關鍵詞】美聲;唱法;演唱;藝術特點
  【中圖分類號】J616.2                          【文獻標識碼】A
  美聲唱法在我國歌唱界得到了廣泛認同,因為它具有科學性、合理性和極強的藝術表現力。顯然,美聲唱法在我國從引進學習,到”土洋之爭”,再到得到社會的普遍認可,經歷了較為漫長的時間。在近百年的努力中,今天巳結出了累累碩果,涌現出了許多優秀的歌唱家、教育家。如今,美聲唱法在各種媒體、舞臺及歌唱活動中得到了廣泛應用,盡顯其歌唱藝術魅力。
  一、對戲曲板式結構的傳承與借鑒
  當代美聲唱法已經形成其獨特的審美風格,其創作和演唱都非?;钴S。下面就戲曲板式結構在當代美聲唱法藝術中的運用進行分析。
 ?、賾蚯迨降奶攸c、規律及類型。結構形式是我國戲曲音樂區別于其他音樂形式最大的地方。②戲曲板式結構與當代美聲唱法創作。戲曲的一整套唱腔都可以使音樂情緒層次豐富而細膩,能夠深刻地塑造典型人物形象,并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如20世紀60年代《洪湖赤衛隊》和《江姐》等歌劇唱腔的創作,實現了戲曲板式結構在歌劇中的運用。③戲曲板式結構與當代美聲唱法演唱。抑揚頓挫的演唱技巧也是表達感情的重要手段之一,特別是在具有戲劇性的唱腔中能夠很好地展現作品神韻。感情的濃淡,聲音的控制,音色的對比等,都體現“抑”和“揚”的辯證關系。
  頓挫技巧對呼吸和聲音運用起著重要作用,頓挫技巧表達感情的重要意義,在戲曲美聲理論中也有高度的評價。戲曲、民歌的記譜對于演唱者來說只是提供了非?;镜男畔?,而作品的風格韻味和潤腔技巧等方面的內容都沒能完整地呈現出來。怎樣把停留在譜面上的音符轉變為生動的表演,又怎樣用潤腔技巧演唱好當代美聲唱法作品,是演唱者必須要面對的重要問題之一。潤腔技巧的運用和演唱具有以下特點:一是“依字行腔”的審美原則。地方語言的聲音、韻味和調式,特別是地方語言的調值會影響到唱腔的風格,語言因素是構成民族風格旋律的特有旋法及其音樂發展,乃至旋律潤腔技巧運用的重要因素。美聲唱法作品的演唱者要根據“依字行腔”的審美原則進行演唱,潤腔技巧的“字正腔圓”才有可能實現。二是情感變化的渲染。具有民族風格特點的潤腔技巧,在表現人物情感的時候,能夠充分地渲染主人公的喜、怒、哀、樂,有著畫龍點睛的作用。三是個性化審美情趣。中國傳統戲曲藝術曾有過輝煌的歷史,可謂流派迭起,涌現出了眾多杰出的戲曲表演藝術家。他們新穎、獨特的潤腔技巧,充分展示了鮮明的個性化的審美情趣和高度的藝術修養。
  當代美聲唱法從作品創作到演唱,都表現出了對戲曲板式結構借鑒的發展趨向,這是美聲唱法作品的創作者、演唱者和研究者們值得深入探討的課題。
  二、豐富的共鳴
  共鳴的飽滿、明亮、通暢,且音量富于變化,是美聲唱法的重要藝術特點。美聲唱法之所以有這么強大的藝術生命力,正是由于這種豐富的共鳴。美聲唱法非常講究歌唱共鳴器官的有效利用、音量的靈活調控、各腔體共鳴比例的科學搭配,使歌唱共鳴豐富且平衡。
  用美聲唱法演唱的歌曲,往往給人以音量較大,音色渾厚飽滿,有時卻又唱得無比細膩柔美、優雅飄逸的印象。美聲唱法經過多年的發展,聲樂家們不斷總結、實踐,形成了共鳴豐富、聲音穿透力強、音色明亮渾厚的歌唱特點。
  三、咬字、吐字清晰
  實際上,美聲唱法有一個基本特點——咬字、吐字準確清晰,當然這也是學習美聲唱法的基本要求。準確、清晰的咬字、吐字給人以欣賞歌唱的愉悅和美感。
  在歌唱中,清晰地咬字、吐字能夠表現出歌唱的優美??ㄆ跄嵩凇缎乱魳贰沸蜓灾姓f:“如果唱不清歌詞,人聲和小號或雙簧管就沒有什么不同?!备枋謧儾粦鲆曔@個事實,是歌詞使他們凌駕于器樂家之上。在歌唱過程中應借鑒飽含感情朗誦時咬字的感覺,這種咬字感覺的優點在于“有感情的朗誦”,既興奮地打開共鳴腔體,又能保持咬字器官運動舒適自然,既有歌唱所必需的高位置,又能把字咬清晰。有人講:“像說話一樣唱歌,像唱歌一樣說話?!敝袊鴤鹘y唱腔也把“字正腔圓”作為重要的審美標準,所以,歌唱學習者如果想讓更多人喜歡自己的歌唱,那么一定要在咬字、吐字上下足工夫。
  四、美聲唱法的用氣法
  美聲歌唱中歌者能感受到氣息似乎是從額頭和鼻咽眉宇間(聞花香的呼吸狀態),甚至是從頭皮上吸進身體并最終到達腹部和橫膈膜的。胸腹式呼吸法在確保了氣息吸入量的同時,又確保了氣息吸入的深度。這一深呼吸的特點必然造成橫膈膜在呼吸時上下運動的幅度增大,從而充分調動了橫膈膜與胸部、腹部呼吸肌肉群的協同作用,體現出吸氣肌群與呼氣肌群的對抗與平衡。
  在美聲演唱中,吸氣時在肌肉群的作用下腹部橫膈膜下降,胸腔沿著腹部就會向外擴張,給人的直觀感覺是肚子鼓起來了,這樣氣息不至于在歌唱中很快呼出來,一口氣會唱很長的樂句。這在美聲唱法中有計劃地控制氣息大小、強弱具有很好的運用作用。所以,我把這種力量暫且稱為氣息的保持力量,當我們呼氣時是呼氣肌肉群在起作用,這種力量不但促使橫膈膜上升,同時沿腹部四周向內收縮。從力的方向來看,只就腹部而言是向里的,有了這種力量才能推動氣息向外呼出,并使聲帶振動,從而產生聲音,沒有這種力量便無法歌唱。因此,我把這種力量又暫且稱為氣息的支持力量,即氣息的保持力量(向外)和氣息的支持力量(向里),在歌唱中是一組對抗的力量,這就是說,在歌唱時,腹部始終保持一種持續緊張的狀態,在歌唱中這兩種力量是缺一不可的。因此,從腹部運動的趨勢來看是向里收縮的。所謂氣息的控制,就是根據歌曲的表現和聲音的大小、強弱等,有計劃地運用氣息。
  在當下美聲演唱表演藝術中,存在多種聲樂技巧能夠與藝術表現相互融合,首先,表演者要完善自身對于美聲演唱技巧的絕妙把控,聲樂技巧取決于表演者日常的練習以及對自身音素范圍的控制,
  五、聲區統一
  聲區統一也是美聲唱法的藝術特點之一。區別于我國部分原生態唱法和戲曲唱法,其演唱可以在真假聲之間切換,美聲唱法則要求演唱中聲區要盡量統一。美聲唱法在訓練中運用真假聲混合技術,要求中低聲區要有假聲的^位置,高聲區依然保持喉嚨打開,這樣做的結果使高音區的聲音依然明亮、飽滿,低音區明亮、柔美,不悶不散,在整首作品的演唱中不會聽到明顯的真假聲音色突變。
  一般情況下,沒有經過訓練的人在中低聲區是一種音量較大的真聲,但不夠明亮、集中;而在高聲區,大多數人都能唱出一種自然假聲,這種聲音,美、靈活、抒情,但不夠響亮。沒有經過聲樂訓練的人,真聲和假聲的音色有明顯的區別。在學習美聲唱法過程中,依靠半假聲作為過渡,把真聲和假聲的優勢結合,使高、中、低音區逐步混合,把音區之間的區別逐步縮小,最終使各音區間的音色盡量統一,沒有明顯的切換痕跡。這種經過混合的聲音具有一系列特點,如音域寬廣、音色干凈明亮、音量變化豐富、藝術表現力強等。
  六、結語
  隨著時間的推移,美聲唱法的發展日趨完善,已形成較為完整的歌唱理論體系,在呼吸、共鳴、咬字、行腔等方面均有科學完整的論述,并得到國際聲樂界的高度認可,是國際聲樂交流的重要組成部分。
  參考文獻
  [1]鮑雯羚.試論民族聲樂教學對美聲唱法的借鑒與融合[J].新課程(下),2011(12).
  [2]陳艷杰.淺析民族唱法與美聲唱法的結合與運用[J].成功(教育),2010(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0298.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