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廁所革命” 于小處見文明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從今年4月起,杭州市西湖小學教育集團紫萱小學校區的廁所成為學生打卡的熱門“景點”。該小學的廁所外觀不僅由學生們參與設計成森林、卡通等主題,廁所的功能也得到了改造,既美觀又實用,大大提高了如廁體驗。此外,每個班的學生都要自己美化廁所環境,每個月學校還會進行廁所星級評比。 (5月19日 《錢江晚報》)
眾所周知,廁所是一個既公共又私密的空間,同時也是反映一個人、一個社會文明素質的地方。對于學校而言,如果廁所臭氣熏天,可能會導致學生對學校產生抵觸情緒,嚴重的話甚至會沾染疾病,危害身體健康。新聞中的小學發起“廁所革命”,不僅營造了良好的如廁環境,背后的教育意義更發人深省。
通過學生親手設計廁所的外觀與主題,迎合學生喜好的同時,也鍛煉了他們的思維能力,培養了他們的主人翁意識——自己設計的,當然要維護好了。一位男生在報道中直言廁所圖案很好看,不忍心去破壞。其次,“廁所革命”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勞動能力以及文明素養。在應試教育的背景下,學校“唯分數論英雄”,卻忽略了學生素質的發展,引導學生美化廁所環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鍛煉他們的勞動能力。此外,只有學生親自打掃過廁所,才會對不文明的如廁行為更加“深惡痛絕”,從而轉化為如廁行為的自律,久而久之文明素養自然也就提高了。
“廁所革命”還反映了一所學校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的優良校風。如廁事聽起來雖小,廁所也不過僅占學校面積的一隅,但上廁所是每個人再平常不過的需求。學校不光是教授知識的地方,同時也要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熏陶學生的品德修養。如果學校對小小的廁所都如此用心,必定也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教育他們凡事要在“實”上做文章,在“小”上下功夫,從身邊事抓起,從點滴事做起。
前段時間,不少學校都進行了校內井蓋的趣味涂鴉,在井蓋上繪出以國防、科普、環保等為主題的作品。此舉不僅美化了校園環境,也為師生營造了獨特的人文氛圍,起到了良好的教育作用。由是觀之,廁所文化也應該成為校園文化的一部分,廁所文化搞好了,更容易激發全體師生的愛校之情。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10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