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電商扶貧實施路徑分析與解讀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本文主要以農村電商扶貧實施路徑分析與解讀為重點進行闡述,結合當下農村電商扶貧實施現狀為主要依據,從增強基礎設施建設,提高生產力、推動政府正確引導,解除思想困境、打造特色產業,提高網絡銷售量、增強電商人才培養,授之以漁幾點進行深入探索與研究,其目的在于加強農村電商扶貧效果。
關鍵詞:電商扶貧;貧困戶;難題;對策
對于我國現代社會發展來講,加強農村電商扶貧十分重要,其不但能夠增加農村家庭收入,還能提高農民自身能力。為此,相關部門需加大農村電商扶貧實施力度,應用多元化方法,將其存在的作用與價值充分發揮出,為保證我國農村居民生活質量做鋪墊。本文主要分析農村電商扶貧實施路徑,具體如下。
1.農村電商扶貧實施現狀
1.1貧困戶缺乏固有資源,基礎設施陳舊。農村電商面臨的主要問題便是怎樣增加貧困戶的固有資源,增強生產能力。導致貧困戶貧困的因素有很多,一些是因為祖輩未給他們留下財產;一些是因為先天體力障礙喪失基本勞動力;還有一些是因為需要供子女讀書,對于大多數貧困戶來講是沒有東西能賣,而不是有物賣不出。另外貧困戶多半居住在生活水平較低的偏遠地區,自然條件惡劣,需要較高的運輸成本,特別是網絡設施不完善,盡管一些貧困地區的人們也喜歡網絡消費,但相比于發展蓬勃的地區還差很多。因為貧困戶的經濟來來源為新鮮的農產品,而新鮮的農產品對運輸和時效性要求非常高,怎樣優化貧困地區產品流通是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1.2貧困戶對電商認識不足,排斥心理嚴重。貧困戶貧困的主要原因是他們的思想比較傳統,這同他們長期受封建思想影響有很大關系,他們認為只有拿到現金才是真的,覺得電商還十分遙遠,外加各個媒體報道過與之有關的安全事件害怕自己的錢打水漂,因此諸多農村居民一談到電商等同前相關的網絡交易時,會出現較強的排斥心,致使他們對此種新興銷售模式有一定的抵觸心。
1.3特色產品欠缺標準化,網絡銷售難度較大。自從電商工程被納入到國家脫貧攻堅的規劃中,各政府全實施、大范圍地進行電商扶貧工作,貧困戶獲得技術與資金等方面的支持,這給扶貧工作的推進提供了有利條件。經過一段時間以后諸多貧困戶通過幫扶擁有了屬于自己的特色產品。盡管他們的農產品是新鮮無污染的,但因都是散貨,且沒有包裝與品牌,沒有安全許可證與質量許可證,對消費者來講質量無法保障。此外,生鮮農產品在銷售過程中對硬件條件要求較多,例如存儲、冷藏、保鮮等等,諸多農戶尤其是貧困戶不具備上述條件與技術,這勢必會加大貧困戶特色產品銷售難度。
2.農村電商扶貧實施路徑分析
2.1增強基礎設施建設,提高生產力。首先,拓展網絡覆蓋面。我國最新的互聯網發展情況統計報告顯示,盡管光纜長度依舊在增長,但還有一些偏遠山區沒有光纜,這是阻礙電商發展的主要因素。其次,加大物理配送成本控制力度。加強貧困地區道路村村通建設,實現快遞到達各個貧困村,甚至每個家庭;引入更多物流企業并構建和完善各物流體系;通過電商扶貧政策,減少物流成本,為貧困地區發展電商提供有利條件。
2.2推動政府正確引導,解除思想困境。若想將貧困戶對電商的排斥與抵觸的心理消除掉。首先,一定要讓他們了解網絡交易的安全性,政府部門需大力舉辦電商扶貧活動,應用公眾號和有關網站全面宣傳電商安全知識;其次,要讓他們了解電商能夠獲取更大的效益,公開提供一些幫扶脫貧與信息的成功案例,讓貧困戶了解電商扶貧的好處,在理念上將貧困戶對電商扶貧的偏向消除掉;最后,政府需拓展信息發布路徑,增強扶貧宣傳。定期開展培訓活動與配備有關技術人員下基層指導,給貧困戶普及一些電商知識,推動他們對電商扶貧工作有一個正確認識,并幫助農村構建同外界交流的渠道。
2.3打造特色產業,提高網絡銷售量。盡管利用多元化的扶貧方法可以提高貧困戶的生產力,也有了屬于自己的特色產品,還嘗試了網銷,優化了以往有物可賣的問題,但是因為農產品欠缺標準性,導致貧困戶的農產品無法形成網絡銷售規模。政府一定要幫助貧困戶統一收購農產品,依據相關標準統一進行加工與包裝,或是專門針對某一產品出臺有關政策,進而生長至成熟全過程技術合理,讓貧困戶的農產品漸漸有了屬于自己的品牌,加強網絡銷售量。
2.4增強電商人才培養,授之以漁。第一,組織熱愛電商的農民進行培訓活動,利用電商幫助他們脫貧致富。第二,通過優惠政策鼓勵有實踐經驗的電商從業人員回村創業,通過他們引領貧困戶發展電商。第三,鼓勵大學生返鄉創業或是邀請外出務工的年輕人返鄉創業,把他們發展為貧困地區電商的領頭羊,引領貧困地區電商發展。第四,政府有關部門通過組織農品,外出培訓,或是邀請專家進入農村開展座談會等方式,來提高農村電商發展能力。
結束語
綜上所述,為了保證農村居民生活水平,加強農村電商扶貧勢在必行,其不但能夠減少農民家庭消費支出,還能加強農民對電商的認識。為此,相關人員需給予農村電商扶貧工作高度重視,通過行之有效的手段,將其存在的實效性充分發揮出,為推動農村電商扶貧穩定發展做鋪墊。但當前農村電商扶貧還存在些許問題,為了保證扶貧效果,加大對問題優化十分重要,相關主體可以從增強基礎設施建設,提高生產力、推動政府正確引導,解除思想困境、打造特色產業,提高網絡銷售量、增強電商人才培養、授之以漁這幾方面著手,提高農村居民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劉琳,馬坤.互聯網模式下農村電商扶貧工程實施中的問題探究[J].農家參謀,2018(16):30-31.
[2]朱海波,張學彪.產業鏈重塑視角下的電商扶貧路徑選擇研究[J].中國物價,2018(06):88-91.
作者簡介:
王琪(1992.4- ),女,漢族,四川省瀘州市人,本科,助教,研究方向:市場營銷、電子商務。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184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