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義務教育”學校自主選課的校本實踐與探索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多元智能理論認為,每個人的智能都是多元化而非單一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相對的優勢智能和弱勢智能,適合的教育可以使每一種智能得到不同程度的釋放和發展。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東凱實驗學校緊緊圍繞“自主發展”核心辦學理念,通過自主選課的校本實踐與探索,形成了一套落實學生學習主體地位、促進學生多元差異發展的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自主選課的樣本體系。
  一、課程建設:建設適合學生發展的課程,培養學生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優勢特長發展
  杜威提出,要尊重兒童的天性,正視兒童的個人體驗和心理需求,按照學生的需要來組織教育活動?!渡綎|省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標準》進一步明確,支持學校設立自主選課學習日,為每個孩子提供適合的教育,促進學生個性發展?;诖耍倚R試艺n程和地方課程的有效校本化實施為基礎,尊重學生個性化需求,開展校本課程的研發與實施工作,建設了以立德樹人為核心指向的學校自主發展課程體系。
 ?。ㄒ唬┳灾靼l展學校課程體系的基本內容
  立德樹人是教學的根本任務,我校的核心辦學理念為“自主發展”,圍繞教學根本任務和學校辦學理念,我校初步將課程確定為思想力課程、基礎力課程和發展力課程三部分。其中,思想力課程主要包括《道德與法治》學科課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校本課程、《學校文化》校本課程、優秀傳統文化體驗教育課程、儀式教育課程(升旗儀式、入學禮、開筆禮、入隊儀式、入團儀式、畢業典禮等);基礎力課程主要為國家課程、地方課程等學科課程的校本化實施;發展力課程包括多元發展必修課程、多元發展選修課程、校園節慶課程、研學旅行等綜合實踐活動課程。
 ?。ǘ┭邪l校本課程的“雙主體”原則
  1.以教師為主體研發校本課程,學生根據興趣和愛好自主選擇。學校充分發掘教師資源,由老師們根據自己的興趣特長開發校本課程,一個個校本課程資源呈現在學生們面前:“百變太空泥”讓學生樂不可支,原來太空泥可以承載天馬行空的想象;“歡樂故事會”讓學生大呼過癮,故事中包含著太多新奇的想象和全新的體驗;“快樂讀寫繪”讓學生大開眼界,原來閱讀、繪畫、表達可以融為一體;“模特走秀”讓學生神采飛揚,快樂和自信洋溢在孩子們臉龐;“經典電影賞鑒”更是引人入勝,其中巧妙的情節設計和藝術構想不斷引起他們的思維碰撞;“走進曲藝”讓學生不僅走進了曲藝,還親身體驗并學習曲藝……為學生自主選課提供了基本的課程資源。
  2.以學生為主體研發校本課程,教師根據學生興趣和愛好研發實施。為給學生個性發展和優勢發展提供更廣闊的平臺,在教師主題研發校本課程的基礎上,同步面向學生開展課程需求調研,對于報名需求超過10人的校本課程予以立項,由學校委派教師或聯系校外專業師資擔任指導教師,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安杷嚒薄皣濉薄吧浼薄疤珮O拳”等課程就是在這樣的“供給側結構改革”中發展起來的。
 ?。ㄈ⑿1菊n程資源內容與學生生活緊密聯結
  在“自主發展”核心辦學理念引領下,為引導學生學會生活、學會學習、學會交往,提高融入社會生活的能力,學校決定增設校外必修校本課程,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循序漸進,由低到高,一是安排收拾書包、洗衣服、燒水、掃地、包水餃、炒菜、做米飯等一系列生活技能鍛煉,二是安排自主分級閱讀、研學旅行等活動;增設校外選修課程,鼓勵學生充分利用社會資源,結合自己的興趣愛好,如器樂、舞蹈、書法、繪畫等,利用雙休日和節假日時間開展提高性訓練,環境允許的條件下甚至可以直接參加社會實踐,豐富學生發展內涵。
 ?。ㄋ模┙ㄔO與實施校本課程相配套的硬件資源
  在常規教室之外,學校建筑面積為7800平方米的尚雅樓(藝術樓)正式啟用,可滿足30個校本課程項目同步實施,涵蓋美術、書法、舞蹈、音樂、器樂排練、團隊活動、美術展覽、演出大廳等功能于一體,課程育人與環境育人融為一體,相得益彰。結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特色辦學推進工作,學校建筑面積為5300平方米的傳統文化體驗教育基地投入使用,數字國學體驗館、國學大講堂、古箏教室、二胡教室、射箭室、茶藝室、棋藝室、長笛教室、葫蘆絲教室、面塑教室等20個傳統文化項目體驗教室,為課程的規范化發展提供了必要的條件。
  二、自主選課:遵循學生學習規律和身心發展規律,實施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學
  學校將每周三確定為“自主選課學習日”,打破行政教學班體制,采用跨班級、跨年級(部分項目)的形式自主選課走班: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自主選擇自己喜歡的老師和課程進行學習。
 ?。ㄒ唬┰谧约合矚g的課程學習中實現個性優勢發展
  每周三下午,學校校園里就一片歡騰,近2000名學生走出自己的教室,來到自己選擇的校本課程所屬區域,開始“自主選課學習日”的活動。有的同學吟誦經典,穿越時空對話先賢;有的同學開弓搭箭,聚精會神百步穿楊;有的同學身著太極服,一招一式有板有眼;有的同學奔跑在綠茵場,揮汗如雨激烈對抗;有的同學懷抱橄欖球,蓄勢待發動靜有度……整個校園變成了一個有著近50門校本課程的巨大課程超市。
  在自主選課過程中,每名同學都根據自己的愛好,按照自己的意愿選擇了心儀的校本課程,沉浸在自己的興趣愛好里,學習方式實現了根本性轉變,把“要我學”變成“我要學”,成為真正意義上學習的主人、發展的主體。
  (二)以校本課程實施為基礎組建學校特色社團
  通過一個學年校本課程的普及實施,學生大致會出現兩種情況:一是對選擇的課程越來越喜歡,有堅持發展下去的意愿;二是對選擇的課程內容已經了解和基本掌握,有換一換課程門類的想法。
  基于此,為做好普及基礎上的提高,引導學生讓將愛好變為特長,實現學生優質項目特色發展,學校鼓勵老師以部分校本課程為依托,組建學校特色社團。特色社團里的學生,不但可以利用校本課程時間進行學習,還可以在課外時間以社團活動的形式繼續學習和鍛煉,為優勢特色發展營造空間。   足球特色社團,就是在足球校本課程實施過程中發展起來的,學校足球隊在全市中小學生聯賽中榮獲冠軍,鑒于足球項目發展體系的完整性和取得的優異成績,我校被教育部表彰為“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另外,蓓蕾繩操社團、蓓蕾民樂社團、蓓蕾舞蹈社團、蓓蕾繪畫社團、蓓蕾蘭亭書社等,以常規活動為載體,參加區、市、省相關比賽,都取得優異成績,我校也因此發展成為“山東省蓓蕾藝術工作站省級示范點”。
  三、評價引領:形成自主選課教學機制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規范體系
  為促進學生自主選課工作的規范開展,提高校本課程實施質量,學校充分發揮評價的引領作用,通過制度設計形成科學的評價體系。
 ?。ㄒ唬┳龊眯1菊n程研發及實施考核,調動教師積極性
  學校將“校本課程研發與實施”納入《東凱實驗學校教師績效考核實施方案》,按照“是否開設,過程如何,結果怎樣”進行評價。一是每學期進行一次校本課程研發統計,要求開設校本課程的教師上交校本課程開發申請和實施綱要,學校組織專人審核后,再準予開課。二是要求授課教師按照先周備課的標準,認真做好校本課程實施準備;“自主選課學習日”實施過程中,學校課程教學部管理人員進行巡課,既解決因為打破行政班限制帶來的安全問題,又關注教學常規落實情況。三是學期末進行匯報展示,為全體學生展示自我、展現風采提供平臺,學校分年段進行綜合評價。
 ?。ǘ┳龊眯1菊n程學習及實效考核,調動學生積極性
  學校將學生校本課程學習考核納入期末考查科目的評價體系中,根據不同課程內容的特點,按照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與態度、期末成果展示等項目綜合賦分,最終成績用等級評定。通過細化對學生的考評,有效調動了學生參加“自主選課學習日”活動的積極性,也激發了學生開展校外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的自覺性,落實了教學效果。
  四、師資保障:為自主選課課程實施和學生持續發展提供人才支撐
 ?。ㄒ唬﹩咏處煂I發展“1+1”項目
  教師專業發展“1+1”,即“勝任1門學科課程教學+研發實施1門校本課程”,為保障自主選課工作的實施,學校首先充分調動現有師資的力量,鼓勵老師們發揮自己的興趣特長研發實施校本課程。音樂教師孔潔、劉璐擅長古箏與二胡,就研發了民樂校本課程;美術教室孫騰、陳曉璇擅長國畫,就負責研發國畫校本課程;體育教師滕冬蕾、李向忠大學期間學的就是武術,就當仁不讓研發了傳統武術課程;高晨晨、徐丹丹老師對剪紙感興趣,就負責研發剪紙校本課程……學校的首批校本課程資源,就這樣雨后春筍般扎根萌芽于校園,并呈現出強大的生機和活力。
 ?。ǘ┻m時引入社會公益教學資源
  受校內教師數量、所學專業等因素限制,學校校本課程的豐富性自然受到學生需求的挑戰。為解決這一客觀問題,學校在學生需求調查、社會資源考查基礎上,引進部分社會公益教育資源,先后開設了“跆拳道”“橄欖球”“網球”“拉丁舞”“射箭”“太極拳”等一批有“市場”需求、有質量保障的課程資源。
  通過兩種渠道的師資配備,學校的校本課程師資體系逐步完善,為課程實施和學生持續發展提供了人才支撐。36門校本課程實施和13個特色社團活動開展規范有序,效果顯著。依托自主選課校本實踐與探索,學生綜合素養全面提升,800余人次在區級以上競賽活動中取得優異成績。作為一所由瀕臨關停的民辦學校改制而來的薄弱學校,通過四年的努力穩步邁入普通高中優質生源學校行列,逐步發展成為市教學示范學校、市規范化學校、市文明校園、市平安校園、市團隊工作紅旗單位、省傳統文化體驗教育實驗學校、省“春秋課堂”、省家庭教育示范基地、全國青少年足球特色學校、全國優秀少先隊集體等。
 ?。ㄗ髡邌挝唬簴|營經濟技術開發區東凱實驗學校)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246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