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在教育管理過程中更好的體現人文關懷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現代教育管理模式下,人文關懷被愈來愈多的教育專家認可和提倡,將人文關懷融入到教育管理當中,能夠更好的完善和優化現代特色教育。本文主要從人文關懷的概念及內容出發,強調了在現代教育管理過程當中實施人文關懷的作用,最后對實施人文關懷的有效路徑進行了探析。
關鍵詞:現代教育;人文關懷;管理;路徑
引言
創新管理制度對于實施現代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科學合理的教育管理制度不僅有助于教育工作的穩步實施,同時也可以有效提高教育質量和效率。但教育管理的對象是人,因此不能是一種強制行為,必須要堅持以人文本,將人文關懷注入到教育管理過程當中,尊重學生個性,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引導學生遵紀守法,才能構建溫馨、和諧的校園環境,促進學生德智體美的全面發展。
一、人文關懷的概念及主要內容
人文關懷的本質是肯定人的價值,源于文藝復興時所倡導的人文主義,這一思想與我國教育學家孔子所提出的“仁”的觀點具有一致性,即倡導人生而平等,注重追求個性化的思想解放,這一概念也體現出了在現代教育管理當中實施人文關懷的現實價值?,F代教育管理當中,人文關懷的內容主要體現在人文素質教育、道德品質教育以及行為規范教育三個方面。首先是人文素質教育,指的是對學生的人文知識以及人文精神的教育,具體包含文化素質、心理素質、身體素質、能力素質以及思想道德素質等,可以借助于我國悠久的歷史文化思想和精神文明成果來增強學生的知識儲備和創新能力。其次是道德品質教育,要求學校在實施教育管理的過程中要堅持實事求是,并重視對學生的道德教育,引導學生樹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理想,培養學生為社會主義事業奮斗的目標,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最后是行為規范教育,行為源于思想,通過培養學生的愛國意識、集體意識來滲透人文關懷教育,以此來幫助學生端正學習態度,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為培養社會所需的高素質人才奠定基礎。
二、在教育管理過程中實施人文關懷的作用
1.有助于充分發揮教育職能
教育管理是學校整體教育工作的核心,在教育管理當中體現人文關懷是科學促進學生德智體美綜合能力發展的有效教育方式。馬克思曾說過,社會發展的動力源泉是人類本身,而社會發展的根本目的則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因此,在教育工作者要在教育管理和教學活動當中堅持以人文本,從人性化的角度來關愛、理解和尊重學生,采用科學合理的方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新能力,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增強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進而提升教育管理工作的質量和效率。
2.有助于提高教育工作的有效性
教育管理過程當中的人文關懷涉及到學生的學習、生活以及社會實踐等多個方面,要想保障人文關懷的有效性,則必須要切實增強人文關懷實施的力度,如建立醫務室、心理咨詢室等,切實解決學生的身心需求,提高對學生心理健康的關注度。其次,要加大對困難學生的幫助,增設貧困助學金,幫助困難學子解決部分物質需求。因此,將人文關懷注入到教育管理當中,能夠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滿意度,提高學生的學習專注力,進而促進教育管理工作有效性的提高。
三、在教育管理過程中體現人文關懷的路徑探析
1.堅持以人文本,營造良好的人文環境
堅持以人文本要求學校在開展教學活動時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并在實施教育管理時尊重學生個性、認可學生發展并強調學生的獨立人格。學校要建立健全科學合理的教學管理和人文制度,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并在此基礎上開展人文關懷教育,摒棄傳統的灌輸說教模式,堅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科學發展觀來引導學生,開展多樣化的教學模式,將人文關懷落到實處,進而為全體師生構建良好的人文環境。此外,教育管理者要建立監督機制,對人文制度的執行和落實情況進行嚴格的監督,對于教育工作者的專業素質、品德修養進行定期考核,并結合自身情況修改和完善人文關懷機制,為校內良好人文環境的氛圍營造奠定制度基礎。
2.培養高素質的教師隊伍
教育管理過程中的人文關懷主要是通過教師去體現,教師作為教育工作的部署、實施、監督和反饋人員,不僅要具備扎實專業知識和教學技能,同時也需要學習和掌握心理、交際以及管理學方面相關理論。通過不斷提高教師的科學文化素養和執教能力,將人文關懷注入到實踐教育管理當中。創新教育理念,注入人本思想,教師要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當中不斷拓寬思路,主動改變以往填鴨、說教式的教學方法,運用創新思維來進行“授業解惑”,要善于在日常教學過程當中發散思維,創新方法,發掘教育契機,通過將人文關懷來注入到教育管理當中,以更好的體現現代教育管理的“溫度”。
3.整合資源,創新教育工作模式
新形勢下的教學管理工作要想充分體現人文關懷,除了要明確內部教學環境之外,還要結合社會因素來具體實施,特別是面對現今的網絡環境,教師必須要將網絡資源與教育管理進行整合,利用網絡平臺,實現教育平臺的信息化管理,增強師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讓教師能夠更好的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此外,基于人文關懷的管理管理模式尚處于發展階段,這不是一項短期的教育活動,而是一種新意識、新理念的形成,是一種能滲透到教學各個層面的全新教育模式。因此,只有不斷增加人文關懷力度,將人文關懷滲透到教育管理的各個環節,并通過長期的實踐與探索,才能真正體現出人文關懷在現代教育管理當中的價值。
結束語
綜上所述,新形勢下的教育管理必須要主動將人文關懷融入到教學工作的各個環節,并以人文關懷為目標,堅持以人為本,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主動轉變教學管理模式,才能切實提高教育管理的質量和有效性,讓學生能夠在自由、和諧的氛圍當中學習和成長,進而為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培養出一批高素質、高技能的復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1]苗琳,賈林.淺析中外合作辦學模式下的學生管理工作——以遼寧大學亞澳商學院為例[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6(8).
[2]張璇.人文關懷視域下的現代高校教育管理研究[J].教育教法探討與實踐,2016(11)
[3]魏華.高校教育管理的“社會化”路徑及對策 [J]. 現代國企研究 .2017(16)
[4]金宜洛.高校學生教育管理中加強人文關懷的路徑[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8(0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157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