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引導下初中政治學科教學探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新課改以來,“素質教育”成為了當下教育教學的核心任務,在核心素養中同樣提出了“樹德立人,培養學生適應社會的關鍵能力和必備品質?!痹诔踔姓螌W科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是秉承科學發展觀,對新課標教育教學要求和目標的深入貫徹實踐。對學生優秀品質與健全人格的培養和養成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本文則是以德育為導向,對初中政治學科中的德育教育開展進行了探討研究。
【關鍵詞】初中政治;德育教育;教學實踐;策略探究
【中圖分類號】G63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1270(2019)18-0125-01
在初中政治教學中開展德育教育,旨在通過德育滲透教學,對學生的思想品質和高尚人格的生成進行培養。包括愛國、誠信、自信、尊嚴與尊重等諸多優秀道德品質。在當下社會,由于時代發展與社會文化帶來的沖擊,人的思想道德品質被“過度消費”已經成為了不爭的事實。與此同時,重學業而輕德育,在歷來教學中普遍存在。這對學生的身心發展與健全人格的養成極為不利。對學生的德育教育已經迫在眉睫。在教學實踐中,老師應該準確把握德育教育的核心內涵和重點,進行設計教學,靈活選擇方式方法,進而有效的提升德育教育的質量和效率。
一、以德育為引,精心設計教學過程
初中政治學科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學科,教材內容與社會、生活有著十分緊密的聯系。在以德育為引導的教學當中,以理論為核心的講課方式難以實現對學生德育的實效培養。在教學中,老師應堅持理論加實踐的有機結合,在課堂中進行以實踐互動為主的教學開展。首先,老師應該精心設計導學案,對德育教育在課堂中的有效滲透做出有效保障。以《感受法律的尊嚴》(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為例,這一課向學生講述了一些基本的法律常識,教導學生認識哪些是違法行為,如何避免違法等,教會學生做一個遵守法規的人。在以德育為引的導學案設計中,老師應該在依托教材內容的基礎上,加入一些實踐性較強的課堂互動,如進行合理的問題設計。“違法行為分為哪幾類?”“生活中那些行為都是違法的?”通過這些問題的設置,讓學生分成小組進行合作學習,在合作探究中讓學生自己尋求正確答案。其次,老師應該課前搜集切合教材的德育教育網絡資源進行播放,以現實中的具體案例,深化學生的法律道德認知。通過上述實踐性極強的導學案設計,不僅能深化學生的學習效果,還能夠有效鍛煉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思維能力,加深他們的法律道德認知,對于他們的德育培育有著十分高效的教育效果。
二、以德育為引,科學運用評價機制
培養學生自信、自立、自強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一直以來,受傳統教育教學的影響,在課堂教學當中,老師過度的把持師道尊嚴,課堂教學活動嚴肅化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發展,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畏懼和膽怯心理。在以德育為引導的政治學科教學中,老師應當摒棄傳統教育教學中的陋習和思想,科學運用評價機制來促進教學活動與學生學習的實效,培養學生成為自信、自立、自強的人。在課堂教學中,老師應該充分尊重學生主體,圍繞有利于學生發展的方式開展教學活動。引導、鼓勵學生,多給予學生肯定和贊美。尤其對于學習后進生,應采取多溝通少批評的教育原則。對于學生本身出現的一些問題,老師應該從實際生活中列舉一些正能量的事例來教導和啟發,避免一味批評,這對學生自信心的養成有著積極地作用。學生有了自信心,學習會更為主動,課堂互動參與更為積極,對于老師提出的問題敢于大膽發言和探究,進而使得學生從自信走向自立自強。
三、以德育為引,注重老師的示范引領功效
在教育教學活動中,老師一直是主導者和引路人。在學生心目中,老師同樣處于教學與學習的核心地位。因此,老師的一言一行格外受到學生的關注。在以德育為引導的政治教學活動中,老師應該將這種為人師表的示范引領作用帶到教育教學中。除了在日常與學生的學習交流中做到言必行、行必果之外,在課堂教學上,可以將自身所見所聞或者經歷的一些事件作為德育教育的素材講述給學生,從而影響學生和帶動學生德育的教育和培養,這也就是“言傳身教”在教學中的應用。對于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的認知培養推動不容小覷。
教育教學的優化發展是順應時代發展的需求,在初中政治學科的教學實踐中進行德育教育,是對新課程標準的深入貫徹和落實,是要將學生培養成為一個有著正確人生觀、價值觀、優秀思想道德品質與健全人格的人。使得他們將來能夠更好的適應社會、融入社會,成為一個優秀能力與品格兼具的新時代人才。因此,在課堂教學中,老師要進行設計教學、靈活應用方法,全力促進德育教育價值目標的實效推進。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33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