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電基礎設施對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影響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通過對我國個人用戶購買和不選擇購買新能源汽車主要因素進行分析,結合當前我國大力推進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政策,給出了對策建議,明確充電基礎設施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旨在促進我國新能源汽車更加健康發展。
關鍵詞:充電基礎設施;新能源汽車;發展;影響
中圖分類號:U47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7988(2019)10-47-02
Abstrac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main factors that individual users buy or not choose to buy new energy vehicles in China, combined with the current policy of vigorously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new energy vehicles in China,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are given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new energy vehicles in China.
Keywords: Charging infrastructure; New Energy Vehicle; development; Influence
CLC NO.: U471 Document Code: B Article ID: 1671-7988(2019)10-47-02
前言
汽車,作為現代人類最依賴的交通工具,是消耗有限資源數量較大的物品。早在上世紀初,就有工程師設計了純電動的汽車,不過受制于當時的技術條件,這并沒有普及的基礎。當前,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意識到用新能源汽車替代傳統化石燃料汽車的重要性,并相繼對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作出了規劃。新能源汽車究竟能發展到什么程度,必不可少的要看市場的接受程度,最能代表市場的主體則是汽車用戶個人。
1 我國新能源汽車相關政策
我國于2001年啟動“863”計劃電動汽車重大專項,明確了以發展新能源汽車技術為當時的重心,并且確定了以純電動汽車、混合動力汽車、燃料電池汽車為“三縱”,以動力總成、驅動電機、動力電池為“三橫”的“三縱三橫”研發布局。2009-2013年,國家四部委組織開展了“十城千輛”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運營,在全國25個試點城市的推廣僅為3.9萬輛,并且其中包含了一部分混合動力節能汽車。在25個試點城市中,僅一半左右完成率超過50%,示范運營效果十分不理想。國家在總結新能源汽車發展的經驗后,于2014年密集發布了《關于免征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的通知》、《關于2016-2020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支持政策的通知》、《關于電動汽車用電價格政策有關問題的通知》等多項政策,期望通過購車補貼、減免稅費等直接鼓勵私人用戶購買新能源汽車。
2 個人用戶購買新能源汽車的主要因素
2.1 成本因素
先行絕大多數新能源汽車是使用電能,與傳統化石能源汽車相比較,使用新能源汽車的每公里需要的電能十分便宜,甚至不到傳統汽車的三分之一,具有非常大的價格優勢,使得個人用戶的直接用車成本大為降低。再者,使用電能的汽車沒有了發動機,只有動力驅動系統,所以汽車的結構被大大簡化,基本去除了保養的成本,維護起來十分方便和便宜。另外,堵車是一種常態,對于燃油汽車來講,低速行駛時燃油經濟性是很差的,一般都難以在城市道路中保持較長時間的經濟時速。而新能源汽車則幾乎不受堵車的影響,相對能源消耗極為降低。
2.2 政策因素
在一些交通擁堵的城市,如北京、上海等都采取了限號限行的城市治理措施,傳統汽車的上戶上牌受到極大制約,很難滿足個人用戶日益增長的用車需求,而個人用戶轉向購買新能源汽車則不受相應限制。其二,新能源汽車在全國絕大多數省市都能取得相應的稅費減免,廠商也能得到較大的政府資金補貼而使得高大上的新能源汽車進入尋常百姓家成為現實。
2.3 科技感強
電動汽車的起步基本是沒有延遲的,在功率一定的條件下,扭矩決定了一臺車的加速性能。電動機具有極其強勁的爆發力,在起步之初就可以輸出最大啟動扭矩。傳統燃料汽車則有起動、熱機,扭矩隨著轉速的逐步上升而上升,到達最大扭矩后再相對緩慢的下降。電動新能源汽車普遍具有起步快的特點,滿足了一部分個人用戶對于汽車起動性能的追求。
基于電能的新能源汽車,往往搭載更多高科技元素,結合更多智能化功能,部分實現車-物聯網,使得科技感十足,吸引了一大批忠實的個人用戶。
3 個人用戶不選擇購買新能源汽車的主要因素
3.1 充電基礎設施不足
當前,大多數城市的公用充電基礎設施存在嚴重不足的情況,充電站偏遠且偏少,在充電高峰期往往需要排隊很長時間,且一次充電的時間遠不如一次加油給汽車補充的能量充足。城市建設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的配套政策也有不足,往往建設類似充電站、充電樁需通過物管、消防、城市管理、產權單位(個人)等層層審批,周期長,效果不明顯,社會投資者也常常望而卻步。
3.2 續航里程不能滿足惡劣工況條件
一般惡劣工況是指長途行駛、惡劣天氣條件下行駛。長途行駛時,新能源汽車電腦顯示的續航里程和實際續航里程不相符,這容易引起車主對續航里程的偏差,造成中途停駛的風險,特別是高速路上的停駛甚至有極大的安全隱患。冬季時,電動新能源汽車的電池特性具有較大的局限性,冬天氣溫低,電池即便充滿也很難達到理想的工況,使得續航里程快速下降。夏季時,由于天氣炎熱,個人用戶出于乘坐舒適性的要求,在行駛過程中使用空調也會大大消耗蓄電池能量,使得本就不太高的續航里程快速下降。
3.3 后期維護費用不可控
新能源汽車的前期使用,電費確實要比燃油低許多,不過當前受到技術制約,電池的壽命是極為有限的,幾年之后需要更換電池組的費用動輒數萬元,幾乎相當一輛經濟型傳統燃料小汽車的價格了,這筆費用個人用戶是很難理解和接受的。
4 充電基礎設施對于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重要性
毫無疑問,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已引起了世界各國的高度重視,尤其對于我國要實現從汽車大國到強國的轉變,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是一條可以實現彎道超車的捷徑。盡管在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過程中,還有蓄電池、快速充電等核心技術需要大力提升,但當下新能源汽車最為迫切的還是充電基礎設施的建設問題。只有將充電基礎設施進行更大更廣范圍的普及,新能源汽車才能得到更多個人用戶的選擇,這已是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最大的瓶頸。
據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數據顯示,我國預計在2020年建成充電站1.2萬個,充電站達到450萬個。以2015年1月的數據為基礎,全國建成的充電站僅為700余個,充電樁數量也僅僅為2.8萬個,5年之內的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還頗為艱巨。破除電力部門的壟斷,引入社會資本,政府對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提供補貼,破除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壁壘等方法手段已形成廣泛的共識。
總的來說,中國新能汽車市場的發展和培育需要更多的個人用戶參與其中,充電基礎設施的快速建設能最快最好的推動該行業的發展,只有更多的個人用戶充電方便了,新能源汽車的銷量也就有了持續快速增長的可能,也只有這樣,才能倒逼更多企業參與新能源汽車的研發、設計,從而實現我國在這一領域站上足夠高的制高點,徹底實現我國從汽車大國到汽車強國的轉變。
參考文獻
[1] 楊春雨,馬鈞.中國新能源汽車政策發展研究[J].農業裝備與車輛工程,2016(1):41-45.
[2] 張紅偉.新能源汽車的發展現狀及前景分析[J].汽車實用技術, 2016(09):22-24.
[3] 王淳.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政策發展研究[D].西南石油大學產業經濟學,2015.
[4] 陳柳欽.中國新能源汽車政策盤點[J].汽車工業研究,2012(3): 14-2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05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