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小學生厭學情緒產生的原因及對策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在平時的教學中,經??吹接行W生下課時就如脫韁的野馬,精力旺盛,而一到上課,卻沒有精神,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情緒不佳。課后不愿意甚至不會做作業。這其實是學生的厭學心理在作怪。小學生產生厭學心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要找到解決的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意義很重大。本文基于此,探討了學生厭學情緒產生的原因及解決辦法。
  【關鍵詞】厭學情緒;激發;學習興趣
  【中圖分類號】G62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1270(2019)06-0227-01
  一、學生產生厭學情緒的原因
 ?。ㄒ唬┳陨硪蛩?
  1.孩子沒有積極的學習動機和養成良好的習慣。好的學習動機與學習的積極性成正比。學習取得良好的效果,會增強孩子學習的積極性。反之,如果孩子沒有學習的動力,只會對學習越來越不在乎,甚至產生厭學情緒。習慣貫穿了整個人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至關重要的。學習習慣是個體養成的自動化的行為,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助于提高學習效率,而且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是一個持之以恒的行為,這就需要孩子付諸耐心以及恒心。
  2.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較差。由于孩子年齡小,心智發展不成熟,思想容易波動。甚至有部分孩子性格內向,不愿把心里話說出來,展示的機會過少,缺乏自信,這些孩子的厭學情緒更為明顯。只愿聽表揚的話,一旦受到挫折,心理承受不了,就會產生畏難情緒,越挫越退縮,以致更加厭惡學習。
 ?。ǘ┩庠谝蛩?
  1.學校的教育、教學方面。雖然現在提倡素質教育,但是應試教育的思想根深蒂固。還有部分老師以成績論英雄。老師沒有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追求高分、追求成績的思想轉變不過來,學生的壓力會很大。教學方法不當會讓學生產生很大的壓力,導致厭學情緒的產生。而有些老師在平時的教學中提倡素質教育,一到考試之前就開始瘋狂的題海戰術搞應試教育,采用填鴨式的教學,學生適應不過來,產生厭學心理。
  2.教師和學生的關系。教師傳道受業解惑,師生關系應該是亦師亦友的關系。但是,老師總是希望看到學生能干聽話,對于那些不聽話的學生,教師會出現煩躁的情緒。這樣會讓學生厭惡老師,導致學習后勁不足。對于不同性格的學生,不同接受能力的學生,老師應該一視同仁,避免區別對待。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對于邊緣學生要正確引導。即使是后進生,他們也渴望得到教師的關愛,也許教師的一句話、一個眼神、一個動作就給學生照射出一束溫暖的陽光。
  3.學生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每個學生的接受能力不一樣,積累不一樣,就會讓彼此間產生差距,如果沒有互幫互助的氣氛,學生更會覺得與別人差距過大,不愿學習。
  (三)家庭方面的原因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言行、教育方法對孩子會產生很大的影響。有些家長對于自己的孩子溺愛,沒有原則,導致孩子沒有責任心,缺乏自制力。生活習慣、學習習慣沒有養好,學習跟不上,更加厭學,只會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而有些家長又是過于嚴格,學習第一,娛樂的時間特別少,達不到要求就對孩子進行打罵,導致孩子產生厭學心理。
  二、針對以上原因,可以采取相應的措施
 ?。ㄒ唬┘ぐl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的過程中來
  教師可以采用有趣的教學方法,創設情境,備課、上課結合本班學生的特點進行,寓教于樂。同時,對于學生,要從心里進行關愛,走進學生心里,明白他們在想什么,遇到了什么困難,積極應對并幫助解決,讓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ǘ┵p識教育
  對于學困生,老師要對他們多進行鼓勵,制定學生能達到的小目標,提高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充滿成就感。每天一個小進步,讓學生感覺到這個小目標容易實現,增強自信心,對學習會產生更大的興趣。同時,可以給學生創造更多的平臺展示自己,讓學生敢于表達,善于表達。在生活上,多幫助學生,讓學生感受到關愛,進而積極地面對學習上的困難。
 ?。ㄈ┘倚E浜?
  家長及時和教師溝通學生的情況,不單單是成績,更重要的是心靈。在家不溺愛學生,不偏幫學生。老師也可以多與家長溝通學生在學校的表現,有問題及時溝通,互通有無,力求家庭與學校同步,教育方法一致,目標一致,雙方進行互補,形成巨大的教育合力,這樣有助于家長與老師對學生進行心理調節,默契配合。同時,避免學生受到一些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積極引導學生健康發展。
  總之,對于厭學的學生,老師要從心里關愛他們,尊重他們,逐漸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幫學生趕走厭學情緒,健康成長。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381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