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40年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2018年是我國改革開放40周年,四十年來,國家出臺了一系列的方針政策,充分激發了市場活力,各行各業都以驚人的速度高速發展,取得了令世界矚目的成就,人民生活得到了顯著改善。特種紙產業同樣也在各級政府部門和行業組織的關心支持下、行業同仁的共同努力下蓬勃發展,產量已躍居世界各國首位。2017年,我國特種紙產量670萬t,在全球特種紙總產量中占比約為四分之一,與我國造紙工業在全球的地位相當。回顧改革開放40年來特種紙產業的發展變化,可以說是形勢喜人、成就顯著。特種紙產業加強了造紙工業與國民經濟各行業的聯系,提升了造紙行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影響力。
1民營企業的崛起推動了我國特種紙產業的高速發展
特種紙產業發展的外因當然是源于我國經濟的發展對特種需求的快速增長,而能夠迅速應對市場高速增長的內因,民營特種紙企業的快速崛起功不可沒。造紙行業作為充分競爭行業,在這一時期大部分國有企業已改制為民營企業,一部分則改制為國有控股企業。改制后的企業充滿活力,經營機制更加靈活,發展欲望更加強烈,應對市場更加迅速,使企業迅速發展壯大。除此之外,企業中一些骨干精英結合社會資本還創辦了一大批新的企業,使得特種紙企業的數量大幅增加,特種紙的產量也大幅提高。
特種紙產業的快速發展主要是在20世紀90年代后10年左右的時間,也就是我國改革開放的攻堅階段(1992年初小平同志發表南巡講話至2002年10月黨的十六大召開),這一時期主要是進行以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為核心內容的綜合改革。多家知名特種紙企業都是在這一時期成立或者發展壯大起來的。
浙江仙鶴特種紙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已在衢州衢江區、常山縣和河南內鄉縣擁有3個制造基地,36條現代化造紙生產線(包括子公司),產品包括煙草行業用紙、家居裝飾用紙、商務交流及防偽用紙、食品與醫療包裝用紙、標簽離型用紙、電氣及工業用紙、轉印原紙、低定量出版印刷用紙、特種漿等九大系列60多個品種,年產量超過75萬t,并于2018年4月20日在上交所主板上市。
河南江河紙業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位于河南省武陟縣。擁有造紙生產線5條,涂布加工生產線20余條,年生產加工特種紙能力40萬t?,F有山東江河紙業有限責任公司、河南大指造紙裝備集成工程有限公司等多家關聯子公司。主導產品有無碳復寫紙、熱敏紙、離型原紙、特種印刷專用紙等中低定量的特種紙。
泰安百川紙業有限責任公司成立于2002年,擁有8條先進的特種紙生產線,產能12萬t。產品包括羊皮紙、輕型紙、無碳原紙、字典紙、不銹鋼襯紙、金箔原紙、卷纏絕緣原紙、離型原紙等,其中羊皮紙占據國內市場最大份額。
浙江恒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位于浙江省龍游縣,公司生產的食品包裝紙、醫療包裝紙等產品在業界有良好的的口碑。
2引進外資推動了特種紙產業與國際接軌
國際資本和國際知名特種紙企業先后在國內采取合資、獨資的方式設廠生產特種紙,促進了我國特種紙產業與國際特種紙先進企業的交流,推動了我國特種紙產業與國際接軌,使企業的管理水平、營銷模式、工藝技術、產品質量等都有了大幅度改進和提高。
1993年日本三木特種制紙株式會社與國營高河造紙廠合資成立安徽三木特紙有限公司,產品主要為絕緣紙和工業用薄頁紙(0.05~0.38mm),1996年獲得日本JIs標識認證,采用濕抄機生產絕緣紙板。
四川錦豐紙業股份有限公司(原四川錦豐紙業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是成都最早的一批合資公司,由香港凱心有限公司、香港鉅標投資有限公司、中國煙草物資公司等單位合資興建,主要產品為卷煙用紙,主要設備采用進口設備,產品質量在當時處于國內領先水平。
APP于1996年投資建設金華盛紙業(蘇州工業園區)有限公司,年產量60余萬t,除無碳復寫紙、熱敏紙等特種紙產品外,還生產雙膠紙、銅版卡和辦公用紙等系列產品。
東拓(上海)電材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主要業務是分切銷售來自母公司北越制紙株式會社的電子元器件承載帶紙產品。
韓國國一制紙株式會社成立于1978年,于2003年在中國投資成立國一制紙(張家港)有限公司,主要目標客戶是張家港浦項不銹鋼有限公司,生產不銹鋼襯紙。于2004年11月投產,擁有全套進口生產設備2臺,紙機幅寬達2565 mm,年產量6萬t左右,主要產品為本色、白色、黃色淋膜原紙、不干膠面紙、底紙、離型原紙等產品。
芬蘭奧斯龍集團有多年生產高性能的無紡布和特種紙的歷史,主要產品包括過濾紙、擦拭紙等。2004年在山東濱州成立奧斯龍復合纖維(濱州)有限公司;2010年又收購了普瑞克集團旗下的山東普瑞富爾特紙業有限公司,其主要產品是汽車用過濾紙;2012年奧斯龍集團與山東龍口玉龍紙業合資在龍口市建立新的工廠奧斯龍玉龍特種紙業公司。該工廠隸屬于奧斯龍集團食品與醫療特種紙事業部,主要生產醫療包裝紙和美紋膠帶原紙。
位于浙江省衢州市的浙江夏王紙業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是由德國夏特裝飾紙股份公司和浙江仙鶴特種紙有限公司共同投資成立的合資企業。夏王公司引進國際先進生產設備和管理技術,其生產能力以每年50%的速度遞增,目前已擁有超過18萬t/a的生產能力,其生產的印刷原紙和素色紙兩大類共200余種產品,填補了國內多項同類產品空白,不僅暢銷國內,還大量出口至亞洲、美洲和大洋洲。
中煙摩迪(江門)紙業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是由中國煙草總公司與施偉策一摩迪國際(中國)有限公司以各50%的股份比例興辦的合資企業。公司引進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造紙設備,并由法國摩迪制紙公司提供技術支持,設計產能年產12000 t卷煙紙和6000 t高透成形紙。
阿爾諾維根斯(衢州)特種紙有限公司由法國阿爾諾維根斯公司于2007年注資控股浙江凱恩特種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控股的子公司亨寶德紙業組建而成,位于浙江衢州市,并于2008年完成全部股權收購,主要產品為描圖紙。 陽光王子(壽光)特種紙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由山東世紀陽光紙業集團有限公司與日本王子艾富特株式會社合資成立,專業生產裝飾原紙。公司年產裝飾原紙5萬t。為適應裝飾原紙市場產品定制化的模式,公司規劃建設2條裝飾原紙生產線,紙機卷紙幅寬1430mm,設計車速700m/min,工作車速600m/min。
UPM常熟紙廠3#紙機于2016年投產,可生產各種定量的白色和藍色的單面和雙面格拉辛紙。
華邦古樓新材料有限公司由浙江萬邦漿紙集團與德國古樓集團于2017年合資組建,原萬邦集團浙江華邦特種紙業有限公司和安徽華邦特種材料有限公司都歸屬新公司,此外,還收購了浙江大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并在龍游城北開發區新建年產12萬t裝飾原紙的生產基地。
2相關產業的介入使特種紙的品種更加豐富
建材行業生產的陶瓷纖維、玻璃纖維等無機纖維,初期主要是用來制造氈、毯、布、繩等耐高溫材料。隨著蓄電池隔板、印刷線路板、高效保溫隔熱材料需求的不斷增長,無機纖維的相關科研生產單位為獲得更高的產品附加值,紛紛投資建設造紙生產線,推動了我國無機纖維紙的發展,如南京玻纖院、山東魯陽公司等?;w行業在開發高性能纖維的同時,也積極介入合成纖維紙的研發,如煙臺民士達特種紙業股份有限公司、蘇州超美斯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這兩家企業在成功開發芳綸纖維的基礎上,建設了芳綸纖維紙的生產線,填補了國內空白,使我國芳綸紙完全依賴于進口的局面得到徹底改善。
纖維原料生產企業把產業鏈向下游延伸建設造紙生產線的同時,一些特種紙的用戶也將產業鏈向上延伸,自行生產所需的特種紙產品。建滔化工集團有限公司1988年在深圳設立覆銅箔板生產線,已成為全球最大的覆銅箔版生產商之一。該公司一直積極進行垂直和橫向雙線擴展,在生產覆銅箔版的同時,業務還擴展到覆銅箔版所用的基材漂白木漿覆銅箔版紙、玻璃纖維布等產品。保定風帆蓄電池股份有限公司采用引進生產線生產蓄電池隔板。造紙法煙草薄片是近20年來興起的一種特殊的紙基材料,就是將煙葉碎片、煙末、煙梗等與造紙用植物纖維原料混合,用造紙工藝加工的再造煙葉。與其他工藝生產的煙草薄片相比,造紙法煙草薄片更有利于卷煙降焦減害和改善卷煙內在品質,國際上使用造紙法生產煙草薄片已有半個多世紀的歷史,在卷煙配方中已普遍使用,世界上銷量最大的幾個卷煙品牌中,煙草薄片的平均摻配比例均已超過20%。20世紀90年代后期,我國先后在汕頭、杭州等地試驗該工藝生產煙草薄片,隨后將該工藝擴展到全國,建立了多條煙草薄片生產線。除了汕頭的廣東金科再造煙葉有限公司、廣東省金葉煙草薄片技術開發有限公司、云南玉溪的中煙施偉策(云南)再造煙葉有限公司、云南中煙昆船瑞升科技有限公司外,其余包括福建、浙江、上海、江蘇、安徽、湖南、湖北、河南、山東、貴州、四川等中煙公司建設的薄片廠均為煙草行業獨資經營,現共有企業15家,產量15萬~20萬t。
4創新活躍、技術進步顯著
特種紙品種繁多,功能多樣,新品種層出不窮,涉及的纖維原料、化學品、加工設備、加工工藝相比普通紙也更加復雜多樣,這就為廣大的造紙科技工作者提供了廣闊的舞臺。中國制漿造紙研究院有限公司、華南理工大學、陜西科技大學等國內主要的特種紙研發單位都在不斷加強在特種紙領域的創新開發,從行業申請專利和發表論文的數量來看,特種紙相關領域的占比在不斷提高。隨著特種紙企業實力的不斷增強,其創新研發水平和積極性也在不斷提高,使得特種紙企業在造紙行業高新技術企業中占比相對較大。
國家政府部門和一些地方政府對特種紙的支持力度也在不斷加強,科技部從“十二五”計劃開始加大了對特種紙科技創新的投入,把高新技術與重大裝備相關的電氣用紙、過濾用紙、紙基密封材料、紙基摩擦材料等列入支持范圍。浙江省在建立了省級特種紙創新服務平臺的基礎上,2018年又批復龍游縣建設創新服務綜合體的申請,進一步為特種紙產業的創新提供條件。
現在不僅是與造紙行業相關的高校、科研院所積極投入資源開展特種紙方面的創新研究,一些綜合性的高校和高水平的研究所也在開展特種紙方面的創新研究,有的甚至還建設了生產線。中科院煤化所曾在“863計劃”支持下開展燃料電池用碳纖維紙的研究,中科院青島生物能源所曾開展電池隔膜紙的研究,北京化工大學曾在實驗室研究的基礎上建設了碳纖維發熱紙的生產線,杭州華大海天科技有限公司就是浙江大學林賢福教授等在實驗室研究基礎上建立的以熱轉印紙和照相紙為主導產品建設的涂布加工紙廠,2018年該公司控股衢州市東大特種紙有限公司,進一步向原紙領域擴張。
5資本市場為企業創新發展提供支撐
特種紙企業在滬深上市的一共有6家,除了前文中提到的仙鶴特種紙有限公司之外,還有廣東冠豪高新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牡丹江恒豐紙業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凱恩特種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民豐特種紙股份有限公司、山東齊峰特種紙業股份有限公司。
民豐特種紙股份有限公司是由有近百年歷史的民豐集團公司(前身民豐造紙廠)發起并創立的。2000年6月“民豐特紙”股票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主導產品包括卷煙紙、描圖紙、電容器紙、格拉辛紙、紙粕輥等。
牡丹江恒豐紙業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生產卷煙紙、濾嘴棒紙、接裝紙原紙、鋁箔襯紙和其他特種工業用紙,是全國最大的卷煙配套用紙生產基地,2001年4月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
廣東冠豪高新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內首家大規模生產熱敏紙的專業公司,也是目前國內生產設備及工藝最先進的大型無碳復寫紙、不干膠標簽材料生產基地。公司于2003年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
浙江凱恩特種材料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7月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主導產品為電解電容器紙、茶葉濾紙、吸塵器袋紙,是國內唯一能系列化生產電解電容器紙的企業,也是全球第二大電解電容器紙生產廠家。
山東齊峰特種紙業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內外知名的特種紙生產企業,2010年在深圳證券交易所A股上市。
公司上市為企業發展籌集了充足的資金,使這些企業迅速發展壯大,企業的裝備水平和工廠環境都得到了很大改觀,在國際上也處于領先水平。從多年統計來看,特種紙上市企業的利潤水平相對穩定,利潤率相對較高,在包裝紙和印刷紙市場不景氣時期,特種紙上市企業雖然資產占比較低,但利潤一度曾經占造紙行業上市公司總利潤的50%以上。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03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