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學生寫作水平有效預習策略的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小學語文教學階段,寫作教學占據著重要的位置,若想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必須不斷的提升寫作教學水平,所以,教師應該積極創新寫作教學策略,根據素質教學的相關要求,不斷更新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本文主要分析了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的有效預習策略,希望能夠進一步提高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效率。
【關鍵詞】小學;語文;寫作;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1270(2019)18-0182-02
現階段,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已經成為了小學語文教學階段中的重點內容,其中,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起著積極的促進作用。所以,教師必須要充分把握好寫作教學這一重要環節,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創新教學策略,重視寫作教學,從而使學生能夠掌握更加熟練的寫作技巧,積累更加豐富的寫作素材,這對學生日后的發展有很大的幫助。
一、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有效預習的重要性
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過程中,學生經常會出現詞語匱乏、無從下筆、內容空洞等現象。為了能夠有效的解決這一問題,教師應該加強預習教學,使學生能夠在寫作前對寫作的內容進行充分的了解與掌握,引導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感觸進行寫作,加強對學生觀察能力及注意能力的培養,使小學語文的寫作教學更加具有條理性、目的性。同時,寫作教學中的預習教學也能夠加深學生對事物的第一印象,加強學生對好詞、好句的運用能力,使學生能夠帶著問題進行學習,牢固的掌握新知識,有效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
二、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存在的不足之處
?。ㄒ唬懽鹘虒W過于表面化
由于應試教育觀念的影響,我國部分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更加側重于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對學生寫作的字數、書面的整潔程度關注度比較高,而對學生的寫作過程及寫作質量重視程度則不足,從而導致寫作教學過于表面化,使寫作教學成為了語文教學中的工具。同時,在簡單化教育的思想沖擊下,有部分教師偏離了寫作教學的主體,忽視了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導致寫作教學偏向畸形,嚴重影響了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效率。
?。ǘW生的寫作素材不夠豐富
傳統的語文寫作教學中,教師更加注重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及寫作技巧的教學,忽視了對學生觀察能力及思維邏輯能力的培養,抑制了學生的寫作興趣,也不能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寫作習慣。同時,由于傳統教學方法的限制,學生對作文結構的掌握也不夠熟練,不能夠根據自己的想法完成作文內容的構建,更不能良好的組織語言進行表達,而且教師也往往采用紙上談兵的教學策略,導致學生很難有效的積累寫作素材,從而限制了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
?。ㄈW生缺乏寫作興趣,系統化寫作表現明顯
缺乏寫作的興趣是降低學生寫作能力的主要原因之一,而產生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就是教師不能制定更加符合學生心理的教學方法,從而導致學生出現厭煩寫作的心理。同時,雖然有一部分學生看起來很會寫作文[1],但是這部分學生所寫出來的作文更像“流水賬”,內容十分平淡,顯得千篇一律,缺乏新鮮感。此外,教師在進行教學時,給學生制定了系統化的框架,讓學生根據教師的要求完成寫作,這樣寫出來的作文也有雷同,抑制了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同時也導致學生在遇到其他類型作文時,出現無從下筆、無話可寫的現象。
三、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的有效預習策略
綜合以上問題,提出以下解決策略。
(一)創新預習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寫作興趣
寫作教學的重點內容就是對學生進行實踐教學,讓學生能夠多寫、多讀、多看,并且在這個過程中充分的認識到自身的不足之處。但是,因為小學生的心理及個性等特點,缺乏自主學習的習慣,所以教師應該積極創新預習教學方式,幫助學生培養良好的寫作習慣,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在引導學生預習后,組織學生開展即興作文、限時作文等教學活動,從而調動學生的興趣,為學生打造更加積極的教學氛圍,教師還要對表現優異的學生給予獎勵,對表現稍差的學生給予鼓勵,幫助學生樹立寫作的信心。
此外,教師還應在預習教學中增加一定的感情基礎,讓學生明白情感打動人心的道理,從而使學生能夠在作文中加入自己的情感。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觀看富有正能量或者與國家有關的紀錄片,讓學生寫出自己的真實感受,久而久之就能夠使學生積累更多的寫作經驗,學生的寫作能力也能得到顯著的提升[2]。
(二)拓展學生的預習范圍
語文教材中的課文大都是文章優美、情感豐富的文學作品,所以教師應該對教材內容進行深入的解析,使學生在預習時就能夠基本掌握文章中的重點內容,了解該文章的寫作特點及作者所富含的情感,教師還應帶領學生對好的段落進行背誦與記憶,這樣就能夠使學生將優美、生動的段落記錄下來,豐富自己的寫作素材庫,在實際寫作時也能夠信手拈來。
教師要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使學生能夠具備課外預習的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為學生選取適合學生閱讀的文學名著,如《一千零一夜》《安徒生童話》《湯姆索亞歷險記》等,這樣既能夠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也能夠拓展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寫作素材。
同時,教師也要對學生的預習情況進行及時的考察,指導學生更加有效的預習,讓學生能夠掌握泛讀、精讀以及略讀的不同方法的意義,有的課外閱讀刊物學生只需要了解大概,而有的閱讀刊物需要學生慢慢的品味[3],并進行記錄與摘抄,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的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
(三)聯系實際生活,在預習中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實踐能力
學習語文的最終目的就是幫助學生將學習到的知識運用起來,所以,教師應該增加實踐教學,實現因材施教的教學目的。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增加預習教學的時間,組織學生進行課外活動,從而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對于觀察能力來說,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對生活中的細節進行觀察,如螞蟻搬家等,這樣就能幫助學生積累寫作的素材,使學生寫作的內容更加豐富而對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來說,教師應該提升學生在組詞、造句方面的能力,這樣就能有效的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讓學生能夠準確的找到寫作的思路與順序。同時也要培養學生寫作審題的能力,讓學生能夠明確寫作的中心思想,幫助學生將寫作的思路整理清楚,讓學生能夠將內心的感情抒發出來,幫助學生寫出更加具有真情實意的文章。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是小學語文教學中重要的內容,所以,教師必須要積極的轉變教學觀念,培養學生的寫作習慣,鼓勵學生的學習信心,使學生能夠樂于寫作,從而不斷的提升學生的寫作
能力。
【參考文獻】
[1]伍元梅.循環日記與小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J].湖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9(01).
[2]張小蘭.寫作知識視角下的人教版小學語文習作教材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9(02).
[3]史素仙.讓小學生的作文從網絡里走出來[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9(0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334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