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淺談西方現當代藝術的脈絡及特點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西方現當代藝術起源于后印象主義。西方現當代藝術史的發展分為三個大的階段,第一個階段是一戰前,主要有野獸派,表現主義等。第二個階段是一戰至二戰結束,主要有達達主義,超現實主義等。第三個階段是二戰以后,主要有抽象表現主義,波普藝術以及超級寫實主義等。本文通過這三個階段來展示每一個流派的思潮,特點等。進一步梳理這段時期的各種藝術現象。
  關鍵詞:西方;流派;現當代藝術;特點
  正文:在西方藝術史上,一些流派是由藝術家建立起來的,另外一些由歷史學家追溯出來的,西方的現當代藝術起源于后印象主義。后印象主義繪畫偏離了西方客觀再現的藝術傳統,啟迪了現代主義藝術潮流。在這里分為三個階段來梳理西方現當代藝術的脈絡。
 ?。ㄒ唬?0世紀初至一戰曝發:野獸派、表現主義、立體派、未來主義和抽象派
  野獸主義是自1898至1908年在法國盛行一時的一個現代繪畫潮流。作品畫風與眾不同。形體夸張,線條粗重,筆觸狂放,色彩強烈刺激,形式更加自由。被守舊派們挖苦地稱之野獸派。主張繪畫應該是純粹的、美的、經驗的表現,其目的不在思想性而在于線條色彩形態的愉悅和舒適,有點富于裝飾趣味的東方藝術的特點。野獸派最主要的代表畫家包括;馬蒂斯,弗拉曼克,德蘭等。其中尤以馬蒂斯最足以稱為野獸派的一代宗匠。
  表現主義20世紀初誕生于德國,而后流行于歐洲的表現主義則徹底實現了心靈感受的宣泄。表現主義是藝術家通過作品著重表現內心的情感,而忽視對描寫對象形式的摹寫,因此往往表現為對現實扭曲和抽象化,尤其用來表達恐懼的情感,從1905年凱爾希納的“橋社”到1909年康定斯基的“青騎士”,表現主義對后來繪畫的影響無疑是巨大的,如蒙克《吶喊》。
  立體主義是西方現代藝術史上的一個運動和流派,1908年始于法國。立體主義的藝術家追求碎裂、解析、重新組合的形式,形成分離的畫面以許多組合的碎片型態為藝術家們所要展現的目標。立體主義是富有理念的藝術流派。它主要追求一種幾何形體的美,追求形式的排列組合所產生的美感。它否定了從一個視點觀察事物和表現事物的傳統方法,把三度空間的畫面歸結成平面的﹑兩度空間的畫面。明暗﹑光線﹑空氣﹑氛圍表現的趣味讓位于由直線﹑曲線所構成的輪廓﹑塊面堆積與交錯的趣味和情調。不從一個視點看事物,把從不同的視點所觀察和理解的形諸于畫面從而表現出時間的持續性。代表人物有畢加索的《格爾尼卡》。
  未來主義對20世紀其他文藝思潮產生了影響,包括藝術裝飾、漩渦主義畫派、構成主義和超現實主義。未來主義作為一種藝術思潮從20年代開始衰落,如今已經基本絕跡,很多未來主義藝術家在兩次世界大戰中喪生。未來主義是20世紀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在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出現的一種對社會發展的未來前景進行研究和預測的社會思潮。未來主義主要有兩個派別:社會歷史學派和生態學派。未來主義畫派代表人物有波丘尼《內心狀態》。
  抽象表現主義又稱抽象主義,或抽象派。二戰后直到20世紀60年代早期的一種繪畫流派。他們認為藝術是抽象的,抽象派之所以能自成一派,原因在于它表達了藝術的情感強度,還有自我表征等特性。這跟表現主義反具象化美學,和歐洲一些強調抽象圖騰的藝術學校:如包豪斯,未來派,或是立體主義等都有呼應。抽象派的畫作也往往具有反叛的,無秩序的,超脫于虛無的特異感覺。抽象派代表人物有康丁斯基,蒙德里安等。
  (二)一戰至二戰結束:達達主義、超現實主義
  達達主義是二十世紀初在歐洲產生的一種資產階級的文藝流派。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它首先產生在瑞士。1915年秋季,幾個流亡在瑞士蘇黎世的文學青年,包括羅馬尼亞人特里斯唐·查拉、法國人漢斯·阿爾普以及另外兩個德國人,他們在伏爾泰酒店組織了一個名叫"達達"的文學團體。1919年,又在法國的巴黎組織了"達達"集團,從而形成了達達主義流派。達達主義的代表人物,著名的有:馬塞爾·杜尚《泉》和馬克斯·恩斯特。
  超現實主義是在法國開始的文學藝術流派,源于達達主義,并且對于視覺藝術的影響力深遠。于1920年至1930年間盛行于歐洲文學及藝術界中。它的主要特征,是以所謂"超現實"、"超理智"的夢境、幻覺等作為藝術創作的源泉,認為只有這種超越現實的"無意識"世界才能擺脫一切束縛,最真實地顯示客觀事實的真面目。超現實主義給傳統對藝術的看法有了巨大的影響。也常被稱為超現實主義運動。或簡稱為超現實。超現實主義藝術家主要有盧梭、米羅、薩爾瓦多·達利、恩斯特、雷尼·馬格里特等人。
 ?。ㄈ┒鸷螅撼橄蟊憩F主義、超級寫實主義
  抽象表現主義。戰后影響力最大的藝術流派當屬抽象表現主義了,而且也最能反映“美國本土特色”。以波洛克為首的抽象表現主義畫家可能受到超現實主義畫家關于藝術的源泉存在于無意識之中的觀念的影響,用顏料在畫布上任意潑濺,完全打碎了畫面的整體結構,畫幅巨大,利用作畫過程中的偶發事故,表現作者和作品間直接和意想不到的關系。有時畫家使用全身的動作來表現無法控制的內在意識,為日后西方的行動派藝術開了先河,如德庫寧《女人一號》。
  超級寫實主義。以克洛斯為首的照相寫實主義,用超寫實的手法在巨大的畫布上描繪人物,使人物的每個毛孔都清晰可見,給人一種前所未有的心靈震撼。超級寫實主義作品更多地關注細節和對象。超級寫實主義繪畫和雕塑作品并不是照片的嚴格詮釋,也不是某一個場景或主題的文字插圖。相反,它們利用其他的,往往是微妙的繪畫元素來創造實際上不存在或者人的眼睛不能看到的現實幻覺。此外,它們可能包括情感、社會、文化和政治主題要素作為視覺錯覺的擴展,與照相寫實主義有所不同。
  其它。這一時期還有一些藝術流派也在美術史上占有相當的地位。如概念藝術、大地藝術等等。
  參考文獻:
  [1]《西方美術史》馬曉琳著河北美術出版社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2314.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