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鋼琴演奏技術的形態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隨著經濟建設越來越好,人民生活的水平越來越富足,有更多的人開始喜歡音樂,喜歡鋼琴。鋼琴作為樂器之王,是當之無愧的,一名好的鋼琴師可以經過他的雙手演奏出一篇絕美的樂章,給聽眾帶來極大的享受,對于自身來說也是一次進步。掌握有關鋼琴演奏技術的形態知識,是提高彈奏鋼琴技術的必經之路。本文先論述鋼琴演奏技術的概念,進而從觸鍵方式、彈奏方法和演藝技巧等方面探討,希望能夠為鋼琴演奏者提供一些幫助 ,促進其彈奏鋼琴水平的提高,希望促進鋼琴演奏的長遠發展,也希望更多的人走進鋼琴,了解鋼琴,學會彈奏鋼琴。
  【關鍵詞】鋼琴演奏;技術;形態;觸鍵
  【中圖分類號】J624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鋼琴是起源于意大利的一件樂器,現在鋼琴已經經常在多種演奏場合出現,不論是獨奏、重奏中都有鋼琴的身影。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對于藝術的追求也不斷增高,很多人都開始學會欣賞鋼琴的彈奏了,不管怎么說,鋼琴已經開始在普羅大眾中流行起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了解鋼琴,彈奏鋼琴。但是這些并不是發自內心喜歡鋼琴的人并沒有真正的掌握彈奏鋼琴的奧義,并沒有真的了解鋼琴演奏技術的發展,這些技能的熟練掌握,才能真正成為一名鋼琴演奏者,才能真正提高自身的鋼琴演奏水平。
  一、鋼琴演奏技術的概念
  對于鋼琴演奏技術的內涵有很多種說法,目前來說,接受度最廣的就是,鋼琴演奏技術指的就是一名鋼琴演奏者通過自己的雙手,通過自己的演奏,準確詮釋出曲譜創作者想要傳達的態度、思想和人生觀,并且能夠讓聽眾共鳴。鋼琴演奏技術首先是對鋼琴演奏者技藝的要求很高,其次對于鋼琴演奏者對于曲譜作品的理解程度,這就需要鋼琴演奏者需要一定的人生經歷,這兩個條件缺一不可,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地傳達出曲譜作者想要傳達給聽眾和世人的內容。
  二、觸鍵方式
  在現在的社會中,所有人對觸鍵的認識都不太一樣,沒有一個普遍認可的分類,但是斷奏、連奏是觸鍵方式最基本的兩種。斷奏是在演奏鋼琴中最基本和常見的觸鍵方式,這是為了讓每個音分開。在彈奏的時候,想要斷奏,那就要運用全身的力量,主要是手指、手腕和手臂,將力量完美的發揮,才能在彈奏的時候想停就停,也可以讓手指淺嘗輒止的觸摸鍵盤,這樣的話,可以更快地將手指抽離鍵盤。有斷奏,自然就有連奏,連奏的目的與斷奏恰好相反,連奏是為了將每個音連起來,不在分散,這就要求演奏者不能過快地觸摸鍵盤,也不能過慢地接觸鍵盤,應該以一種非常柔和的舒緩的方式來觸鍵,只有將緩慢的速度運用得恰到好處,才能令聽眾聽起來悅耳。
  三、技術形態分析
  在學習鋼琴的時候,技術內容是不可忽視的部分,當你能夠熟練地運用技術的時候,才能演奏出動人的樂章,才能彈奏出令聽眾喜歡的音樂,才能真的發揮出鋼琴的魅力,才能讓你的演奏變得引人入勝。鋼琴技術內容分為琶音、音階、雙音、八度、和弦。
  琶音是和弦的一種形式,是一堆和弦,琶音與和弦分解是有很大的關系的,包括三度和四度的音階,這就是比較大的音程,這對于演奏者的手指要求就非常高了,只有具備極高的手指靈活度才能比較好的掌握琶音,故而必須在平時練習手指靈活度。在演奏的過程中要主義手指和手腕的配合,才能真的談好琶音。想要練好鋼琴,就必須加緊基本功的練習。
  雙音是鋼琴演奏中比較容易見到的一種演奏技術,指任何兩個音的同時彈奏。雙音的名稱有時按兩個音的唱名稱呼,有時按兩個音的音程度數稱呼,如do和sol,既可自下而上直呼do—sol雙音(但一般不自上而下稱sol—do),也可稱do上的純五度雙音或純五度和音。從初學鋼琴彈奏技術的角度,可以分為:時值較長的雙音,較常見的是三度、五度、六度及較少些的二度、四度、七度雙音;連奏的雙音;跳音的雙音;持續重復的同一雙音。
  音階就是以全音、半音以及其他音程順次排列的一串音?;疽綦A為C調大音階,在鋼琴上彈奏時全用白鍵。音階的練習是非常重要的,好好練習音階可以增強手指靈活,可以更好的練習彈奏水平。初學者要根據自身的情況制定出詳細的練習計劃,不能間斷的練習,只有不斷訓練才可以提高演奏水平。
  八度是鋼琴演奏中非常難的一種方式,對于手指跨度的要求比較高,大拇指和小拇指要有非常遠的距離才能彈出這個音,想要彈奏的優美,更要將距離控制得當,手指不能變的軟弱無力,但是更要將手指手腕放松,不能手腕僵硬,手指要靈活,只有這樣才能將彈奏出來的音樂更加優美動聽。
  和弦是鋼琴演奏中一種重要的技術,能夠將音樂畫面變得非常的壯闊,和弦的熟練運用是建立在演奏者對于鋼琴鍵盤熟悉的基礎上的,對于鍵盤越熟悉就越不容易出錯,越容易熟練的進行演奏,當然手指靈活、手腕放松是基本的要求,才能演奏優美的樂章,才能使音樂變得更加動聽。
  四、演奏者的演奏風格
  鋼琴演奏者因為自身的受教育程度不同,家庭環境不同,自身的領悟力不同,每個人的成長經歷不同,每個人的閱歷不一樣,所以即使不同人演奏同一作品的時候,也會融入自己的風格,也會對樂章作品的不同演繹。
  在古典時期鋼琴藝術家非常多,貝多芬就是代表之一,為后世的學習者提供了寶貴的學習經驗,也造福了無數聽眾,這些作品具有非常的價值。這些演繹風格的特點就是快的樂章就是快,慢的樂章速度慢,在演奏的過程中,觸鍵力度是不一樣的,接觸面積是不同的,這樣表現出來的感覺是不同的,對于聽眾來說是非常棒的體驗。
  到了浪漫時期,演奏的技術已經趨于成熟,肖邦是這一時期的主要代表人物,在這一時期,音色與過去有極大的不同,令鋼琴演奏變得更加富有內涵。這一時期主要追求表達樂譜作者的思想感情,向聽眾傳達作者的處事態度和人生觀。這對于演奏者來說提高了要求,要演奏者能夠表達出作品的思想。
  印象主義時期將鋼琴形態進行了改觀,追求的是意識流,演奏方式也有了極大的不同,追求的是虛無飄渺的意境,用音樂構建出一個更優美的世界,這種虛無的構建是建立在高超的演繹水平上的,不靜下心來經過刻苦練習是不能熟練掌握這一演奏風格的。
  五、結語
  簡而言之,鋼琴自誕生以來,經過許多年的發展,在演奏形態和演奏技術上有了很大的進步,越來越多的人了解鋼琴,喜歡鋼琴,演奏鋼琴,演奏者不能忽視對于基本功的練習,只有掌握并熟練運用鋼琴演奏技術,才能自如地通過鋼琴傳達自己想要傳達的心聲,才能提高自身的演奏水平,才能演奏出優美的樂章,才能讓聽眾得到極大的滿足。
  參考文獻
  [1]閔小敏.高校鋼琴演奏技術與教學技巧研究——評《指尖的藝術——鋼琴演奏理論與技巧》[J].高教探索,2019 (1):132,134.
  [2]閆薇.淺析鋼琴演奏技術的形態[J].黃河之聲,2017(14): 104.
  [3]秦娜.鋼琴演奏技術的形態初探[J].北方音樂,2017,37 (17):7.
  [4]周婷婷.鋼琴演奏技術的形態學分析[J].藝術研究, 2017(1):96-97.
  [5]劉苡兵.鋼琴演奏技術的形態分析[J].北方音樂,2016, 36(2):56.
  [6]曾藝.鋼琴演奏技術的形態分析[J].戲劇之家,2015(23): 74.
  作者簡介:吳曉(1982—),浙江溫州,講師,碩士,浙江音樂學院,研究方向:鋼琴演奏。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0500.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