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腎炎血尿患者尿紅細胞形態結果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目的:檢測慢性腎小球腎炎血尿患者尿中紅細胞形態,為臨床醫生診療提供參考依據。方法:收集慢性腎炎患者新鮮晨尿,低速離心后在相差顯微鏡下觀察尿紅細胞形態,分析慢性腎炎患者血尿患者尿紅細胞型別。結果:100例慢性腎炎患者尿紅細胞多形型占82%,混合型占13%,均一型占5%。結論:大部分慢性腎炎血尿患者其尿紅細胞形態有一定的變形性,尿紅細胞形態對慢性腎炎診斷有一定的應用價值。
關鍵詞:紅細胞形態;慢性腎炎;血尿;
慢性腎小球腎炎(chronic glomerulonephritis,CGN)簡稱慢性腎炎,是腎內科常見的疾病之一,該病有不同起病方式,其中僅有少數急性腎炎發展為慢性腎炎,其他大部分慢性腎炎的發病機制是由免疫介導炎癥引起。該病主要臨床表現可各不相同,臨床表現以蛋白尿、血尿為主、可伴有高血壓、水腫等,病情遷延,緩慢進展,可有腎功能減退,最終腎功能惡化,發展為慢性腎衰竭。慢性腎炎可發生于任何年齡,以中青年為主,男性多見。血尿是泌尿系統疾病中的最常見臨床表現之一,引起血尿的病因可分為腎小球性與非腎小球性,不同的病因尿紅細胞形態可出現不同的變化[1],慢性腎炎患者可有血尿的臨床表現,可運用相差顯微鏡觀察尿紅細胞的形態,進而來判斷血尿的來源,為泌尿系統疾病診斷提供有價值的實驗依據,為臨床疾病診斷及治療提供有力的依據。本研究運用相差顯微鏡檢測了100例慢性腎小球腎炎患者血尿紅細胞形態,研究慢性腎小球腎炎尿紅細胞形態特點,尋找規律,為臨床提供參考依據。
1資料和方法
1.1臨床資料 回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 山西省運城市中心醫院腎內科門診和住院的100例有血尿的慢性腎小球腎炎患者尿液紅細胞形態結果,其中男50例,女50例,年齡11-92歲,平均(51.88±22.50)歲,以尿紅細胞>8000個/ml符合血尿診斷標準[2]。納入標準:慢性腎臟病診斷標準腎臟結構或功能異常>3個月。出現下列任何一項指標,持續時間超過3個月,(1)白蛋白尿;(2)尿沉渣異常;(3)腎小管相關病變;(4)組織學異常;(5)影像學所見結構異常;(6)腎移植病史[3]。
1.2方法
1.2.1 尿液收集與尿紅細胞檢驗
收集患者清晨中段尿10ml于離心管刻度處,400×g,離心5 min,離心后傾倒或吸去棄上清,留0.5 ml,混勻后,取1滴充液到專用的尿沉渣計數板里,先用低倍鏡,后用高倍鏡計紅細胞數量和紅細胞形態?;颊呤占瘶吮厩?4h內未飲用刺激性液體,未大量食用肉類等,避免食用影響尿液pH值的食物,標本采集前4h內患者禁飲,女性患者應避開生理期。所有標本均在留標本后2 h內完成檢測,以防止標本放置時間過長對尿紅細胞形態產生影響。
1.2.2 血尿結果判定[4]
尿紅細胞型別:(1)均一型:尿紅細胞大小一致,變化均一,整個涂片中不存在兩種以上類型的畸形紅細胞,畸形紅細胞<20%。(2)多形型:尿中紅細胞形態多樣、大小不一,常見的畸形紅細胞類型有:靶形紅細胞、棘形紅細胞、面包圈樣紅細胞、大小紅細胞(大者為正常的1~2倍,小者為其1/2,顏色變淺)、環形紅細胞等其他類型,尿紅細胞畸形紅細胞占總數80%以上。(3)混合型:均一型紅細胞和畸形紅細胞同時存在,畸形紅細胞在20%-80%。(4)對于有較多皺縮紅細胞的尿標本,用水稀釋1-2倍,室溫靜置10分鐘,如紅細胞形態恢復正常,則是正常紅細胞,反之為畸形紅細胞。
1.2.3 實驗儀器
采用ZEISS Axiostar-plus相差顯微鏡和尿沉渣計數板觀察尿紅細胞形態,LC-4012型低速離心機離心尿標本。
1.3 統計學處理:采用 EXCEL 2007軟件統計分析。
2結果
100例慢性腎小球腎炎患者尿紅細胞多形型占82%,混合型占13%,均一型占5%。
3討論
慢性腎小球腎炎(chronic glomerulonephritis,CGN),簡稱慢性腎炎,患者可有血尿、蛋白尿,伴或不伴水腫及高血壓,病史超過3個月,有無腎功能損害均應考慮慢性腎炎,此病是一組以血尿、蛋白尿、高血壓和水腫為臨床表現的腎小球疾病。慢性腎炎起始因素多為免疫介導炎癥,除免疫因素外,非免疫非炎癥病理生理過程參與了慢性化進程,該病有多種病因、發病機制和病理類型。慢性腎炎可發生在任何年齡,以中青年為主,男性多見,起病緩慢、隱匿,早期大多數患者可無任何癥狀,少部分患者可出現疲倦、乏力、納差和腰部疼痛;水腫可有可無,一般不嚴重。隨著病情的不斷發展腎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減退,腎功能逐漸惡化 并出現相應的臨床表現,最終發展至終末期腎衰竭-尿毒癥。腎活檢可明確慢性腎炎病理類型,對治療及預后有重要的指導作用,病理類型主要為微小病變型腎病、系膜增生性腎炎、膜增生性腎小球腎炎、腎小球局灶節段性硬化性腎病及膜性腎病,其相同的特點為腎臟雙側性損害的病變。關于尿量可有一個相當長的無癥狀尿異常期,但隨著病情的發展可漸有夜尿增多,晨尿液檢查可表現為程度不等的蛋白尿和(或)血尿,部分可有紅細胞管型,患者除有上述慢性腎炎的一般表現外,血壓(特別是舒張壓)可持續性中等以上程度升高,嚴重者可有眼底出血、滲出,甚至視盤水腫。尿標本是臨床易于獲得的體液標本,可用于有血尿患者慢性腎病的診斷。Birch首先應用了相差顯微鏡對尿中的紅細胞形態變化進行了觀察,發現了均一型紅細胞和多形型紅細胞,并根據此將分為了腎小球性以及非腎小球性血尿,此法被廣泛應用于腎病的診斷[5],慢性腎炎患者尿紅細胞形態發生變化的因素可能是紅細胞通過出現病理改變的腎小球濾膜時被擠壓而損傷,使得紅細胞形態出現畸形改變。本研究結果顯示100例慢性腎小球腎炎患者尿異常紅細胞多形型占82%,混合型占13%,均一型占5%。通過分析結果發現尿紅細胞形態檢查對于慢性腎炎診斷的敏感度為82%,也有5%的慢性腎炎患者尿紅細胞形態為均一型。本研究結果說明采用相差顯微鏡觀察尿紅細胞形態是一種簡便、快速、經濟、實用的實驗方法,在慢性腎炎的診斷中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熊立凡,李樹仁.臨床檢驗基礎[M].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0:73.
[2]羅春麗,劉體全,朱偉等.臨床檢驗基礎.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9.
[3]上海慢性腎臟病早發現及規范化診治與示范項目專家組,慢性腎臟病篩查診斷及防治指南,中國實用內科雜志.2017,31(1):27-34.
[4]張時民. 實用尿液有形成分分析技術[M] .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161-164.
[5]Birch D,Fairley KF. Hematuria:glomerular Or non - glomerular[J]. Lancet,1979,2(8147):845-84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295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