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農村鄉鎮行政管理特點的改革路徑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為了改善我國農村鄉鎮地區長期存在秩序混亂的現象,需要改進農村鄉鎮行政管理工作。該項工作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一直在持續進行,直至現代已經取得了十分突出的成績。結合先進理論來看,現代農村鄉鎮行政管理因為部分因素的限制,在管理能效上還具有提高空間。因此,本文將分析現代農村鄉鎮行政管理特點和其中存在的問題,結合現代理論和政策方針提出相應的改革路徑。
[關鍵詞] 農村鄉鎮;行政管理;管理能效
[中圖分類號] D63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7909(2019)05-46-2
農村鄉鎮行政管理與城市地區行政管理存在一定區別,原因在于農村鄉鎮居民在觀念上與城市居民存在細微不同。所以,行政管理作為一項地區秩序維護且具有民生服務效益的管理制度,必須結合農村鄉鎮居民的觀念特點進行設立。但是,從現代農村鄉鎮行政管理實際表現來看,因為部分制度規范不可避免會與農村居民觀念相左,導致工作落實遭遇重重阻礙。因此,為了能更好地開展行政管理工作,必須進行改革。
1 農村鄉鎮行政管理特點與缺陷
1.1 職能分散
考慮農村鄉鎮地區群眾利益,農村鄉鎮行政管理必須以此為出發點,對地區各項經濟產出來源進行管理,即農村鄉鎮行政管理的職能特點。而從缺陷表現上看,針對農村鄉鎮地區不同的經濟產出來源,許多農村鄉鎮行政管理單位會針對性地設立項目小組進行管理。這些項目小組職能相對分散,但都需要占有一定的資源,而農村鄉鎮行政管理單位的資源存在上限,在職能分散條件下進行管理工作,容易導致資源供不應求的現象,嚴重時項目小組人員會因為資源問題發生糾紛與沖突,給行政管理工作帶來諸多不便[1]。
此外,從農村鄉鎮行政管理單位內部制度上說,為了保障管理工作有序開展,需要設立不同職能的崗位,如管理崗位和基層崗位。這些崗位在職能上各有不同,但行政管理單位內部職能分散。而項目小組工作必須同時具備人力、財力,所以工作會受到多方限制,降低工作效率。
1.2 人力資源龐大
現代大部分農村鄉鎮行政管理單位認為,要想做好農村鄉鎮行政管理工作,必須實現管理能效全覆蓋。所以,必須先擴張自身的人力資源。關于這一特點,可以通過1.1的職能分散部分的分析內容得到證實。在此認知條件下,這些農村鄉鎮行政管理單位會成立多個部門,且每個部門都會配備相應的人手與崗位,理論上可以實現管理能效全覆蓋。但是,從人力資源與經濟成本的聯系來看,要支撐龐大的人力資源運維,農村鄉鎮行政管理單位必須支出相應的成本,而大量支出會導致單位財政緊張,限制行政管理工作的開展,無法實現能效全覆蓋。此外,人力資源龐大還會帶來其他負面影響:龐大的人力資源體系會導致農村鄉鎮行政管理工作調度十分困難,不能靈活處理工作問題;因單位內部晉升機制,龐大的人力資源體系下,部門內部管理層人數眾多,決策時往往會因為意見無法統一而拖延工作[2]。
1.3 行政職能體制不全面
在農村鄉鎮行政管理政策上,農村鄉鎮行政管理職能體制具有民生服務、監督需求和法律權威3個特點,即相關單位需要在民生角度上監督農村鄉鎮地區居民,再針對其中不符合規定的行為進行治理。治理具有法律權威性,如果不予服從,將依照法律法規進行處理。但實際上,農村鄉鎮行政管理單位在職能體制上對于3個特點或多或少都存在缺陷,即工作目的與民生服務相距較遠、監督執行存在阻礙或沒有落實監督工作、面對不符合規定行為未能正確依照法律法規進行處理,說明農村鄉鎮行政管理單位的職能體制不全面,易導致農村鄉鎮行政管理工作與居民發生沖突,必須進行改善。
2 農村鄉鎮行政管理改革路徑
2.1 提倡行政管理協作工作模式
從某種角度上來說,農村鄉鎮行政管理有必要成立多個不同的專項小組,否則會因為小組人員專業水平限制而導致工作無法開展。但是,在成立多個專項小組的條件下,行政管理單位應避免小組職能分散現象,應重視小組職能集中。具體來說,在實際行政管理工作存在很多專業交叉的工作任務,即同一個問題涉及多個不同專業,說明不同專項小組之間存在協作的可能性。因此,工作中應針對實際問題進行分析,了解問題處理的專業涉及面,再召集對應專業小組前來協商正確、有效的問題處理方案,同時在處理方法決策中重視資源應用問題,保障資源規劃有效合理。同時,在創新視角上,可以分析處理方案是否能給居民、行政單位帶來效益,以降低行政管理工作的資源消耗,增加管理單位的資源量。
例如,假設某農村鄉鎮地區存在大量荒廢土地,且居民經常把生活垃圾丟棄在此區域。此時,在農村鄉鎮行政管理中,首先需要制止居民處理生活垃圾的方式,并設立制定地點來引導居民正確處理生活垃圾;其次荒廢土地具有極高的利用價值,站在民生利益和管理單位利益角度,可以將荒廢土地開發成旅游景點,并鼓勵居民進行商業活動,由此達到地區性創收、增加政府經濟資源總量的目的。
2.2 降低人力資源需求
雖然農村鄉鎮行政管理與人力資源關系緊密,但不代表行政管理工作需要龐大的人力資源,說明現代農村鄉鎮行政管理單位對管理工作的認知陷入了誤區。為了改善現代農村鄉鎮行政管理的人力資源需求,相關單位應提倡綜合型人才應用。在綜合型人才條件下,可以將一些職能相近、職能重疊的崗位結合形成一個新崗位,如在財務、人事管理崗位上,結合綜合型人才的應用,可以通過財務管理起到部分人事管理的目的,由此降低人力資源總量,減少相應的支出成本。此外,針對行政管理調度困難、管理層人數眾多而阻礙決策的表現,在綜合型人才條件下均可迎刃而解,說明此項改革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
2.3 建立全面的行政職能體系
民生服務、監督需求和法律權威是農村鄉鎮行政管理必須具備的3個特征。所以,在理論條件下,現代農村鄉鎮行政管理單位應進行改善。綜合3個特征,現代農村鄉鎮行政管理單位應先了解每個特征的具體含義,找準實際工作中與特征要求不符的缺陷及時改善。之后需要思考每個特征之間的邏輯關系,在民生服務、地區發展等有利于農村鄉鎮地區的角度上建立全面的行政職能體系,以保障地區秩序與發展力。
3 結語
本文主要分析農村鄉鎮行政管理特點的改革路徑,通過分析得到結論:當前農村鄉鎮行政管理已經取得了良好成績,但細化來看依舊存在一些問題,說明其存在改進空間;針對分析得到的問題,提出了相關改革路徑,以消除現代農村鄉鎮行政管理的缺陷,保障管理實效性、經濟性以及工作效率。
參考文獻
[1]寧軍綱.論我國農村鄉鎮行政管理的特點、現狀與改革[J].農技服務,2017(14):156.
[2]焦晶.我國鄉鎮政府行政管理現狀與改革路徑探析[J].現代國企研究,2016(20):208-20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13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