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析美聲唱法對民族聲樂發展的意義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美聲唱法是一種外來的文化,其在與我國民族聲樂碰撞交流的時候對民族聲樂的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使得美聲唱法逐步成為了我國民族聲樂的不可或缺部分。事實上美聲唱法對我國民族聲樂的影響主要體現于,推動了我國民族聲樂走向世界以及明確了民族聲樂的聲音概念兩個方面,在兩者相互促進與融合的過程中,使得我國民族唱法的歌曲創作題材更加開拓。
關鍵詞:美聲唱法;民族聲樂;意義
美聲唱法十七八世紀在意大利興起后傳遍全球[1]。在我國,美聲唱法也被稱作“柔聲唱法”,這種方法需要演唱者對聲音的通透和集中度做出特有的把握和處理,特別是在演唱高音的時候,就需要演唱者更加注重對氣息以及聲音位置和通道的把控,切忌不能應用強烈的氣息,而是應當采用相對柔和的發聲技巧,并保持聲音的通暢和穿透力。美聲唱法實際起源于西方,它不僅有效推動了西方聲樂藝術的發展,更對我國民族聲樂的發展產生了巨大影響。
一、優化了我國民族聲樂的演唱方法
我國民族聲樂中的民族唱法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還尚未發展成熟,當時全國各個地區、各個民族的演唱都存在較大不同,諸多著名的演唱家都僅僅對部分風格的聲樂作品較為拿手,但是在歌唱技術還存在加大的欠缺。由于歌唱技術不足的限制作用,導致當時的民族唱法非常注重對表現形式的改變,但是這種改變對于民族聲樂的發展并未產生劇烈的影響。但是到了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后,吳雁澤將民族聲樂中的聲音觀念以及演唱風格進行了適當地改革。他在具體的演唱階段,將民族聲樂作品演唱得明亮松弛、圓潤自然,將民族聲樂中的“民族”二字展現的淋漓盡致,另外他還將美聲唱法融入到民族聲樂中,取得了卓越的歌唱效果。吳雁澤在大學階段主要學習的是美聲唱法,經過其多年的摸索,終于成功做將美聲唱法融入到了民族聲樂之中,自此以后,人們對于民族聲樂逐步有了新的認識,推動了民族聲樂的發展。美聲唱法與民族聲樂聯系的過程之中,民族聲樂成功汲取了大量的美聲唱法精華,科學吸收了美聲唱法的優秀歌唱方法,促使我國民族聲樂發展到了歷史的新階段。
民族唱法在汲取了美聲科學方法以后,有效推動民族聲樂的發展,其藝術表現手法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2]。在傳統的民族聲樂演唱中,諸多演唱者對于氣息的把握都不是十分規范,且歌唱的狀態也存在一定的不足,給人一種整體感不強的感受。當美聲唱法融合到民族聲樂之后,以上的那些問題都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尤其是對于氣息的把握上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讓演唱者能夠清晰地辨別出氣息的穩定程度。除此之外,美聲唱法與民族聲樂融合發展之后還推動了民族唱法歌唱共鳴的進步,通常情況下,傳統的民族唱法都是采用局部共鳴的方式,而美聲唱法卻與之不同,采用的是整體共鳴的方式。事實上整體共鳴與局部共鳴的相差巨大,如若應用局部共鳴進行歌唱,那么唱出來的效果必然過于簡單直白,同時,聲音也不夠宏大。尤其在演唱高音的時候,局部共鳴的聲音往往不夠柔和,聽起來有著較強的尖銳感。而整體共鳴剛好可以彌補局部共鳴的弱勢,當運用整體共鳴進行演唱的時候,音色就會較為飽滿自然,且聲音更具開闊性。
二、強化了我國民族聲樂的藝術表現力
我國民族唱法在演唱技術上的發展,主要得益于對美聲唱法優秀發聲方式的學習以及綜合多種演唱方法的融合。通過將美聲唱法有機融合到民族聲樂中,進一步拓展了我國民族唱法的演唱形式和歌唱體系。推動民族聲樂的發展必須對演唱技術進行優化和創新。我國傳統的民族唱法在演唱技術這一方面存在較大的不足,使得我國傳統民族聲樂的藝術表現力一直不高,當演唱一些高難度的聲樂作品時,就很難充分表現出作品的情感變化以及聲音色彩。當民族聲樂與美聲唱法有機融合之后,使得民族聲樂的歌唱技術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而在藝術表現力上也得到了很大的強化,充分體現中華民族傳統音樂文化的獨特性和豐富性[3]。對于歌曲的藝術表現而言,主要包含如何處理好歌曲的抑揚頓挫以及起承轉合兩個方面。民族唱法表現手法多樣,而這些表現手法的合理使用就需要以優秀的演唱技術作為基礎,故此,美聲唱法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我國民族聲樂的藝術表現力。
三、豐富了我國民族聲樂的歌曲創作題材
當美聲唱法與我國民族聲樂有機融合之后,就有效拓寬了民族唱法的聲域,并且對于民族聲樂的音色也起到了一定的改善作用,與之相應的就是我國民族聲樂的歌曲創作題材日漸豐富。當前,適用于民族唱法的歌曲作品有很多,而且題材也很多,其中不乏有一些經典作品。例如我們熟悉的《母親》。這首歌曲由我國著名演唱家閻維文演唱,歌曲里的情感流露明顯,讓人聽后不禁會流淚涕零。民族唱法的歌曲創作在最近幾年猶如雨后春筍般紛紛誕生,各種風格、題材的作品逐步出現在了人們的視野中,既有歌頌愛情的,也有書寫美好人生的。而這些題材廣泛作品的不斷涌現,正是說明了現代民族聲樂強大的適用性[3]。隨著民族聲樂的不斷發展與成熟,必然將進一步推動民族唱法歌曲的創作,使得民族唱法得到進一步的發生,藝術層次也日益變得更為豐富。
四、結語
總而言之,美聲唱法對于我國民族聲樂的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其中具體表現在,拓寬了民族唱法的聲域,優化了民族唱法的音色以及拓展了民族唱法的演唱題材等等。對此,我們應當進一步融合美聲唱法的優勢,吸取美聲唱法的科學的系統的發聲理念和審美特征,結合我國民族聲樂的審美內涵的獨特風格,在中國多民族音樂文化的滋養和熏陶下,切實的推動我國民族聲樂體系的進一步完善,為我國民族聲樂的發展和創新注入新一輪的強大動力。
[參考文獻]
[1] 胡珅.美聲唱法演唱中國聲樂作品之探究[J].當代音樂,2018,11:97-99.
[2] 金梅.美聲唱法與民族唱法的融合[J].當代音樂,2017,22:68-69.
[3] 阮小閱.從“跨界”現象看民族唱法與美聲唱法的融合[J].當代音樂,2018,06:95-96+103.
[4] 邢瑋潔.民族聲樂與美聲唱法有機結合的意義分析[J].戲劇之家, 2016,17:8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23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